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18 11:0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
综合实验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本节专题复习课,意在通过对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的复习,进一步掌握有关气体实验室制取的一般思路、方法、规律。
2.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知识为基础,层层递进到总结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师生通过分析、对比,共同总结出这类实验的规律,以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熟练掌握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方法等基础知识;进一步掌握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思路、一般规律
[2]能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反应的需要,灵活地设计和选择实验装置,并能计算纯度对实验进行评价。
2、能力目标
[1] 信息的给予不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思维的广度、深度和灵活度,更重要的是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
[2] 通过阅读题中给予的信息,不仅考查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同时可以考查分析、比较、归纳、整理和应用信息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能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事物,肯定自己、肯定别人;
[2]通过对气体发生装置的探究,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合作互助的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
气体发生装置、收集的设计和改进;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的计算与评价
[教学过程]
【教师】:初中化学综合实验主要包括两部分1、O2、 CO2 、 H2等气体的制备、收集、除杂,主要考察反应原理,装置连接等方面的知识。2、CO还原Fe2O3的实验,主要考察实验现象、装置的作用(验证、除杂、尾气处理)、实验计算、实验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1、气体的制备、收集
(1)气体发生装置:
师—生回答:通常我们根据要制取的气体所需的反应条件(如常温、加热、加催化剂等)、反应物(药品)状态等来确定。
投影: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
气体发生装置的设计原则——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2)气体的收集装置:
气体收集装置的设计原则——根据气体的溶解性或密度
【小结】:气体发生装置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有关
(2)检验和验满的方法
归纳氢气的制取、收集方法
2、气体的除杂、验证
(1)用本装置作为除杂装置时进气管为_____ .
装置装有浓硫酸可除去______;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可除去______;
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______。
(2)装置装有澄清石灰水可检验_________;装置装有硝酸银溶液可检验并除去_________;
【练习】1.下图为实验室中常见的装置。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提示:盐酸中挥发出的少量HCl气体可用硝酸银溶液吸收)。
①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 (填写装置序号字母)。
②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装置B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装置C中出现的现象为 。
【小结归纳】制备气体需要三看:看气体成分,看实验要达到的目的,看仪器作用
3、混合气体的实验探究
【教师提问】回顾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原理、反应现象、反应顺序
【学生回答】(1).先通气后点灯的目的: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净防止爆炸
(2).先停止加热再通一会气体的目的:防止生成的铁粉被重新氧化
(3).尾气处理:在装置的末端接一气球或放一燃着的酒精灯
【讨论】(1)如果实验要计算铁矿石样品中Fe2O3的纯度,可采用哪些方法测定并计算?
(2)通入的CO中混有二氧化碳,会对实验造成怎样的干扰?
【小结】计算方法可用玻璃管减少的质量就是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也可用反应后澄清石灰水装置增重的质量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来计算。
【练习】.下图为实验室中常见的装置。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2)若用一氧化碳气体(含少量水蒸气)来测定某10g不纯氧化铁样品的纯度,气体流向是从左向右,选择的装置按B1→D→E→B2顺序连接,然后进行实验(假设有关反应均反应完全)。
③经测定仪器E反应后比反应前增重了6.6g,则此氧化铁样品的纯度为 。
若氢氧化钙溶液的量不足,则计算出样品纯度的结果将 (填“偏小”、“偏大”、“不受影响”之一)。
变式题:③经测定仪器D反应后比反应前减少了2.4g,则此氧化铁样品的纯度为 。
若氢氧化钙溶液的量不足,则计算出样品纯度的结果将 (填“偏小”、“偏大”、“不受影响”之一)。
【教师小结归纳】解答该类题型的方法也要三看:看气体成分和实验目的,看装置连接顺序,对气体通过各装置出现的现象和气体成分的变化能做出判断,三看计算方法,依据题目的要求进行化学计算和实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