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景阳冈
6
1.默读课文,能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重点)
2.品读武松打虎的部分,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难点)
学习目标
作者通过武松打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怎样的英雄性格?
酒家为何给店取名为“三碗不过冈”?
因为酒家的酒比得上老酒的滋味,凡是客人到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过不得前面
的山冈,因此叫做“三碗不过冈”。
讨论交流:
武松为何不听店家劝阻执意要上景阳冈?
讨论交流:
酒家道∶“如今前面景阳冈上有只吊睛白额大虫,晚了出来伤人,坏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官司如今杖限打猎捕户,擒捉发落。冈子路口两边人民,都有榜文。可教往来客人,结伙成队,于巳、午、未三个时辰过冈,其余寅、卯、申、西、戌、亥六个时辰,不许过冈。更兼单身客人,不许白日过冈,务要等伴结伙而过。这早晚正是未末申初时分,我见你走都不问人,枉送了自家性命。不如就我此间歇了,等明日慢慢凑的三二十人,一齐好过冈子。”
为什么把酒家劝告武松的话写得详细?
酒家的一番话详细地介绍了官府的榜文,告诉武松景阳冈上有老虎伤人,而且突出了老虎的凶猛,这为下文武松打虎做了铺垫。
武松听了,笑道∶“我是清河县人,这条景阳冈少说也走过了一二十遭,几时见说有大虫!你休说这话来吓我。就有大虫,我也不怕。”
酒家道∶“我是好意救你,你不信,进来看官府的榜文。”武松道∶“便真个有虎,老爷也不怕。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我 ”
武松的两个“不怕”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
武松出言豪壮,可以看出他勇敢无畏、豪放倔强的性格特点。两个“不怕”把武松浑身是胆的英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性格为下文勇猛打虎的行为做了铺垫。
“笑”说明他对店家的好心劝告不屑一顾。
武松看了,笑道∶“这是酒家诡诈,惊吓那等客人,便去那厮家里宿歇。我却怕甚么!”
如何理解武松的“笑”和“我却怕甚么”?
“笑”说明武松看到树上的字,仍然不相信景阳冈上有虎,还认为是店家的诡计,真是固执己见。“我却怕甚么”表现了武松的无所畏惧,胆量过人。
武松想∶“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对武松的心理描写表现了他什么特点?
这句话对武松的心理描写非常贴切、真实。武松这时才相信冈上有虎,但是一点也不害怕。武松毕竟是英雄好汉,也出于自尊和面子,他不愿下冈。表现了武松的倔强、固执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概念: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进行描写。心理描写能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
运用:文中写武松离开酒店,走上景阳冈看到榜文时的心理描写,细致贴切。武松已经知道真的有虎,但出于自尊和面子,他不愿回去,表现了他的倔强固执、英勇无畏的性格特点。
品读心理描写,体会人物性格
武松正走,看看酒涌上来,便把毡笠儿背在脊梁上,将梢棒绾在肋下,一步步上那冈子来。
武松知道真的有虎,他为什么还执意上冈?
一是怕店家耻笑自己,二是对自己战胜老虎有很大的信心,表现了武松的倔强固执和英勇无畏。
武松赤手空拳打虎的过程是怎样的?
讨论交流:
武松走了一直,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着梢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
“踉踉跄跄”“奔过”生动传神地描写了武松醉酒之后的动作行为,为下文徒手打虎做了铺垫,更衬托出武松无所畏惧、勇猛机智的英雄气概。
见一块光挞挞的大青石,把那梢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
“一阵狂风来”说明老虎来势凶猛,让人不免紧张起来。
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扑”“跳”等动词表现了老虎的凶猛。
吊睛白额大虫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
“按、扑、蹿”等动词形象表现老虎的凶猛厉害,顿时让武松醒酒。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了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了。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老虎是怎样进攻武松的?为什么详细描写老虎的进攻方式呢?
老虎进攻的方式有三招:“一扑”“一掀”“一剪”。这些动作生动地表现出老虎的凶猛残暴、让人生畏,这样更加衬托出武松打虎的无所畏惧、英勇机智。
一个接一个的“闪”,并非表现武松的懦弱胆小。因为面对老虎的强悍攻击,武松唯一的对策就是沉着冷静地“闪”。多个“闪”字,好像轻描淡写,实际上显示了作者捕捉人物动作、表现人物形象的独到之处。武松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遇老虎的袭击,“闪”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生动表现了武松的机警敏捷。
这一段中对武松的动作描写以“闪”为主,这对武松的性格是不是有所减弱?换成“躲”字好不好?
