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下列哪些读数符合有效数字要求 ( )
A.1.502m B.1.6214m C.12.40cm D.4.30mm
2、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物块的长度,此次测量长度的读数为( )
A.37.5mm B.47.5mm C.3.7cm D.4.7cm
3、用米尺测量一杆的长度,杆的A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B端在米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该杆的长度为__________cm.? 41.92
4、关于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直流电源
B.它们都是使用10 V以下的交流电源
C.当电源频率为50 H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 s打一个点
D.它们都是使用220 V的交流电源
5、常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取决于( )
A.电源的频率 B.电源的电压 C.磁铁的磁性 D.振针的长短
6、在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错误的是( )
A .每打完一列点就要切断电源
B .不可移动圆形复写纸片的位置
C .纸带一定要从两限位孔穿过,并且压在复写纸下面
D .应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
7、目前实验室用的打点计时器有__________打点计时器和__________打点计时器两种,它们所接电源均为频率为50Hz的交变电流,所以都是每隔__________s打一个点.但前者所接交流电压__________V,后者所接交流电压为__________V。实验过程中,误差比较小的是__________ 打点计时器。 电磁;电火花;0.02;6;220;电火花
8、图中的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图乙是__________(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交流__________(填“交流4﹣6V”或“交流220V”)
9、一位同学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的点不是圆点而是一些短线,如图所示,这可能的原因是( )
A.接到了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不稳定
C.电源频率不稳定 D.打点针压得过紧
10、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
A.时间间隔 B.位移 C.加速度 D.平均速度
11、图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纸带上的点记录了小车运动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车做加速运动
B.小车做匀速运动
C.小车做减速运动
D.小车在A点的速度大于在C点的速度
12、如图所示,可用一支笔和一块表做成一台简单的“打点计时器”,为了提高计时的准确性,应掌握的操作要领是( )
A.使纸带做匀速运动
B.使纸带做匀加速运动
C.使打点时间间隔相等
D.使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
13、使用打点计时器时( )
A.应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 B.应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在使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使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14、某次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开始 每打5个点取 1个计数点,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Hz.测得各段长度为AB=1.6cm,AC=3.4cm,AD=5.4cm,AE=7.6cm,则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s,从打A点打到E点共历时__________s,从A到E纸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B点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m/s. 0.1,0.4,0.19,0.17
15、打点计时器输入的交变电流的频率是50Hz,则打点计时器每隔__________s打一个点.若测得纸带上打下的第10个到20个点的距离为20.00cm,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
0.97m/s;220V
16、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运动规律,如果打出的纸带上的点迹分布不均匀,那么,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运动的速度__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
三、解答题
17、 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在如下实验步骤中,正确合理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 ABDEC
A.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B.安好纸带
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D.接通220V交流电源
E.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
18、 如下图所示为小明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同一打点计时器在四条水平运动的纸带上打出的点,已知四条纸带a、b间的距离都相等,则其中a、b间的平均速度最大的是哪一条__________. A
19、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a)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精确地把物体从开始挡光到挡光结束的时间记录下来.现利用图(b)所示的装置测量速度,让滑块从长木板的顶端滑到底端,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1.0×s和4.0×s,测量滑块的宽度为d=1.010 cm.
(1)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__________m/s,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__________m/s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由此测得的瞬时速度和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__________,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__________的宽度减小一些。
(1)1.0m/s;2.5m/s (2)平均速度;滑块.
光电门、传感器、超声波等测速
1、如图所示,在倾斜导轨上固定一光电门,让装有挡光片的小车每次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实验中分别记录了四种挡光片的宽度及相应的挡光时间,数据见表格.为了尽可能准确得到挡光片开始挡光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应选择的测量数据是( )
组次 宽度△l/m 挡光时间△t/s
1 0.0800 0.23044
2 0.0600 0.17464
3 0.0400 0.11662
4 0.0200 0.05850
A.第l组 B.第2组 C.第3组 D.第4组
*2、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从B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t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速度为v声= B.超声波的速度为v声=
C.物体平均速度为= D.物体平均速度为=
3、光电计时器是一种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滑块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有某滑块通过光电门,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是5×10-2s,用分度值为l mm的直尺测量小滑块的长度d,示数如图2所示.
(1)读出滑块的长度d=__________cm (1)4.15(2)0.83
(2)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v=__________m/s.
