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 积累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⑵ 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背景。
⑶ 理解文章内容,背诵课文,领会文章给我们的启示。
2、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课文,揣摩文中言简意丰、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品味文章用对话来刻画人物、剪裁内容的表达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刻苦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于国于己都意义重大,勉励同学重视学习,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翻译课文,背诵课文。
2、揣摩文中的对话,感受三位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心理,体味利用对话组材的妙处。
【教学难点】
1、读课文,力求声情并茂,读出人物的个性,读出文章特有的韵味。
2、理解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体味这段话的情味。
【教学方法】
1、朗读法。可采用多种形式,如教师范读、学生练读,齐读、散读,分角色朗读等。在反复朗读中,理解文意,体味对话描写,最终实现美读课文。
2、文言文五步阅读法。初读课文,正音正字;译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思读课文,理清文章背诵思路;品读课文,赏析本文言简意丰的对话美;悟读课文,体验反思。
【教具准备】
多媒体、已打印好的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把我们带进了三国时期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大家知道吗?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认为自己是一介武夫,读书对他没有用。你看,这次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吧!
二、作者、作品及背景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属山西省)涑水乡人,也称涑水先生。谥号文正,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政治上他反对王安石的新政,力主祖宗之法不可变。作为史学家,他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三、人物介绍(学生介绍)
孙权,东吴大帝孙权,三国时期政治家。生于光和五年(公元182年),生于徐州下邳(今江苏邳州),卒于太元二年(公元252年)。传说是中国兵法家孙武二十二世后裔。生来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颐大口。形貌奇伟异于常人。自幼文武双全,早年随父兄征战天下。善骑射,年轻时常常乘马射虎,胆略超群。
吕蒙(178年-220年),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东南)人,东吴末年名将。由于为虎威将军,故亦称吕虎威。吕蒙出身贫苦,少年时未曾受教育,其姊夫邓当是孙策部下。吕蒙后来受到孙策的赏识,从而踏上军人路途。吕蒙一方面屡立战功,另一方面在壮年时受到主公孙权启发,努力修习经典,遍读群书,逐渐蜕变成一位具战略眼光、智勇双全的将领。吕蒙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与其有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吴下阿蒙”等。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东汉末年,他眼见朝廷昏庸,官吏腐败,社会动荡,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他还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
四、整体把握文意,背诵课文
1、初读课文,准确认读。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掌握字音。
教师提示一些字词的读音。
卿(qīnɡ) 岂(qǐ) 邪(yé)
孰(shú) 遂(suì) 更(ɡēnɡ)
请一名学生认读,如有错误,由其他同学订正,再指定一名学生领读两遍。
2、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3、译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学生自读课文,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翻译课文。
多媒体显示: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4、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1)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
思考讨论:
①“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
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
情和责备的意味。
③“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说明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
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
五、回顾文言知识
1、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yé,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2)卿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涂:通“途”,道路。)
2、辨析一词多义。
(1)当:
但当涉猎。(应当)
当涂掌事。(掌管)
(2)见:
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知晓)
(3)以:
蒙辞以军中多务。(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3、辨析古今异义。
博士: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名称。
往事:
古义:指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4、古代称呼表示的含义
① 卿:古代君称臣或朋友之间爱称,相当于“你”,这里指吕蒙。
② 孤:古代王侯自称。
③ 博士:当时专指负责经学传授的学官。
5、特殊句式
倒装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
即:蒙以军中多务辞。
反问句: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卿言多务,孰若孤?
省略句:
卿言多务,孰若孤?
六、有两则成语典故涉及到本文,你知道是哪两则成语吗?请解释成语的意思。
1、吴下阿蒙:吴下指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2、刮目相待:刮目指擦眼睛,意思是改变旧看法,用新眼光看人。
七、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揣摩说话者的语气,体会人物的心理。
1、甲同学扮演孙权,乙同学扮演鲁肃,丙同学扮演吕蒙。
读毕,其余同学评议:孙权谆谆告诫,应读得语重心长;鲁肃惊异、赞叹,应读出情不自禁的神态;吕蒙显得自得、自豪,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力求声情并茂,读出人物不同的个性、情趣。
八、体验反思,总结全文
教师提问:吕蒙由不学到学乃至学有所成,这个变化过程给你什么样的启发?
学生思考,踊跃发言。
生1:读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读书可以改变人生,非学无以长才。
生2: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 认知水平和办事能力。
生3: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开卷有益”是良言。
生4: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生5: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只要你愿意,你就会成活,成长。
……
教师评议学生发言,赞赏中略含期盼,给他们成长的信心。
九、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不可不学 → 学习的必要性
正面描写
劝学 现身说法 → 学习的可能性 人物对话
结友而别 → 鲁肃的言行 → 侧面烘托《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与课文相关的作品及人物。
2.学会使用工具书理解文言词语,学习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
3.理解课文的内容并有自己的感悟,体会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4.感受人物的说话技巧。
【学习重点】
学会理解文言词语,掌握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
【学习难点】
掌握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合作学习
【新课导入】
说到三国这段历史正如歌中所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确实在三国时期出现了一批英雄人物,如曹操、刘备、孙权,真可谓三国鼎立水火不溶,但曹操又曾说过这样的话:“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到底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对手曹操的佩服,对于孙权,我们了解他当帝王的一面,今天我们了解他的其他方面。学习《孙权劝学》
【朗读课文】
1、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读音准确,停顿正确。
2、同座互检诵读,纠正错误。
3、小组互读,检查朗读情况。
(组内竞赛:组长指名朗读,组内评选优秀诵读者)
4.根据提示,读出下面句子的正确语气。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学的目的,有责怪的语气)
"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托辞的理由。要重读强调)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惊讶赞叹的语气)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句,带有自豪的语气)
【自主学习】
结合工具书,掌握字词,初步疏通文意。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蒙辞( ) 以军中多务( )
但( )当涉猎 见( )往事耳
自以为( )大有所益 及( )鲁肃过寻阳
即更( )刮目相待 蒙乃( )始就学
权谓( )吕蒙曰
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
博士: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往事: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但: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过: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孤: 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并分别用成语造句。
(1)比喻人学识尚浅。( )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 )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卿言多务,孰若孤?
③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④即更刮目相待。
⑤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合作学习】
1、轻声朗读,思考:本文讲了怎样一个故事,照例子填空。
孙权劝学—— 吕蒙( )学—— 鲁肃( )学
2、孙权为何要劝吕蒙学习,请从原文中找出这些语句并说说他是如何劝吕蒙学习的。
3、吕蒙的态度有何变化?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4、就你对课文的了解,完成下面的板书。
(
对部下既
,
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好学。
)性格特点
孙权 劝 学
(
,
有军人的坦诚豪爽。
)性格特点
吕蒙 学
(
敬才爱才,
对朋友的进步
。
)性格特点
鲁肃 学
5、你从这篇课文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探究质疑】
深入理解课文,探究人物人格魅力。
1、品味孙权的话语,你认为孙权说话的技巧在哪里?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表现了孙权的什么心理?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句话有几层意思,分别是什么?
2、鲁肃对吕蒙“刮目相待”后,为何“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课堂反思】
我的收获:
我的疑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