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第二十一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同步训练题
一、单选题、
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这一时期的传世之作有( )
A. 《长生殿》《桃花扇》 B. 《长生殿》《牡丹亭》
C. 《红楼梦》《桃花扇》 D. 《牡丹亭》《长生殿》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历史文化名人出现最晚的是( )
A. 曹雪芹 B. 玄奘 C. 王羲之 D. 苏轼
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中,民国时期“水云楼”戏班班主商细蕊,为弘扬“国剧”艺术虽吃尽苦头,却痴心不改,其精湛的舞台技艺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国剧”应该是指( )
A. 昆剧 B. 徽剧 C. 川剧 D. 京剧
1905年我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由京剧名家谭鑫培主演,京剧这一艺术表现形式( )
A. 乾隆时期正式形成 B. 剧目单一脱离现实
C. 具有北京地方特色 D. 仅受统治阶层喜爱
假如你穿越时空,回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明朝,你不可能经历的有( )
①闲暇之余,为强身健体,练习“五禽戏”
②七夕节听汤显祖编写的昆曲《桃花扇》
③临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④元宵节看花灯猜灯谜
⑤酒酣之时与朋友吟唐诗、聊《红楼梦》
A. ①⑤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⑤
19世纪初期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这句话说明了( )
A. 诗书已没有阅读的价值了
B. 《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值得一读
C. 当时很流行《红楼梦》
D. 《红楼梦》已经成为了一门学问
清代的戏剧创作,受到大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 )
A. 服装鲜艳 B. 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们的心声
C. 演技精湛 D. 雅俗共赏
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又得到皇室扶持的剧种是( )
A. 昆曲 B. 京剧 C. 评剧 D. 黄梅戏
京剧的前身徽剧,原以二黄调为主,兼唱昆腔、四平调等,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80大寿,徽班进京演出,后留在北京民间,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发展为今天的国剧。据此可知,京剧艺术得以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贴近生活,联系百姓 B. 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C. 文武兼修,角色齐全 D. 政策鼓励,题材广泛
探寻历史事件的逻辑关系,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事件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料 结论
A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国内民族交往频繁
B 北宋出现“夜市”、“交子”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D 曹雪芹著《红楼梦》 世界级伟大作家
A. A B. B C. C D. D
如果让你制作一张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手抄报。下列素材可以入选的有( )
①张仲景提倡预防疾病的“治未病”理论
②李白创作的具有浓郁浪漫情怀的诗歌
③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技术发展的指南针
④深受群众喜爱的中国国粹--京剧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 )
A. 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 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
C.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D. 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
请你依据朝代的先后顺序给下列事件排序( )
①文景之治,乐享太平 ②四川交子,纸币我先
③国粹京剧,流传四方 ④开创科举,开通运河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②①④③ D. ②③①④
曲艺是中华民族“说唱艺术”的统称。河南马街书会是一个“民间曲艺界的行当会”,以河南坠子、三弦书、大鼓书为主,兼有评书、琴书、渔鼓、道情、清音、快板等。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全国各地说唱艺人,负鼓携琴在这里展演。材料体现了( )
A. 中华曲艺种类多样 B. 曲艺文化起源于河南
C. 中华曲艺在传承中创新 D. 曲艺文化得到全面普及
《四库全书》是一部举世瞩目、堪称人类文化史上一大奇迹的大型丛书.参与编撰这部大型丛书的潍坊历史名人是( )
A. 贾思勰 B. 刘墉 C. 郑板桥 D. 陈介祺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第一回小诗
材料二 某古典名著中有这么一段对话:佛祖……道:“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
大圣道:“……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
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小诗蕴含的深刻含义的?
材料二对话选自哪部小说?
(3) 在材料二小说中,作者借助神话故事反映人间现实。你认为“佛祖”和“大圣”分别代表了什么?孙悟空的话反映了他的什么精神?你认为这部小说有什么不足之处?
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它包括:古文、诗、词、赋、曲艺等……阅读下列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王建(唐朝)《凉州行》
材料二 元曲掠影
图二
材料三 十九世纪初年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材料四 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材料一引文属于哪一种文学形式?该引文反映出唐朝怎样的社会情况?
(2)材料二中的图一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戏剧家,你知道他是谁吗?图二是他的一部经典著作的插图,这部著作的名称是什么?