4、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图乙中MN是水平桌面,Q是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让滑块d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2.5×10-2s和1.0×10-2s,小滑块d的宽度为0.5cm,可以测出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v1=__________m/s,滑块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v2=______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0.20,0.50
5、如图甲的光电门传感器是测定瞬时速度大小的仪器。其原理是发射端发出一束很细的红外线到接收端,当固定在运动物体上的一个已知宽度为d的挡光板通过光电门挡住红外线时,和它连接的数字计时器可记下挡光的时间Δt,则可以求出运动物体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大小。
(1)为了减小测量瞬时速度的误差,应选择宽度比较__________(选填“宽”或“窄”)的挡光板。
(2)用游标卡尺测出挡光板的宽度d=11.50mm,实验时将小车从图乙A点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记下挡光板通过光电门时挡光时间间隔Δt=0.02 s,则小车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 (1)窄;(2)0.575
6、如图所示是用光电门传感器测定小车瞬时速度的情境,轨道上ac间距离恰等于小车长度,b是ac中点.某同学采用不同的挡光片做了三次实验,并对测量精确度加以比较.
(1)挡光片安装在小车中点处,光电门安装在c点,它测量的是小车前端P抵达__________点(选填a、b或c)时的瞬时速度;
(2)若每次小车从相同位置释放,记录数据如表所示,那么测得瞬时速度较精确的值为__________m/s. (1)b;(2)1.90
次数 挡光片宽(m) 挡光时间(s) 速度(m/s)
1 0.080 0.036 2.22
2 0.040 0.020 2.00
3 0.020 0.0105 1.90
7、为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cm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0.29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0.11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3.57s,求滑块的加速度.(气垫导轨是一种近似无阻力的力学实验装置.它是由气源将压缩空气注入导轨型腔,从导轨表面的小孔喷出气流,在导轨与滑行器之间形成气垫膜,使滑行器浮起.滑行器在导轨上作近似无阻力的直线运动,构成如图所示.)
a===0.048m/s2
8、如图是利用DIS实验测定小车瞬时速度的装置,小车上固定档光片,轨道的侧面固定光电门传感器,垫高轨道的一端,使固定有档光片的小车能够顺利通过光电门并档光.按课本要求(如图)安放档光片,每次从轨道的同一位置释放小车,对应四个宽度不同档光片测得的数据如表.
次数 档光片宽度(cm) 通过光电门时间(s) 速度(m/s)
1 0.080 0.23044 0.347
2 0.060 0.17464 0.344
3 0.040 0.11662 0.343
4 0.020 0.06850 0.342
(1)该DIS实验测得的速度实质是__________(填“瞬时速度”或“平均速度”)
(2)从实验数据分析,表中四个瞬时速度中最接近小车经过挡光片所在位置的瞬时速度值为__________m/s.
(1)平均速度;(2)0.342
1 / 6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下列哪些读数符合有效数字要求 ( )
A.1.502m B.1.6214m C.12.40cm D.4.30mm
2、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物块的长度,此次测量长度的读数为( )
A.37.5mm B.47.5mm C.3.7cm D.4.7cm
3、用米尺测量一杆的长度,杆的A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B端在米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该杆的长度为__________cm.?
4、关于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直流电源
B.它们都是使用10 V以下的交流电源
C.当电源频率为50 H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 s打一个点
D.它们都是使用220 V的交流电源
5、常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取决于( )
A.电源的频率 B.电源的电压 C.磁铁的磁性 D.振针的长短
6、在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错误的是( )
A .每打完一列点就要切断电源
B .不可移动圆形复写纸片的位置
C .纸带一定要从两限位孔穿过,并且压在复写纸下面
D .应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
7、目前实验室用的打点计时器有__________打点计时器和__________打点计时器两种,它们所接电源均为频率为50Hz的交变电流,所以都是每隔__________s打一个点.但前者所接交流电压__________V,后者所接交流电压为__________V。实验过程中,误差比较小的是__________ 打点计时器。
8、图中的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图乙是__________(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交流__________(填“交流4﹣6V”或“交流220V”)
9、一位同学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的点不是圆点而是一些短线,如图所示,这可能的原因是( )
A.接到了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不稳定
C.电源频率不稳定 D.打点针压得过紧
10、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
A.时间间隔 B.位移 C.加速度 D.平均速度
11、图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纸带上的点记录了小车运动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车做加速运动
B.小车做匀速运动
C.小车做减速运动
D.小车在A点的速度大于在C点的速度
12、如图所示,可用一支笔和一块表做成一台简单的“打点计时器”,为了提高计时的准确性,应掌握的操作要领是( )
A.使纸带做匀速运动
B.使纸带做匀加速运动
C.使打点时间间隔相等
D.使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
13、使用打点计时器时( )
A.应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 B.应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在使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使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14、某次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开始 每打5个点取 1个计数点,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Hz.测得各段长度为AB=1.6cm,AC=3.4cm,AD=5.4cm,AE=7.6cm,则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s,从打A点打到E点共历时__________s,从A到E纸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B点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m/s.
