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张中行
了解作者及叶圣陶先生的相关文学常识,识记文中的重点字词,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掌握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学会分析重要段落的作用。
感受叶圣陶先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品质,学习他对待语文的态度。
学习目标
张中行(1909—2006),河北香河河北屯(今属天津)人,学者、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与编写《古代散文选》等。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等。
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本文作者和叶圣陶先生都曾供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语文教材的编辑工作,两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为了表达对友人的缅怀之情,作者写下了这篇文章。
背景材料
丁卯年(mǎo) 躬行(gōng)
修润(rùn) 南腔北调(qiāng)
生疏(shū) 商酌(zhuó)
慎重(shèn) 打拱(gǒng)
譬如(pì) 朦胧(ménglóng)
累赘(léi) 拖沓(tà)
鞠躬尽瘁(cuì) 颠沛流离(pèi)
知识梳理
重点字
【丁卯年】 这是干支纪年法的表述。
【《左传》】 记载春秋历史的史学名著,儒家经典之
一。相传为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实际成书时间当在战
国中期。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语出《论语·述而》。
意思是,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语出《论语·
述而》。意思是,学习总感到不满足,教导人时有耐心
不厌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重点词语
【修润】 修改润色。
【南腔北调】 形容人口音不纯,掺杂方音,也指说各地
方言的人都有。
【不耻下问】 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
请教为可耻。
【商酌】 商量斟酌。
【恳切】 诚恳而殷切。
【一以贯之】 原指孔子的忠恕之道贯穿在他的全部学说
之中(语出《论语·里仁》),后来泛指用一种思想理论
贯穿于始终。
【颠沛流离】 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语出《论语·雍
也》。意思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
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付之一笑】 一笑了之,表示毫不介意。
【累赘】 (事物)多余、麻烦;(文字)不简洁。
【感慨系之】 感慨的心情联系着某件事,指对某件
事有所感触而不禁慨叹。
【以身作则】 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鞠躬尽瘁】 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业绩】 建立的功劳和完成的事业;成就。
第一部分(第 1 段),谈写作本文的缘由。
第二部分(第 2 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行有过人之处。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第三部分(第 3~5 段),分别从修改文字和日常交往两个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一面。
第四部分(第 6~8 段),从对待语文的态度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律己严”。
第五部分(第 9 段),感悟叶圣陶先生的良苦用心,提出希望。
通过一系列的事件,作者重点塑造了叶先生的两种过人品行:
人物分析
(1)待人厚。体现叶圣陶先生“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过人之处。
(2)律己严。通过写叶圣陶先生对待语文的态度,既阐述了他的语文观,又突出了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问题探究
作者回忆叶圣陶先生,选取了他哪些方面的素材来写?有什么作用?
待人厚
修改文字
日常交往
律己严
写文章简明如话
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
文风重视简洁
作用:从不同角度展现出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本文是追忆友人的文章,试简要分析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缅怀叶圣陶先生,但作者并没有采用赞歌式的直接抒情,而是将情感融进叶圣陶先生生活的细枝末节之中,以小事情见大品格,通过对他的高尚品行的追述,来表达对他的无限敬仰和沉痛缅怀之情。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开篇
写作缘由
总写
总写
立德
提出希望
无限敬仰沉痛缅怀
课堂小结
分写
修改文字
日常交往
文风重视简洁
写文章简明如话
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
“待人厚”
“律己严”
作者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和“律己严”的高尚品行,表达了对叶圣陶先生的无限敬仰和沉痛缅怀之情。
主旨归纳
文章记叙了叶圣陶先生对待语文的态度,这对你的写作有怎样的启发?谈谈你的看法。
甲:叶圣陶先生说,写文章要“写话”,也就是要写得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像说话一样。这一点给我的启发是写作不必堆砌华丽词句,朴素自然、简洁如话才显真挚。
互动探究
乙:叶圣陶先生写文章力求简洁,并且严格要求自己,甚至说“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这一点给我的启发是写文章要学会锤炼语言,力求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涵。
丙:叶圣陶先生“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这一点给我的启发是写作文时字迹要清楚,不能草率了事,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1.选材典型,以小见大。
作者与叶圣陶先生交往的时间很长,但作者仅选取了“待人厚”和“律己严”这两方面的材料,且多从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入手,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出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行,以小见大,突出人物的精神风貌。
写作特点
2.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文章语言平易自然。既没有堆砌华丽词句,也没有运用过多的修辞;既没有刻意精致的描写,也没有故作深沉的抒情。所用大多是简明、有条理的口语,平实质朴,细致恳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无限敬仰和沉痛缅怀之情。
3.简洁有力,过渡自然。
本文的文意转换之处,下笔至简,如“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些地方都是文意转换的地方,而作者均以寥寥数语就完成了转换,简洁有力,过渡自然。
有关修身正己的名言
拓展延伸
1.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2.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5.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
1.下列彩色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丁卯年(mǎo) 别扭(biè) 南腔北调(qiāng)
B.不朽(xiǔ) 打拱(gǒng) 感慨系之(jì)
C.生疏(shū) 公寓(yù) 颠沛流离(pèi)
D.躬行(gōng) 朦胧(lóng) 鞠躬尽瘁(cuì)
课堂小练
答案:B
点拨:系—xì。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累赘 修润 学而不厌
B.拖沓 妥帖 不耻下问
C.譬如 慎重 晦人不倦
D.商酌 恳切 付之一笑
答案:C
点拨:晦—诲。
3.下列各项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你已经交了作业,课代表仍在追要,你说:“难道要
我交两遍不成?”
B.同学邀你到他家去玩,你说:“行,到时候我一定光
临寒舍。”
C.你对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说:“祝贺你,把
你的经验给我介绍介绍好吗?”
D.你去办公室问老师问题,你说:“老师,我来不耻下
问了,请给我讲讲这个题。”
答案:C
点拨:A.反问句,语气过于强烈,容易让人产生反感。B.“光临”是称宾客来到的敬辞,“寒舍”是对人称自己的家的谦辞。D.“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用在此处不合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