“闪”是指主动地躲过,动作迅速,表现人物的机智敏捷,而“躲”表现人物动作的被动、迟缓。所以不能换,那样会削弱人物机智敏捷的性格。
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般:这里是指种、样。武松三“闪”,消耗了老虎的体力,挫伤了它的锐气。表现了武松的以退为进,机智灵敏,有勇有谋。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武松躲过老虎的三招后,转守为攻。“抡”“劈”等动词表现了武松急于求胜的心理。唯一的武器——哨棒折成两截,让武松处于危险的境地,故事发展到了高潮。
武松又一只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早没了气力。武松使尽气力按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只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只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这段话生动地描写了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的场面,塑造出一个打虎英雄形象,让人看得惊心动魄。
武松闪过猛虎的进攻后,由防御转为进攻。“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字,字字千钧,虎虎生风,把武松打虎的场面写得有声有色,生动形象地凸显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概,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勇武过人的高大形象。
武松打虎场面中的动词运用有什么表达效果?
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棒橛,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
老虎终于被武松打死了。这个细节描写突出武松的胆大心细,有勇有谋。
武松手中唯一的武器是手中的梢棒,文中写到梢棒的地方就有十多处,每处所用的动词都不一样。如,“倚、提、拖、插、拿、轮、劈、寻”这些动词在不同的环境中,表达效果不同。“拖”是武松喝酒之后,经过一段时候奔走,酒力发作,力气有些松懈了,拖着梢棒更为省力一些。“轮、劈”形象地写出武松用梢棒与猛虎搏斗的英雄气势。总而言之,这些动词突出武松的豪放、倔强、英勇无畏的性格特点。
找出文中描写武松哨棒所用的动词,体会其妙处。
武松打虎是为民除害吗?为什么?
是。因为这只吊睛白额大虫一到天晚就出来伤人,已经伤了二三十条大汉性命。武松打死它,可以说是为民除掉了一害。
讨论交流:
○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再说说故
事的主要内容。
喝酒——( )——( )——( )
这是课后第2题哦!
上冈
打虎
下冈
景
阳
冈
英
雄
性
格
喝酒——豪爽固执
上冈——勇敢倔强
打虎——勇猛机敏
下冈——冷静理智
课文叙述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不听店家的劝告,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勇猛机敏的英雄性格。
通过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课文就成功地运用“揪、按、踢、提、打”等一系列动词,把武松打虎的场面描写得有声有色。运用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时要注意:1.动作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2.动作描写要有连贯性。3.在动词前加上修饰成分,可以把动作写得更传神,更生动,更有意味。
举例:
我脱掉鞋,跳进溪水里。水凉凉的,真舒服。我们睁大眼睛,在溪水里东张西望,刚看见一只小螃蟹,还没来得及伸手,它就溜走了。我们只好搬开石块,寻找“目标”。哇!一只大螃蟹挥舞着大钳子,好像在向我示威呢!我才不怕你呢!我眼疾手快,紧紧地把它抓在手中。可大螃蟹用一只大钳子死死地抓住我的手指,痛得我急忙甩手,可它就是不松口。没办法,我把螃蟹放回水中,它一松口,我马上抽出手指。
练一练:
请观察姥姥做饭的情景,把她的动作描写出来吧!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武松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课文中武松的形象栩栩如生,让人过目难忘。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方法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在动词的运用上,很有特色,对表现武松打虎时的惊心动魄的场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文章大大增色。
