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8.1 牛顿第一定律
(第二课时)
科组:八年级理科组(物理)
主备人:XXX
议课组长:XXX
议课时间:2022年2月13日
授课时间:2022年3月1日
新课引入
学习目标
1、理解惯性及惯性定律;
2、知道惯性的利用及危害;
3、能用惯性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现象。
自学指导1(1分钟)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3分钟)
自学内容:课本P18第1自然段、“想想议议”
自学方法:阅读课本,标注重点;观看视频等
自学要求:
1、什么叫做惯性?
2、生活中我们常见到的惯性现象有哪些?
3、如果物体没有惯性,会导致什么后果?
自学检测1(3分钟)
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
惯性定律
1、一切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状态。即原有运动状态__________。
2、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___________。
3、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乘客身体通常会前倾。这是因为乘客原来随汽车一起__________(填运动状态,下同),当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下半身和汽车一起停止,由于惯性,乘客上半身保持_________,所以乘客会向前倾倒。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保持不变
向前运动
向前运动
教师点拨1(7分钟)
三、惯性
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
气体
固体
液体
惯性
质量
√
速度
物态
形状
×
×
×
质量越大的物体,具有的惯性越大,运动状态改变越难
笔记!
教师点拨1(7分钟)
排列下列物体的惯性大小?
m火车>m人>m燕子
物体具有的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
与物体的速度、物态、形状等等是没有关系的
>
>
教师点拨1(7分钟)
牛顿第一定律
又叫惯性定律
物体为什么会保持静止状态
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
不受力。(不是外因)
(寻找内因)物体自身的属性
惯性
惯性与惯性定律的联系:
教师点拨1(7分钟)
汽车启动和刹车时;上抛的苹果;安全带的使用;
1、惯性定律是一种规律,惯性是一种性质;惯性不是力。
2、惯性定律有必要的条件——不受力或相当于不受力,惯性没有条件。任何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惯性,跟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无关。
3、物体的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质量大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生活中的惯性现象举例:
掷铅球、
投篮、
跳远、
洒水……
教师点拨1(7分钟)
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是利用物体的惯性呢?
车启动时,脚和车向前运动
而人的上半身具有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所以会向后靠
刹车时,脚和车一起停止
而人的上半身具有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所以会向前倾
静止
向前运动
教师点拨1(7分钟)
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是防止惯性给人类造成危害的呢?
坐汽车要系安全带
防止当汽车刹车时,乘客由于具有惯性
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高速向前运动,造成伤害
当堂检测1(3分钟)
例1、2014年3月14日早上,某市市区长江路32号附近路面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两部同向行驶的汽车发生“追尾”.汽车B刹车后由于______仍撞到汽车A;观察汽车A的尾部向上翘起,说明力能够使物体产生______;此时对汽车A中的司机起保护作用的是________(选填“安全气囊”或“汽车头枕”).
汽车头枕
惯性
形变
当堂检测1(3分钟)
例2、为什么工人师傅把锤柄在地面撞击几下,松动了的锤头就可以紧套在锤柄上?
答:锤柄撞击地面时,锤头和锤柄一起
_________,当锤柄碰到地面停止时,由
于_____,锤头要_____________,所以
锤头可以紧套在锤柄上。
向下运动
惯性
保持向下运动
例3、人走路时,被石头绊一下会向______倾倒,这是因为脚碰到石头______,而身体上部分由于______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前
静止
惯性
当堂检测1(3分钟)
例1 如图1-甲所示,快速抽出纸币时,玻璃瓶还稳稳地立在桌面上,这说明静止的物体________惯性;两小车A、B按如图1-乙所示方式放置,推着小车A使二者一起运动,突然小车A撞到前方花坛边缘停下,而小车B仍向前滑动,这说明运动的物体________惯性。(均选填“具有”或“不具有”)
具有
具有
同步课堂本P13
当堂检测1(3分钟)
例2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如图2),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关于飞船里的聂海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发射时,聂海胜受到惯性作用
B.加速升空过程中,聂海胜的惯性越来越大
C.进入太空后,聂海胜的惯性消失
D.聂海胜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
图2
D
自学指导2(1分钟)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3分钟)
自学内容:课本P19“科学世界”
自学方法:阅读课本,观看视频
自学要求:
1、为什么交通规则要求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
用安全带?