(3)材料三中《红楼梦》(前八十回)的作者是谁?为什么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4)结合材料四指出,京剧形成哪个历史时期?对待京剧等传统文化,你认为应取什么态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为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某学校某班级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方案,请你参与:
【文字篇】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诏书发至桂林,出现了当地人不认识的情况。文字的不统无疑妨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影响了中央政令的畅通,因此秦始皇下令推行“书同文,车同轨”。
这里的“书同文”指同什么“文”?
【文学篇】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奏出了唐宋元明清时代艺术的最强音。并且超越了它们本身的意义,成为各自时代的一种艺术符号,形成了中国文化内在的规律性,呈现出中国文化的内在美。
在众多的唐朝诗人中,有一位诗人的诗歌达到了通俗的最高境界。这位诗人是谁?
在中国的“四大名著”中,有一部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刷溃的历史命运,这部小说的名称是什么?
【制度篇】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通过什么方式让“英雄入吾彀中”的?
【科技篇】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材料中的“文学方面”指宋朝的什么?这“三种东西”再加上哪一发明合称为“四大发明”?
中医在世界医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的著作是什么?
(7) 通过以上问题探究,请谈谈当代青年如何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昆曲,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到了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达顶峰,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这两部政治历史剧,内容感人,情节跌宕,词曲雅致,成为昆曲的传世之作,故A正确。
BCD.《牡丹亭》是明朝的,《红楼梦》是清朝的小说,故BCD错误。
故选A。
2.【答案】A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曹雪芹生活在清朝、玄奘生活在唐朝、王羲之生活在东晋、苏轼生活在北宋。选项A符合题意。
本题主要考查曹雪芹、玄奘、王羲之、苏轼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曹雪芹、玄奘、王羲之、苏轼的相关史实。
3.【答案】D
【解析】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北京是戏曲荟萃之地。在19世纪中期,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形成京剧。京剧的角色行当有明确的划分,早期分为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行,又将唱、念、做、打相结合,全面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京剧被称为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选项D符合题意。
本题主要考查“国剧”京剧的相关史实。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国剧”京剧的相关史实。
4.【答案】C
【解析】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北京是戏曲荟萃之地。在19世纪中期道光帝在位时期,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形成京剧。京剧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京剧是由多种地方戏在北京汇聚、融合,发展而成的。京剧起源于四个地方的剧种:一是原来流行于安徽省一带的徽剧;二是流行于湖北的汉剧;三是流行于江苏一带的昆曲;四是流行于陕西的秦剧,又叫梆子。清乾隆末期四大徽班进北京后,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互相影响,逐渐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北京土语,逐渐融合发展。京剧是流传北京、河北、天津及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一种戏曲剧种。在国外,它往往代表着中国的戏曲艺术,所以又被称为“国粹”,深受人民的喜爱。选项C符合题意。
本题主要考查京剧的相关史实。理解京剧的特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京剧的相关史实。
5.【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孔尚任的《桃花扇》是清朝时期昆曲艺术的代表,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清代的小说,故②⑤在明朝时期不可能经历。
本题以“假如你穿越时空,回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明朝”为切入点,考查了《桃花扇》、《红楼梦》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解答本题要把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最后得出答案。
6.【答案】B
【解析】19世纪初期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这句话说明《红楼梦》值得一读。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它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题考查了《红楼梦》的艺术价值。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材料型选择题,必须认真阅读材料,提炼材料观点。
7.【答案】B
【解析】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清代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受到大众的喜爱。当时,观看戏剧已成为城乡民众的一种主要的文化活动。清朝时期的戏剧,剧种不断增多,剧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表演艺术推陈出新,流派风格争奇斗艳,雅俗共赏。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京剧。选项B符合题意。
本题主要考查清代的戏剧创作受到大众的喜爱的主要原因的相关史实。清朝时期的戏剧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京剧。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清代的戏剧创作受到大众的喜爱的主要原因的相关史实。
8.【答案】B
【解析】1790年,乾隆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的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班一时誉满京城。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出现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被称为“京戏”或“京剧”,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又得到皇室的扶持,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选项B符合题意。
本题主要考查京剧的相关史实。京剧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又得到皇室的扶持,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京剧的相关史实。
9.【答案】B
【解析】略
10.【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属于唐朝对外交往频繁;北宋出现“夜市”、“交子”说明了宋代商业的繁荣;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说明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发展,清朝军机处的设立说明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曹雪芹著《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曹雪芹属于世界级伟大作家。选项D符合题意。
