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文言文二则 课件 (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文言文二则 课件 (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6 22:1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文言文二则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会写“援、俱、弗”3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学弈》,背诵《学弈》。了解《学弈》的内容。
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们熟悉吗?
其实“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上》中的一篇文章——《学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文言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zhuó(弓缴)
jiǎo(缴获)(缴纳)

wéi (行为)(作为)
wèi (为了)
wèi
zhuó

初读课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学弈
下棋
指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引,拉
不如
因为
同“欤”,句末语气词
这样
课文注释
人名,因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全国
只听弈秋的教诲
他,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指导两个人下棋,一个人专心致志,一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却一心以为有鸟要飞来,想要拿弓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与第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是棋艺比不上人家。这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人家吗?当然不是这样的。
课文大意
1.谁学下棋?谁是老师?
2.学下棋的人态度如何?
3.学下棋的结果怎样?
4.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再读课文
通国之善弈者也
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
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理解“之”再不同句子里的不同意思。
之:的
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之:代词,指弈秋的教导
之:代词它,指鸿鹄
之:代词他,指第一个学生

一人( )
一人( )
专心致志
三心二意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对比
学习
态度
截然相反
学得不如前一个
( )
智力上的差别( )
学习态度不同( )

×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专心致志者
设问
学习结果
原因
通过学习,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学习要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
板书设计
学弈
专心致志
学有所成
三心二意
一无所获
文言文二则——两小儿辩日
(第二课时)
谈话导入
①他们为什么争辩?
②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依据是什么?
③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
读了课文题目,你知道了些什么?
你还想知道什么?
两小儿辩日
列子 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列子主张清静无为,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列子先后著书二十篇,编成《列子》。
讲授新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

cānɡ
shú

辩论,争论
认为
正午
到,到了
盛物的器皿

同“智”,智慧
寒凉
同“谓”,说

初读课文
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到正午时就像盘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课文大意
两个小孩争论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小儿甲:日始出时近,日中时远
小儿乙:日初出远,日中时近
日初
日中
日初
日中
再读课文
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反问
视觉
远小近大
日中
日初出
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
触觉
日中
日初出
近热远凉
反问
两小儿辩论的结果是什么?
孔子不能决也。
针对两小儿的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
从课文中受到什么启示?
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
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
两小儿辩日
小儿甲:近大远小
小儿乙:近热远凉
善于观察
大胆质疑
板书设计
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一心以为有鸿鹄(hú gào)将至
2.思援弓缴(jiǎo zhuó)而射之
3.虽与之俱学,弗(fó fú)若之矣
4.及日中则如盘盂(yú pán)
5.孰(shú shǔ)为汝(rú rǔ)多知乎












课堂练习
二、读拼音,写词语。
zhī yuán     jù quán   
biàn lùn    fú  ruò   
支 援
俱 全
辩 论
弗 若
三、文言文中“之”字使用较多,我能为下列句中加点 的“之”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①指弈秋的教诲。
②指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③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④结构助词,的。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
2.一人虽听之。 (  )
3.通国之善弈者也。 (  )
4.思援弓缴而射之。 (  )








《学弈》写了两个跟弈秋学下棋的人的不同表现,一个人专心致志,另一个人三心二意,结果不专心的人不如专心致志的人学得好,说明了做什么事情都要专心致志才能成功的道理。
课堂小结
《两小儿辩日》通过写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辩论太阳何时离人远,何时离人近,但因为他们各有依据,就连博学的孔子也不能作出正确判断的事,说明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善于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边,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不知道的,学习是无止境的。
孔子见两小儿辩斗而不能决,他当时会有什么表现?心里是怎么想的?又会怎样回答?请写一写。
示例:孔子一脸迷茫,这个问题他不知道,也从来没研究过,根本答不出来。孔子有点尴尬,但转念一想,应该实事求是,问题回答不出来没关系,但对待问题的态度要正确。于是,孔子和蔼地对两个小孩儿说:“你们争论的问题我确实无法决断,但我愿意跟你们一块向其他人请教,可以吗?”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