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雷 雨
曹 禺
关于戏剧
一.定义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
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法塑造舞台艺术形
象,提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西方戏剧即指话剧。在中国,戏剧是戏曲、
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我们这
里所讲的戏剧实际上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
一种。
二.戏剧种类
话剧
歌剧
舞剧
歌舞剧
哑剧
按表现
形式分
多幕剧
独幕剧
按作品的
容量分
悲剧
喜剧
正剧
按情节
主题分
历史剧
现代剧
按题材所反
映的时代分
舞台剧
广播剧
电视剧
按演出
场合分
拓展
提问:对应戏剧的种类,《雷雨》分别是什么剧?
答:话剧——多幕剧——现代剧——悲剧
——舞台剧。
三.戏剧的三大要素
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
四.戏剧文学的特色
1.要适合舞台表演;
2.要有戏剧冲突;
3.要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对话。
五.戏剧的语言
1.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
2.其语言特色
⑴动作性
⑵个性表现力
⑶抒情性
⑷有潜台词
⑸动听上口,浅显易懂
知人论世
一.走近作者
曹禺(1910—1996),
原名万家宝,生于天津,
是我国现代杰出的戏剧
家,被誉为“中国的莎
士比亚”。
曹禺自幼酷爱戏剧,1930年转入清华大家外
文系,专攻欧美戏剧文学。1933年,完成处女
作《雷雨》,经巴金、靳以的推荐,次年公开
发表,很快引起强烈反响。之后,他又分别出
版了剧作《日出》和《原野》。在抗战期间,
他又创作了重要剧作《北京人》。新中国成立
后,他又合作了剧作《胆剑篇》《王昭君》等 。
曹禺一生写了十多部戏,他的作品不但提高
了戏剧文学的水平,同时对表演艺术和舞台艺
术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话剧真正成为综合
性艺术。
二.写作背景
曹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青少年时代就目
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
烈的反抗情绪,经过几年酝酿、构思,在读清华大学
四年级时,创作了《雷雨》。他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
《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产物”,“那个时
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
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
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又说“写《雷雨》
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
涌激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抑压的愤懑,毁谤着
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雷雨》简介
一.主要内容
鲁贵
(梅侍萍)
鲁侍萍
周朴园
蘩漪
鲁四凤
周萍
鲁大海
周冲
(夫妻)
(曾经恋人)
(曾经恋人)
(夫妻)
(相恋)
(喜欢)
(兄妹)
(兄弟)
二.关于“三一律”
三一律是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三一,亦称
“三整一律”,是一种关于戏剧结构的规则。
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
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景服从于
一个主题。
剧幕分析
一.情节梳理
选段共分二个部分。
(一)重逢
(二)斗争
二.赏析“重逢”
(一)梳理“重逢”的情节
偶遇
相认
冲突
缓和
(二)讨论:周朴园到底爱不爱鲁侍萍?
… …
小结:
①周朴园曾经喜欢过,甚至爱过。
②周朴园始乱终弃的原因:为迎娶富家小姐。
③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寻求良心上的安慰;
装模作样给别人看。
(三)思考:侍萍为什么要与周朴园相认?侍
萍是否还对周朴园有依恋之情?
(答案参考)
①侍萍对周朴园也残留有一些感情,所以想
相认,并想通过相认后,见见自己的儿子周
萍。
②但她对周朴园没有依恋之情。从她要马
上带着四凤走;将周朴园签好的支票随手撕
掉;肯定地说鲁大海不会认周朴园做父亲这
些举动可以看出。
三.赏析“斗争”
思考以下问题。
1.周朴园有没有顾父子之情?为什么?
2.剧中鲁大海的话有什么作用?
3.侍萍为什么不认儿子周萍?
1.周朴园有没有顾父子之情?为什么?
(答案参考)
最终没有。
这是资产阶级的本质——金钱利益高于一
切决定的。
2.剧中鲁大海的话有什么作用?
(答案参考)
鲁大海的话揭露了周朴园罪恶的发家史,
说明周朴园是一个为获取最大经济利益而不
择手段的反动资本家形象的代表。
3.侍萍为什么不认儿子周萍?
(答案参考)
①侍萍本来就只想见见大儿子周萍一面,
并不想要认他。
②后来看到兄弟相斗,周萍的言行让她备
受打击,她深感失望、痛苦。但这也让她更
加清醒地认识到不应认周萍。
主旨归纳
一.矛盾冲突
周朴园 鲁侍萍
鲁大海 周 萍
事实夫妻关系
资本家与下层人民关系
兄弟关系
父子关系
资本家与工人
雇佣关系
母子关系
二.归纳主旨
《雷雨》以20世纪20年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
地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
的资本家周朴园家庭内部的种种纠葛和周、
鲁两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艺术地反映了
资产阶级自私、虚伪的道德性,猛烈抨击了
旧中国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展示出旧制度
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
三.思考:剧本为何以“雷雨”为题?
(参考答案)
①以“雷雨”为题表示故事的背景与环境气
氛和雷雨有关;
②“雷雨”预示情节的发展,暗示情节的高
潮;
③以“雷雨”为题象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暴风骤雨式的斗争即将
到来。
人物形象赏析
周朴园:虚伪、自私、冷酷、贪婪、残忍的
反动资本家。
鲁侍萍:善良、自尊、坚强、清醒,但又听
天由命的下层女性。
鲁大海:斗争经验不足,但大公无私、英
勇、顽强的下层工人。他使悲剧透出一
线光明。
说说下面语段中蓝色句子的特点。
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鲁侍萍 我姓鲁,老爷。
周朴园 (喘出一口气,沉思地)侍萍,侍萍,对了。这个女孩
子的尸首,说是有一个穷人见着埋了。你可以打听到她
的坟在哪儿么?
鲁侍萍 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
周朴园 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
鲁侍萍 亲戚?
周朴园 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
周朴园 怎么?
鲁侍萍 这个人现在还活着。
你怎么知道得这么多?
她现在与你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根本就无所谓什么亲戚
她没有死,现在就站在你面前
那次她们母子被人救起了
潜台词:①指台词中
的言外之意。②比喻
话里的言外之意。
鉴赏戏剧语言
一.语言含有丰富的潜台词;
二.语言具有个性化;
三.语言富于动作性。
例.
1.周朴园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有一
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
知道么?
2.鲁侍萍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
规矩的。
以上二句,说话者都伴有动作。
【拓展】说说下列句中破折号的作用。
1.哦。——老爷没有事了?
2.你——你贵姓?
3.不是有一件,在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的?还有一件,——
4.哦,你,你,你是——
5.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
6.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7.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表话题转换
表声音的延长
表语言的中断、停顿
表声音的延长
表插说
表解释说明
表话题转换
作业
1.掌握戏剧中的一些相关知识。
2.完成配套练习。
3.阅读《哈姆莱特(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