本题主要考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北宋出现“夜市”、“交子”、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曹雪芹著《红楼梦》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北宋出现“夜市”、“交子”、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曹雪芹著《红楼梦》的相关史实。
11.【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即传承古代的.优秀文化。结合课本所学,东汉名医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提倡预防疾病的“治未病”理论,至今为后世沿用;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李白创作的具有浓郁浪漫情怀的诗歌,至今在学生课本仍在学习;北宋改进的指南针,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技术发展。至今指南针在辨别方向方面仍在运用;清朝时期形成的京剧,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中国国粹。①②③④符合题意,D正确;ABC表述不全面,排除。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成就,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成就,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出现的原因。中国古代文学形式的发展演变,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各个历史时期主要的文学表现形式有所变化,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故选B。
13.【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①④②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景之治出现于西汉时期,四川交子最早出现于北宋时期,国粹京剧出现于清朝时期,开创科举、开通运河出现于隋朝,因此正确顺序是①④②③。
故选B。
14.【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曲艺文化,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河南坠子、三弦书、大鼓书为主”“评书、琴书、渔鼓、道情、清音、快板等”体现了多种类型的中华曲艺,故A项正确。
BC.这两项在题干中均未体现,故排除BC。
D.该项与史实不符,“全面普及”的表述绝对化,故排除D。
故选A。
15.【答案】B
【解析】《四库全书》是清朝乾隆帝组织编写我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刘墉,山东潍坊人,曾参与编写《四库全书》.贾思勰生活在南北朝时期,陈介祺生活在清朝嘉庆道光年间,都不是生活在乾隆时期.郑板桥虽然生活在乾隆年间,但他没参与编写《四库全书》.
故选B.
本题考查《四库全书》.
知道《四库全书》的地位和影响.
16.【答案】【小题1】不能将《红楼梦》简单地看作爱情小说来读应该通过小说的描写,透过表面现象,看到封建制度的罪恶本质,从中领悟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小题2】《西游记》。
【小题3】“佛祖”代表封建统治者,“大圣”代表不甘遭受压迫的下层人民。反映了蔑视封建统治,敢于反抗压迫的精神。书中带有宗教迷信色彩,宣扬因果报应、宿命论等思想。
【解析】1.
本题考查《红楼梦》。掌握《红楼梦》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本题要把握《红楼梦》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2.
本题考查《西游记》。掌握《西游记》的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本题要把握《西游记》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3.
本题考查《西游记》。掌握《西游记》的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本题要把握《西游记》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17.【答案】(1)材料一引文属于诗,该引文反映出唐朝汉族与吐蕃等少数民族友好交往、互相学习的社会情况。
(2)材料二中的图一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戏剧家,他是元朝最优秀的戏剧家关汉卿,图二是他的一部经典著作的插图,这部著作的名称是《窦娥冤》。
(3)材料三中《红楼梦》(前八十回)的作者是曹雪芹,《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有“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说法。
(4)据材料四“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结合所学可知,京剧形成清朝道光年间;对待京剧等传统文化,我认为应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的态度。
故答案为:
(1)诗;唐朝汉族与吐蕃等少数民族友好交往、互相学习的社会情况。
(2)关汉卿;《窦娥冤》。
(3)曹雪芹;《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4)清朝道光年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
【解析】本题考查光耀千古的唐诗、宋词和元曲、明清的文学和艺术成就,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光耀千古的唐诗、宋词和元曲、明清的文学和艺术成就,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8.【答案】
【小题1】(1)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了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统一文字-小篆。
(2)唐朝涌现了很多著名的诗人,其中,白居易生活在唐朝中期,是唐朝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提倡诗歌要更多的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他的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3)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它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4)唐太宗所自诩的“英雄入吾彀中”是靠唐朝的科举制度保证的;该制度正式创立的标志是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
(5)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东西与造纸术合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材料中的“文学方面”指宋朝的活字印刷术。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合称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6)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7)主观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创新继承。
故答案为:
(1)小篆。
(2)白居易。
(3)《红楼梦》。
(4)科举考试或科举制度。
(5)活字印刷术或印刷术;造纸术。
(6)《伤寒杂病论》。
(7)核心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创新继承(必须是有观点有说明的短文)。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小题5】
【小题6】 【小题7】
【解析】本题以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为依托,考查唐诗、科举制、明清文化、四大发明、秦汉时期的成就等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唐诗、科举制、明清文化、四大发明、秦汉时期的成就等有关内容。
第6页,共16页
第5页,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