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同步训练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同步训练 (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16 22:2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同步训练题
一、单选题
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司南、纸、活字印刷、火药 B. 纸、火药、活字印刷、司南
C. 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 D. 纸、火药、司南、活字印刷
被称为“为资本主义的到来吹响了号角”和“水手之友”的发明是四大发明中的( )
A. 印刷术、造纸术 B. 火药、指南针 C. 指南针、造纸术 D. 火药、印刷术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这里的“第二种”是指( )
A. 火药 B. 造纸术 C. 指南针 D. 印刷术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对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西汉时,蔡伦改进造纸工艺,大大提高了纸的质量
B. 南宋时期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C. 宋元时期,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D. 元代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发明的转轮排字法
使远洋航海摆脱以往白昼望日、夜间观星局面的发明是(  )
A. 造纸术 B. 指南针 C. 印刷术 D. 火药
据史书记载,唐末起义军在大风天,“以火箭射城外茅屋,延及官军营”,死者约三百人。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什么发明(  )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火药 D. 指南针
培根曾这样评价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其中第三种指的是(  )
A. 指南针 B. 火药 C. 造纸术 D. 纸币
印刷每册书需要成百上千块印版, 而且随着书籍品种的不断增多,带来新印版要不断雕刻、老印版要陆续存放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是( )
A. 活字印刷术发明的背景 B.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结果
C. 雕版印刷没有一点技术含量 D. 雕版印刷术比活字印刷术省时但费力
原始火药是唐代炼丹家在“伏火”中无意间发现的; 经过五代十国及其后宋、辽、金战争中的演化发展, 初级火药发展为固体火药, 实现了冷兵器到火药武器的转变。这里强调“火药”的发明跟( )
A. 炼丹家炼制丹药有关 B. 炼丹家提炼制造武器有关
C. 炼丹家追求黄金有关 D. 炼丹家治病救人有关
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里的“影响”主要是指( )
A. 由蒙古人传到了欧洲 B. 活字印刷术的多次革新
C. 降低了书籍出版成本,加快了文化的普及 D. 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元朝末年,元顺帝曾经派遣一个使团前往罗马,受到教皇的盛情接待。随后教皇即组织一个多人的使团东来, 该使团约在大都居住三年, 然后取道海路返回欧洲。这一情景的发生说明了( )
A. 元朝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B. 元朝时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C. 元朝时的对外交流主要体现在宗教领域 D. 元朝时中国人最远到达的地区就是欧洲
元朝有人这样形容“适千里者如在户庭,之万里者如出邻家”。这种说法说明了( )
A. 元朝行省制度的畅通 B. 元朝交通的方便
C. 元朝南北达一万里 D. 元朝都城的繁盛
曾随郑和三下西洋的马欢在其所著《瀛涯胜览》中记载:“设遇风水不便,舟师失针舵损。”曾随郑和四下西洋的费信也在其《星槎胜览》中写道:“上怕七洲,下怕昆仑,针迷舵失,人船莫存。”两则材料主要强调了( )
A. 郑和船队总是遇到风浪 B. 指南针对航海事业的重要作用
C. 明朝航海技术领先世界 D. 郑和船队克服困难仍坚持远航
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记载:“舟师(船上的技术人员)识地理, 夜则观星, 昼则观日, 阴晦则观指南针。”从材料中可知这本书最早成书于( )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第七届司南杯大帆船赛以“弘扬司南精神,复兴中华航海”为目标,沿着司南指引的方向一路向南,重走埋藏着数百年来历代沉船的“香瓷古路”,承载了中国航海人复兴中华航海文明的远大抱负。“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它出现于( )
A. 战国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完整的巨幅画卷中间,魔幻般地出现了立体活字印刷板。方块汉字凹凸起伏,不断地变化。整个活字印刷板如微风拂过,层峦叠嶂;如水波涌动,此消彼长。
材料三 至此,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已经全部在表演中呈现。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懂得在劳动当中凝结智慧,在实践当中谋求发展,因而书写了中国历史上众多的盛世鸿篇。
——选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活字印刷术的几项优点。
(3) 阅读材料三, 指出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在人类文明史上的作用。
(4) 通过材料谈谈你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古代世界各国人民创造了不同的文明,各种文明之间不断碰撞交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完成对以上古代亚非欧文明图的注解:
A文明象征: 金字塔 , B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______________,
C社会等级制度:__________, D已发现年代最早的文字: 甲骨文 ,
E政治特色: ______________, F颁布的成文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西亚的神话曾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刻,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2)举出古希腊雕刻艺术的典型代表,结合材料二指出希腊文明的特征。
材料三 中国发明的火药已被伊斯兰教转变为战争武器,至此才第一次为西方所知。……中国人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为西方掌握后,欧洲的文化和社会随之改变了。
——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3)从材料三中能获取什么信息?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认识。
宋元时期,我国科技取得了灿烂的成就,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在这一时期出现或得到广泛的应用。请结合下列材料,进行问题探究。
材料一 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覆盖)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万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版,持就火炀(烘烤)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平坦的磨刀石)。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梦溪笔谈》
材料二 忽作一声露需,谓之“爆仗”。则蛮牌者引退,烟花大起。……或就地放烟火之类,又一声爆仗,乐部动《拜新月慢》曲,有面涂青碌,戴面具金睛……又爆仗一声,有假面长髯、殿裹绿袍靴简,如钟馗像者。
——《东京梦华录》
(1)仔细阅读材料一,写出这一科技发明的朝代和发明者。结合材料一的内容,说一说这一科技发明的作用。
(2)材料二所描写的游乐场景,当时燃放烟花爆竹已很盛行。“烟花爆竹”是哪一发明的应用?这一发明除了用来制作烟花爆竹,在当时还开始应用于哪一领域?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四大发明的时间,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C.中国古代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战国的司南、汉朝的纸、唐朝的火药、宋朝的活字印刷,故C正确。
ABD.综上,其余三项与史实不符合,故排除ABD。
故选C。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其中火药传到欧洲, 对欧洲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而指南针运用到航海上,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技术保障。故选B。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火药。根据材料“第二种是在战争上”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宋元时期, 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第二种是火药,故选A。