2、为什么交通规则要求车辆不能超载?
3、生活中哪些现象是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的危害?
自学检测2(3分钟)
1、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汽车超载后, 增大,惯性______(填“增大”或“减小”,下同),使汽车在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发生车祸的可能性增大,造成的危害增大。
3、惯性有利也有弊,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_________,属于防止惯性危害的是 ____。
①拍打衣服除尘;②助跑跳远;③甩体温计;
④投球;⑤车辆转弯抓好扶手;⑥保持车距。
防止行驶中的汽
车突然停止时,由于惯性,乘客要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造成伤害。
增大
①
⑤⑥
②
④
③
质量
当堂检测2(5分钟)
例3 如图3所示,拨动簧片,把小球与支座之间的金属片弹出时,小球没有随金属片飞出,关于这种现象的解释如下:①小球不受击打力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②小球和金属片原来都处于静止状态;③金属片受击打力由静止变为运动;④小球没有随金属片飞出而是落入支座的凹槽中。正确的排序是____________。
图3
②③①④
当堂检测2(5分钟)
例4 惯性有时会带来危害,下列属于防范惯性危害的是 ( )
A.锤头松了,将锤柄往地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牢牢地套在锤柄上
B.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以提高比赛成绩
C.驾驶员为了驾车安全必须系好安全带
D. 用手拍打衣服,使灰尘掉落
C
当堂检测2(5分钟)
例5 如图4所示,我们常见到身上淋湿的小狗会甩动身体,将水甩飞,这主要是因为小狗在甩动身体的时候,身体上的水会跟着一起运动,而当身体的运动状态突然__________时,身上的水由于__________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从身体上脱离,这其实是利用了__________(选填“水”或“小狗”)的惯性。
图4
改变
惯性
水
课堂小结(3分钟)
1.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______________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2.用惯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的脚已随车停止运动,而身体的上部由于________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身体会________(选填“前倾”或“后仰”)。
原来运动状态
惯性
前倾
课堂小结(3分钟)
(2)汽车突然开动时,乘客的脚已随车开始运动,而身体的上部由于________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身体会________(选填“前倾”或“后仰”)。
3.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带来危害:套锤头是________惯性,系安全带是为了________惯性带来的危害。
利用
防止
惯性
后仰
当堂训练(10分钟)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惯性是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B.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C.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D.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
当堂训练(10分钟)
2.百米赛跑中,运动员冲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这是因为他 ( )
A.受到惯性作用
B.具有惯性
C.获得了巨大的惯性力
D.失去了惯性
B
当堂训练(10分钟)
3.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下列交通安全警示语中与惯性无关的是 ( )
A.禁止逆行 B.请系好安全带
C.请勿超载 D.雨天路滑,减速慢行
A
当堂训练(10分钟)
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
A.将水从盆里泼出去
B.苹果从树上落向地面
C.理发后抖动围在身上的布,将碎发抖掉
D. 铁饼运动员在掷出铁饼前快速旋转
B
当堂训练(10分钟)
5.公交车上安装拉环是为了避免乘客由于车突然启动或刹车而摔倒。如图5是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公交车内一名乘客没有抓住拉环的示意图。当公交车急刹车时,能体现该乘客摔倒方向和拉环摆动方向的示意图是 ( )
图5
B
当堂训练(10分钟)
6.如图6所示,用直尺快速击打最下面的棋子,棋子飞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上面的棋子由于具有________而没有飞出,同时,这些棋子因为受到________的作用,又落到桌面上。
图6
运动状态
惯性
重力
领跑作业本P14-15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