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伟大的悲剧》课件(共28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伟大的悲剧》课件(共28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6 23:0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22 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
新课导入
冰天雪地
快速浏览课文,迅速提取主要信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特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所思考和质疑,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杨利伟严谨、科学的态度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习目标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其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他的传记作品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性格,代表作有《三位大师》《罗曼·罗兰》等。他的小说代表作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
作者简介
1910年6月,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带领探险队前往南极。途中他们得到消息,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一支探险队正向南极进发,要“和他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结果是阿蒙森率领的探险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点,而斯科特队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森胜利而归,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探险队员,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
背景材料
坚持不懈(xiè) 癫狂(diān) 无垠(yín)
毛骨悚然(sǒng) 雪橇(qiāo) 吞噬(shì)
怏怏不乐(yàng) 鲁莽(mǎng) 胆怯(qiè)
姗姗来迟(shān) 告罄(qìng) 贮藏(zhù)
忧心忡忡(chōng) 毋宁(wúnìng) 履行(lǚ)
海市蜃楼(shèn) 拯救(zhěng) 羸弱(léi)
遗孀(shuāng) 白雪皑皑(ái) 厄运(è)
蹒跚(pánshān) 凛冽(lǐnliè) 辜负(ɡū)
知识梳理
重点字
【坚持不懈】坚持到底,丝毫不敢懈怠。
【无垠】没有边际。
【安慰】使心情安适。
【太古】最古的时代,指人类还没有开化的时代。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原来是佛教用语,含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昔日】往日;从前。
【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精疲力竭】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
【闷闷不乐】因有不如意的事而心里不快活。
【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的样子。
重点词语
【角逐】泛指竞争或竞赛。
【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扬扬得意】形容神气十足、十分得意的样子。
【猎猎】形容风声及旗帜等被风吹动的声音。
【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姗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姗姗,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
【凛冽】刺骨地寒冷。
【罗盘】测定方向的仪器,由有方位刻度的圆盘和装在中间的指南针构成。
【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忧心忡忡】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
【毋宁】不如。
【吞噬】吞食。
【疲惫不堪】形容过度疲乏。
【畏缩不前】害怕退缩,不敢向前。
【钦佩】敬重佩服。
【念念有词】指人不停地自言自语。
【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层次。
【厄运】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
【羸弱】瘦弱。羸,瘦。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告罄】指物资用完。罄,尽、空。
【海市蜃楼】蜃景的通称。比喻虚幻的事物。
【遗孀】某人死后,他的妻子称为某人的遗孀。
【悼念】怀念死者,表示哀痛。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斯科特一行发现有人捷足先登后仍坚持走到南极点,到达后失望返回并为胜利者做证。
第二部分(第4~13段),写五名队员接连悲壮地死去。
第三部分(第14~16段),写英雄得到安葬,伟大的悲剧折射出英雄高尚的心灵。
整体感知
文中哪些细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点拨:抓住关键人物,将具体描写他们的句子勾画出来,概括人物特点。
问题探究
在登上南极点这一角逐中,斯科特是失败者,但他接受了为胜利者证明业绩的任务,这表现了斯科特正直大度、坦然面对失败的绅士风度。正是由于这一决定,他的人格才显得无比高尚,他个人也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最能证明这一点的莫过于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他还在继续进行着自己的科学观察。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需的载重外,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威尔逊博士在艰难的归途中仍然拖着沉重的“珍贵岩石样品”,“继续进行着自己的科学观察”,表现了他不畏艰难险阻、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气概和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
不幸的奥茨不仅感觉到,而且心里也明白,这样下去,他会给朋友们带来厄运,于是做好了最后的准备。他向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要了十片吗啡,以便在必要时加快结束自己。他们陪着这个病人又艰难地走了一天路程。然后这个不幸的人自己要求他们将他留在睡袋里,把自己的命运和他们的命运分开来。
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待一些时候。”
自我牺牲精神 集体主义精神
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遗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画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表现了斯科特临死前复杂的情绪:即将永别祖国、永别亲人的悲伤以及对亲人无尽的爱。
茨威格为什么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
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关注的不是事业的成功与否,而是许多历史事件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茨威格认为给斯科特作传更有意义,能引发人们深刻的思考。
伟大的悲剧
到达极点
失望沮丧
返程艰难
壮烈牺牲
勇于探索坚毅执着
课堂小结
安葬悼念
心灵高尚
本文通过对英国探险家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友们在南极探险归途中悲壮牺牲的描写,颂扬了人类勇于探索、勇于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可贵的集体主义精神。
主旨归纳
本文题目为“伟大的悲剧”,既然是“悲剧”,那又因何“伟大”?
甲:正直大度的绅士风度使得英雄们伟大。斯科特一行在与阿蒙森的角逐中失败了,但他们坦然面对失败,并愿“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
拓展延伸
乙:坚毅执着地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使得英雄们伟大。文中写他们想到自己所进行的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时,就有了超人的力量。事实上,没有对探险的执着、超人的勇气,是不可能从事这项事业的。他们在归途中与死亡顽强抗争,尽管一个个倒下,却死得悲壮。
丙: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让他们伟大。探险需要团结协作的精神,在关键时刻为了保护同伴和完成任务,有时要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这一点斯科特和他的队员们都做到了。
丁:无私的爱凸显他们的伟大。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考虑的不是一己之利,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子,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他最后的遗书不是为死后沽名钓誉,而完全是爱的流露。斯科特是怀着一种热烈的爱离开那个冰冷的世界的。
1.感情真挚,悲壮崇高。
本文颂扬的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倾注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字里行间充溢着对英雄的赞叹,充分展现了英雄的悲壮与崇高。
写作特点
2.以时间为序,条理清晰。
本文以时间为序,记叙了斯科特一行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但悲哀地发现已有人捷足先登,于是他们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最后接连悲壮死去的过程,条理清晰。
3.细节描写,令人感动。
文中有多处细节描写,充满了感情。例如,“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这一细节描写,令人感动。在本文中,作者多处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了一些令人感动的瞬间。
1.下列彩色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吞噬(shì) 羸弱(yíng) 告罄(qìng)
B.胆怯(què) 风餐露宿(lòu) 寒风凛冽(liè)
C.贮藏(zhù) 怏怏不乐(yàng) 广阔无垠(yín)
D.毋宁(wù) 坚持不懈(xiè) 毛骨悚然(sǒng)
课堂小练
答案:C
点拨:A.羸—léi。B.怯—qiè,露—lù。D.毋—wú。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不可思议 夺眶而出 精疲力竭
B.小心冀冀 姗姗来迟 忧心仲仲
C.耀武扬威 语无伦次 踉踉跄跄
D.步履蹒跚 白雪皑皑 海市蜃楼
答案:B
点拨:冀冀—翼翼,仲仲—忡忡。
3.下列句子中加彩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她在回家的路上目睹了一起交通意外,受到惊吓,在向交警讲述相关情况时有些语无伦次。
B.考试结束之后,他感到自己的成绩会很不理想,怏怏不乐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C.在班委竞选会议开始前半小时的时候,已经做好一切竞选准备工作的李雷姗姗来迟。
D.斯科特一行虽未能战胜厄运,但他们依然是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答案:C
点拨:“姗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与句意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