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3.2 长方体的表面积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3.2 长方体的表面积 人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17 06:4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科 数 学 年级/册 五年级 下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三单元第2节 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 探索并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含义及其计算方法。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长方体是立体图形,求它的表面积,也就是求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这就需要充分了解长方体的特性,以及长方体的长、宽、高与长方体每个面的长、宽的关系,建立“体”与“面”的联系。
难点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学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但长方体是立体图形,求它的表面积,这需要一定的空间观念、想象力,学生需从二维空间转向三维空间学习。
教学方法 1、通过ppt直观演示,帮助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以及表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2、通过动手操作将长方体展开与折叠的情景,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建立“体”与“面”的联系。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寻找生活中的数学:观察生活中的物体(ppt出示),如火柴盒的外壳用料、火柴盒的内壳用料、无盖的长方体鱼缸、简易布衣柜、通风管、铁皮流水槽,发现它们的形状都是长方体,明确长方体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立体图形。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1、复习长方体的特征,明确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长方体是一种立体图形,表面有6个面,即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下面,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2、动手操作,探索发现把一个长方体展开的形状,并在展开图上分别用“上”“下”““左”“右”“前”“后”标明6个面。认真观察长方体的展开图形,想想哪些面的面积是相等的,把面积相等的两个面用同一种颜色标注出来,即前面和后面的面积相等,左面和右面的面积相等,上面和下面的面积相等。4、观察长方体的长、宽、高与长方体每个面的长、宽的关系,建立“体”与“面”的联系,分别算出6个面的面积,并总结出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结合这个长方体及它的展开图,发现长方体的长就是上、下面的长,长方体的宽就是上、下面的宽,所以上、下两个面的面积之和就是“长×宽×2”;长方体的宽就是左、右面的宽,长方体的高就是左、右面的长,所以左、右两个面的面积之和就是“高×宽×2”;长方体的长就是前、后面的长,长方体的高就是前、后面的宽,所以前、后两个面的面积之和就是“长×高×2”。所以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 +高×宽×2。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5、优化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观察“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 +高×宽×2”这个公式,其实可以把它成是乘法分配律的展开形式,所以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把它写成: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 +高×宽)×2 。
小结 1、长方体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立体图形,表面有6个面,即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下面,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2、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 +高×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