4.【答案】D
【解析】略
5.【答案】B
【解析】北宋发明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故使远洋航海摆脱以往白昼望日、夜间观星局面的发明是指南针。
本题考查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解题关键是理解指南针的发明使“使远洋航海摆脱以往白昼望日、夜间观星局面”。
本题考查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6.【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火药的应用,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C.根据题干信息,唐末起义军在大风天,“以火箭射城外茅屋,延及官军营”,死者约三百人。可见描述的是火药武器的威力巨大,火药已应用于军事战争,战争场面惨烈。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故C项符合题意。
ABD.三项所述均与“以火箭射城外茅屋”不符。故ABD错误。
故选C。
7.【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指南针的发明,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依据题干“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在航海上”的重大发明是指南针,根据所学,指南针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是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枝术的发展。故A项符合题意。
BC.火药与“第二种在战争上”,造纸术与“第一种在文学上”相关。故BC错误。
D.本项所述与题干主旨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活字印刷术的相关知识。题干材料说明了随着书籍增多,存在着不断刻版、旧的印版存放等问题,对此需要研制一种新的更加灵活的印刷术,这就是活字印刷术发明的背景。
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火药的相关内容。题干关键信息是第一句, 表明火药是炼丹家的偶然发现。A项符合题意。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活字印刷术的意义。分析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活字印刷术的运用使书籍的出版更加便利,而大量书籍的出现有利于文化的普及。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元朝的对外交往。依据材料“元顺帝曾经派遣一个使团前往罗马,受到教皇的盛情款待。随后教皇即组织一个多人的使团东来”“在大都居住三年”这说明元朝的对外政策十分开放。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十分发达,可通达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海外贸易十分繁荣,C、D两项错误。故选B项。
1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元朝的交通便利。题干中的“千里""万里"形容的是出行路程远,但是"如在户庭"和"如出邻家"表明了交通十分的便利。故选B。
13.【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两个事例反映了航海船队丢失了指南针或指南针出现问题,从而使船队受损或船队迷失了方向,人船不存,由此可以看出,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重要作用,故选B。
14.【答案】B
【解析】通过题干信息“阴晦则观指南针”可知,阴天时,船上的技术人员通过指南针来辨别方向。结合所学可知,指南针发明于宋代,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故选B。
15.【答案】A
【解析】战国时, 人们发现并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 制成“司南”,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16.【答案】(1) 毕昇。
(2) 优点: 既经济, 又省时; 既灵活, 又快捷。
(3)造纸术的发明,掀起了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印刷术的发明,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创造了条件;火药的发明,改变了作战方式, 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四大发明的相关知识。第(1)问比较容易, 结合所学可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北宋毕昇;第(2)问要从活字印刷术与雕版印刷术的比较中归纳出省时、省力、灵活、快捷等优点; 第(3) 问需要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各自功能上加以叙述; 第(4) 问从家国情怀的角度作答即可。
17.【答案】(1)B:《汉谟拉比法典》;C:种姓制度;E:奴隶制民主制度;F:《十二铜表法》。
(2)代表: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掷铁饼者》。特征:吸收并融合外来文化。
(3)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西方),改变了欧洲的文化和社会。
(4)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
【解析】(1)本题考查古代亚非欧文明的成果,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地图信息。根据B和所学可知,B位于两河流域,因此B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是《汉谟拉比法典》;根据C和所学可知,C位于印度河流域,印度文明的等级制度是种姓制度;根据E和所学可知, E位于欧洲希腊半岛的雅典,雅典的政治特色是奴隶制民主制度;根据F和所学可知,F位于欧洲意大利半岛的罗马,罗马颁布的成文法是《十二铜表法》。
(2)本题考查古希腊雕刻艺术的典型代表及其希腊文明的特征,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雕刻艺术的代表有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掷铁饼者》。根据材料二“西亚的神话曾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刻,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可知,希腊文明的特征是吸收并融合外来文化。
(3)本题考查中国四大发明及其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三“中国发明的火药已被伊斯兰教转变为战争武器,至此才第一次为西方所知。……中国人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为西方掌握后,欧洲的文化和社会随之改变了”可以获得信息,有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西方),改变了欧洲的文化和社会。
(4)本题考查对文明交流的认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归纳出,对文明交流的认识是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
18.【答案】(1)朝代:北宋;发明者:毕昇;作用: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2)火药;军事。
【解析】(1)本题考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一“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覆盖)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万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版,持就火炀(烘烤)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平坦的磨刀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北宋时期,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因此朝代是北宋;发明者是毕昇。根据材料“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并所学知识可知,它的作用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2)本题考查火药的发明,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二“ 忽作一声露需,谓之“爆仗”。则蛮牌者引退,烟花大起。……或就地放烟火之类,又一声爆仗,乐部动《拜新月慢》曲,有面涂青碌,戴面具金睛……又爆仗一声,有假面长髯、殿裹绿袍靴简,如钟馗像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烟花爆竹”是火药发明的应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火药发明除了用来制作烟花爆竹,在当时还开始应用于军事领域。
第6页,共!异常的公式结尾页
第9页,共!异常的公式结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