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4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4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17 08:5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北朝(439-581年)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南朝(420-589年)
宋 齐 梁 陈
北周
隋朝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隋朝大运河
隋炀帝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建立:
统一: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隋文帝),定都长安。
589年,隋文帝灭陈朝,统一全国。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统一天下,.......以启唐二百余年承平之运。—王夫之
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587 年,隋造大船,积极进行军事上的准备。588 年冬十月,以杨广、杨素为行军元帅,高颎为元帅长史,率军50万,向陈发起进攻。这时,陈在后主陈叔宝统治下,更加腐朽不堪。在隋朝大军压境的情况下,陈后主还说:“王气在此,齐兵三来,周师再来,无不摧败,彼何为者邪!”对于边将的报警告急,他认为这不过是“边将欲作功劳,妄言事急”,陈后主也笑以为然,故不为深备。君臣奏伎、纵酒、赋诗不辍。
——吴宗国《隋唐五代简史》
陈后主不问政事,沉迷享乐
当隋军分路南下攻陈时,陈朝君臣照样饮酒作乐,歌舞升平。589年正月初一被隋军攻灭。陈后主和两个妃子躲入宫内枯井,被隋军用绳子把他们拉上来,陈后主成了亡国之君。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文帝杨坚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开国皇帝,他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完成了统一大业,并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巩固了统一,强化了中央集权,开创了一个繁荣安定的社会。——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
统一南北币制
统一度量衡制度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隋炀帝杨广(604—618年在位)
隋炀帝杨广少敏慧,好学善文,仪容俊美。600年,太子杨勇被废,杨广被立为太子。604年,文帝病逝,杨广即位,次年改元大业,拉开了其波澜壮阔而又毁誉难定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炀帝真的为了贪恋江都美景而开凿大运河吗?
《汴堤柳》
—唐·王泠然
隋家天子忆扬州,
厌坐深宫傍海游。
穿地凿山开御路,
鸣笳叠鼓泛清流。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江南之为国盛矣……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梁·沈约《宋书》
加强南北经济沟通
隋文帝平陈第二年,“ 陈之故境,大抵皆反,大者有众数万,小者数千,共相影响”。
开皇十八年下诏“ 吴越之人,往承敝俗,所在之处,私造大船,因相聚结,致有侵害。其江南诸州人间有船长三丈以上,悉括入官”。
加强对南方的控制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条动脉:
二千多千米:
三个点位:
四段工程:
五大水系:
贯穿南北的大动脉
中心洛阳、北到涿郡、南到余杭
全长2700多千米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具备了哪些条件?
1.隋朝统一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2.中央集权加强,为征发百万人提供可能;
3.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为基础。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哉。”
炀帝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四年,又发河北诸郡百余万众开永济渠…… 自是丁男不供,始以妇人从役。 ——【唐】杜佑《通典》卷一
积极: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消极:徭役繁重,加重了人民负担。
评价大运河
明确观点,用辨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的方法。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夏商周:世卿世禄制
战国、秦、汉初:军功爵制
汉武帝开始: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血缘
军功
孝廉
门第
隋朝以前选官制度的演变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九品中正制
上品
中品
下品
下上 下中
下下
中上 中中
中下
上上 上中
上下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晋书·刘毅传》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
——《晋书·王沈传》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西晋·左思《咏史诗》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文帝改革选官制度,隋文帝最早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设立,标志着科举制的产生。
杨广
杨坚
考试科目
第一场是贴经
第二场考诗赋
第三 场考试策
科——考试科目
举——是选拔人才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科举制度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
仕途的局面。 ——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
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官吏任命的权利,从地方豪门士族的手
里集中到中央政府,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
使庶族知识分子进入仕途,登上政治舞台。
——张婷《科举制度与我国知识发展的关系》
有利于选拔出有真术实学的人才。
科举制度从隋唐时期一直沿用到了清朝末年,对中国
封建社会的教育事业,人才的培养都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时间 项目 人数
605年 营建洛阳 每月征发民夫200万人(一年建成)
605年 开通济渠 征发民夫100余万
605年 开邗沟 征发民夫10余万
608年 开永济渠 征发民夫100余万
610年 开江南河 征发民夫10余万
611年 准备征高句丽 征调民夫200余万
612-614年 三次征高句丽 共征发兵卒、役夫达300多万人
605-616年 三下江都、六巡北塞(造大型龙舟及几千艘船)
——据《通典》《隋书》整理
滥用民力
大兴土木
好大喜功
巡幸游玩
穷兵黩武
连年用兵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末年,人民为逃避徭役和兵役,被迫采用断手断足的方式,时称“福手福足”。有的地区人民连草根树皮也吃不上。起义军在发布的檄文中,痛斥隋炀帝:“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隋朝灭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秦 朝 隋 朝
历史地位
重要制度
大型工程
统治时间
灭亡原因
对后世
的影响
结束春秋战国以来割据混战局面,建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局面,顺应统一趋势,重建大一统的局面。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科举制 三省六部制
修长城,建驰道等
营造东都,建大运河等
15年(秦始皇、秦二世)
38年(隋文帝、隋炀帝)
统治残暴,被农民起义推翻
隋炀帝的暴政
西汉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的局面。
唐承隋制,唐吸取隋亡教训,
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隋朝是一个短暂的王朝,但统一全国的伟业确立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其结束南北长期分裂局面的时间是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2.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下图)。这一伟大工程 A.中心是①——长安 B.最南端到达②——今天的扬州 C.是隋文帝的政绩之一 D.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3.《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这种“最早的考试制度”是指我国隋朝创立的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
4.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A.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是隋文帝 B.隋朝的都城在长安C.隋炀帝为加强南北交通开凿大运河 D.隋炀帝时,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