15、打点计时器输入的交变电流的频率是50Hz,则打点计时器每隔__________s打一个点.若测得纸带上打下的第10个到20个点的距离为20.00cm,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
16、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运动规律,如果打出的纸带上的点迹分布不均匀,那么,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运动的速度__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
三、解答题
17、 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在如下实验步骤中,正确合理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
A.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B.安好纸带
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D.接通220V交流电源
E.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
18、 如下图所示为小明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同一打点计时器在四条水平运动的纸带上打出的点,已知四条纸带a、b间的距离都相等,则其中a、b间的平均速度最大的是哪一条__________.
19、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a)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精确地把物体从开始挡光到挡光结束的时间记录下来.现利用图(b)所示的装置测量速度,让滑块从长木板的顶端滑到底端,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1.0×s和4.0×s,测量滑块的宽度为d=1.010 cm.
(1)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__________m/s,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__________m/s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由此测得的瞬时速度和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__________,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__________的宽度减小一些。
光电门、传感器、超声波等测速
1、如图所示,在倾斜导轨上固定一光电门,让装有挡光片的小车每次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实验中分别记录了四种挡光片的宽度及相应的挡光时间,数据见表格.为了尽可能准确得到挡光片开始挡光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应选择的测量数据是( )
组次 宽度△l/m 挡光时间△t/s
1 0.0800 0.23044
2 0.0600 0.17464
3 0.0400 0.11662
4 0.0200 0.05850
A.第l组 B.第2组 C.第3组 D.第4组
*2、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从B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t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速度为v声= B.超声波的速度为v声=
C.物体平均速度为= D.物体平均速度为=
3、光电计时器是一种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滑块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有某滑块通过光电门,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是5×10-2s,用分度值为l mm的直尺测量小滑块的长度d,示数如图2所示.
(1)读出滑块的长度d=__________cm
(2)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v=__________m/s.
4、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图乙中MN是水平桌面,Q是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让滑块d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2.5×10-2s和1.0×10-2s,小滑块d的宽度为0.5cm,可以测出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v1=__________m/s,滑块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v2=______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如图甲的光电门传感器是测定瞬时速度大小的仪器。其原理是发射端发出一束很细的红外线到接收端,当固定在运动物体上的一个已知宽度为d的挡光板通过光电门挡住红外线时,和它连接的数字计时器可记下挡光的时间Δt,则可以求出运动物体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大小。
(1)为了减小测量瞬时速度的误差,应选择宽度比较__________(选填“宽”或“窄”)的挡光板。
(2)用游标卡尺测出挡光板的宽度d=11.50mm,实验时将小车从图乙A点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记下挡光板通过光电门时挡光时间间隔Δt=0.02 s,则小车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
6、如图所示是用光电门传感器测定小车瞬时速度的情境,轨道上ac间距离恰等于小车长度,b是ac中点.某同学采用不同的挡光片做了三次实验,并对测量精确度加以比较.
(1)挡光片安装在小车中点处,光电门安装在c点,它测量的是小车前端P抵达__________点(选填a、b或c)时的瞬时速度;
(2)若每次小车从相同位置释放,记录数据如表所示,那么测得瞬时速度较精确的值为__________m/s.
次数 挡光片宽(m) 挡光时间(s) 速度(m/s)
1 0.080 0.036 2.22
2 0.040 0.020 2.00
3 0.020 0.0105 1.90
7、为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cm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0.29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0.11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3.57s,求滑块的加速度.(气垫导轨是一种近似无阻力的力学实验装置.它是由气源将压缩空气注入导轨型腔,从导轨表面的小孔喷出气流,在导轨与滑行器之间形成气垫膜,使滑行器浮起.滑行器在导轨上作近似无阻力的直线运动,构成如图所示.)
8、如图是利用DIS实验测定小车瞬时速度的装置,小车上固定档光片,轨道的侧面固定光电门传感器,垫高轨道的一端,使固定有档光片的小车能够顺利通过光电门并档光.按课本要求(如图)安放档光片,每次从轨道的同一位置释放小车,对应四个宽度不同档光片测得的数据如表.
次数 档光片宽度(cm) 通过光电门时间(s) 速度(m/s)
1 0.080 0.23044 0.347
2 0.060 0.17464 0.344
3 0.040 0.11662 0.343
4 0.020 0.06850 0.342
(1)该DIS实验测得的速度实质是__________(填“瞬时速度”或“平均速度”)
(2)从实验数据分析,表中四个瞬时速度中最接近小车经过挡光片所在位置的瞬时速度值为__________m/s.
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