课堂小结
鲁达为逃避官府追捕,出家当了和尚,取名鲁智深。 一天,鲁智深来到东京,见大街上热闹非常,便向人打听大相国寺在什么地方。街上的人告诉他前面过桥就是。他来到寺门前,只见钟楼林立,殿阁宏伟,门口正出来一僧人。僧人见他挎着戒刀,提着铁禅杖,背着大包裹,有些怕他,便上前问:“师兄从哪里来?”鲁智深先施个礼,僧人也回了礼。鲁智深说:“小僧从五台山来,我师父智真长老有书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书信在这,让小僧投奔智清长老讨个差事做。”于是,僧人带他去见智清长老。智清长老看完信,先让弟子带鲁智深去僧堂休息。一个僧人说:“弟子一直在想,酸枣门外那片菜园,经常被一些人骚扰偷窃,那里虽然有个老和尚看守却管不了事。鲁智深年轻力壮,不如叫他去那里看管。”智清长老觉得有道理,于是派鲁智深去管理那片菜园子。第二天,鲁智深告别长老,背上包裹,挎了戒刀,提了禅杖,随同两个和尚来到酸枣门外的菜园。
菜园附近有二三十个赌博成性的无赖,经常到园里偷菜,并以此为生。这天他们又来偷菜,发现园门上挂一告示,上写:“大相国寺派僧人鲁智深前来主管菜园,从明日起,不许闲杂人等入园搅扰。”那几个无赖看了,便回去与同伙商量:“大相国寺派一个和尚叫什么鲁智深的,来管菜园,我们趁他刚来,找个机会闹他一场,好叫那家伙服了我们。”其中一个说:“我有个主意,等他来时把他引到粪池边,假装对他欢迎祝贺,借机把他推到粪池去,先给他点颜色看看。”
这帮无赖连声说好。鲁智深来到菜园房中,刚安顿好,园中种菜的人便来参拜,并把所有钥匙都交了出来。鲁智深走进菜园想巡视一下,那二三十个无赖拿着果盒、酒礼,嬉皮笑脸地走过来,说:“听说来了新住持,我们街坊邻居前来祝贺。”鲁智深不知是计,随他们走到粪池边来。无赖中有两个为首的,一个叫过街鼠张三,一个叫青草蛇李四,他们带着一群喽啰跪拜说:“俺特来为师父作贺!”鲁智深让他们进房坐,他们执意不肯,只等鲁智深上前来扶,他们好照计
行事。鲁智深粗中有细,心里早就怀疑,心想:“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上前来,莫非想捉弄我?这倒是虎口拔牙!”鲁智深大步走上前去,那张三、李四便说:“参拜师父!”说着便向前去,一个来抢左脚,一个来抢右脚。鲁智深不等他俩沾身,早飞起右脚,腾地把李四踢下粪坑;张三正想跑,鲁智深又飞起左脚,将他也踢了下去。后边那二三十个无赖惊得目瞪口呆,正想逃,忽听鲁智深一声吼:“不许动,谁走我就让谁下去!”小喽啰们都不敢动弹了。这时,张三、李四从粪坑里探出头来,两人一身臭屎,头发上爬满蛆虫,
哆嗦着向鲁智深求饶。鲁智深哈哈大笑,命令小喽啰们把他俩拉出来。
两个无赖洗干净后又换了衣服,在鲁智深面前长跪不起,要认鲁智深为师父。鲁智深说:“你们这二三十人算得了什么,就是千军万马,俺也敢杀进杀出。”这帮无赖连连称是,拜谢了鲁智深便回家去了。 第二天,这帮无赖买了十瓶酒来请鲁智深。喝得正高兴,忽听有乌鸦“哇哇”地叫,大家都齐声说:“老鸦叫,祸来到。”鲁智深说:“为什么要这么说?”一个种地僧人笑着
说:“都是因为墙角边杨柳上新添一个老鸦窝,一群老鸦每天从早叫到晚。”大家都说:“搬个梯子把它拆了算了。”鲁智深跟大家到外面去看,果然杨柳树上有个老鸦窝。大家七嘴八舌正想办法如何上树拆窝。只见鲁智深走到树前,把外衣脱掉,右手向下,左手抱住上截,把腰一挺,那杨柳树便连根拔起。无赖们见了,一齐拜倒在地,惊叹不已:“师父不是凡人,是真罗汉,如果没有千万斤的力气,怎能拔得起这杨柳?”
酒足饭饱后,大家要求鲁智深表演一下。鲁智深满口答应,取出他的铁禅杖——长五尺,重六十二斤。众人看了,大吃一惊,说:“两臂没有水牛的力气怎能使得动?”鲁智深把禅杖握在手中嗖嗖地舞动,毫不费劲,众人看了齐声喝彩。
思考:文中从哪些方面描写鲁智深?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
三、精彩赏析。
1. 按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动词。
扑 闪 闪 掀 掀 躲 躲 剪 闪
2. 这一段文字是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面。老虎的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 ____、 ____,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是 ____、 ____、 ____、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武松和老虎三个回合的交锋
扑
掀
剪
躲
闪
闪
消耗老虎的体力
3. 文段中画线句子运用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老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武松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喻、夸张
威猛气势和强大的攻击力
机智灵敏、英勇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