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2-18 11:1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从内容选择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描述自然环境特征,第二部分描述绿洲农业,第三部分突出西部地区的能源和资源开发。这三部分内容彼此之间具有关联性,并以递进的方式呈现,自始至终贯穿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线。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这些都构成了本节课学习的有利因素,可以以学促学,以兵带兵。但是学生的简图绘制能力还较为薄弱,对于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斩落意义还较为模糊,因此在进行该部分内容教学时会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新疆地形图上识别其主要山地和盆地,并描述新疆的地形特征。
2.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新疆的人口、城市、交通设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 了解影响新疆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初步学会辨证分析问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运用绿洲、人口和城市分布图,归纳新疆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2.结合课本资料初步找出本地区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的解决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确我国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征。
2.新疆的自然条件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新疆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4.新疆能源资源的开发。
教学难点:
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区际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多媒体展示 启发引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 图
情境导入 动手 解决 问题 教师讲解新疆的地形特征 问题 探究 多媒体展示 过渡 多媒体展示答案 承 转 过 渡 多媒体播放微课 过 渡 承 转 过 渡 播放微课视频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板书设 教学 反思: 播放歌曲播放《达阪城的姑娘》同时配以具有新疆特色的图片,让学生注意歌词。思考以下问题。 同学们,通过图片欣赏新疆有众多的美食和美景,想不想到新疆去看看呢?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走进新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多媒体展示: 强调新疆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少数民族以维吾尔族为主。 一、自然环境: 活动一: 1、请你结合课本76页图8-2-1在下面简单画出的新疆轮廓图并标注下面内容: (1)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 (2)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3)在你画图的过程中,相信你一定体会出新疆的地形特点,是______________。 教师巡视指导 多媒体展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形图。 老师讲解“疆”的含义, 活动二: 新疆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对其气候有着怎样的影响? 提问 老师点评,补充总结。 干旱的气候使得新疆的河流又有何特点呢? 教师提问, 老师点评,同时多媒体展示答案 新疆气候干旱,沙漠广布,但勤劳智慧的新疆人却发展了具有特色的农业----绿洲农业。 二、绿洲农业 1、新疆绿洲分布? 2、新疆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 老师适时点评,补充。 播放微课视频《新疆绿洲农业的丰收》 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高粱
特色农产品:棉花、甜菜、瓜果等
新疆发展绿洲农业所需的水源主要靠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 活动三:新疆的瓜果特别甜,是什么原因呢? 新疆乃至西部地区紧靠发展农业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这些地区还可以在哪些方面有发展,当地是否具有资源优势呢? 三、新兴的能源基地 老师指导学生读图 播放微课视频 《西气东输》, 活动四:问题探究(分组讨论) 西气东输对我国东西部的意义各有哪些? 对西部而言: 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 增加当地就业机会; 对东部而言: 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 改善东部环境质量 课堂检测 1.新疆人口、城市、农业和交通设施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区,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光照充足 B.降水充沛 C.水源便利 新疆的哈密瓜,吐鲁番的葡萄闻名全国,新疆盛产瓜果的有利气候条件:( ) A.地形平坦 B.土壤肥沃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起点是新疆的:( ) A.轮南 B.哈密 C.库尔勒 塔里木盆地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是:( ) A.煤炭资源 B.石油、天然气 C.水资源 一、自然环境 1、位置 2、地形 3、气候 二、绿洲农业 发展条件 绿洲农业 主要的分布 主要农产品 三、新兴的能源基地 1.能源分布 2.能源开发:西气东输 亮点:1.整个教学设计以学生读图活动为主要线索,每个知识点都是由图带出,由图得出结 论,并最终落实于图。 2. 新课导入通过播放歌曲配以图片的情境的创设很快就把学生带到了那个遥远神奇的地方——新疆。 3.教学中做到了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多动手、动脑,让学生总结出问题的答案。 4.本节重难点知识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5.学生参与度较高,整节课课堂气氛都很活跃。 不足:1.教学内容安排过多,时间较为紧迫。 2.在教学设计中对于学生的活动设计不够细化。 改进措施: 在以后备课中,尽量把每个环节所需的时间做一个大致规划,另外学生活动时 要能做到收放自如,才不会浪费时间。一节的重难点知识要做突出强调。 欣赏音乐和图片,同时思考新疆好在哪里? 学生回答新疆的想。 学生上黑板指出新疆的位置。 学生读图同时画图,完成 1北部是西北——东南向的阿尔泰山 中部是东西向的天山 南部是东西向山地昆仑山 (2)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学生画出,并根据自己的绘图做回答。 学生上黑板写出“疆” 学生结合新疆的位置、地形讨论其对新疆的气候的影响。 学生根据讨论结果作答。 学生读图8-2-1,找出新疆主要的河流,并总结特征。 学生回答。 学生结合课本内容读图8-2-2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观看视频 提取信息:1、主要农产品 2、特色农产品 学生朗读阅读材料《坎儿井》,并回答坎儿井最大优点。 学生回答: 夏季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作物的糖分积累 学生读图8-2-3,找出新1、疆主要能源的分布,及各自占我国的比重。 2、找出西气东输的起止点 学生回答 共同回忆本节,主要知识点 学生自主完成检测题目。 对照板书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创设情境,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激起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识图能力。 帮助学生记忆新疆的地形特征。 学生先合作学习,老师再进行点拨,讲解,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和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视频观看,更直观的了解新疆绿洲农业的分布及主要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 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的总结能力 培养学生的读图、提取知识点 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到西气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 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结构进行整体的理解和把握。 学生巩固知识、运用知识 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