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的背景, 初步感知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理清文章脉络。
一、谈话导入,介绍人物及背景
同学们好!宋朝爱国诗人文天祥在古诗里写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他的一片忠贞爱国之心。你是否想过,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开创的呢?是呀,一个民族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先辈,也不能忘记英雄。第四单元的课文从不同角度追忆了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展现了革命志士的共同理想、信念与高尚情操。带着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情谊,我们今天来学习《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当时的社会背景。《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稿。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二、走进文本,初读感知。
1.下面我们学习这篇课文,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读通顺句子。 特别要注意“彻”字和“葬”字的写法,要写得工整美观。
彻:
【规范提示】彻字是左中右结构,“彳”窄“切”宽,左边“彳”高,底部左右边齐平。字的中间是竖提。组词:彻底 透彻
葬:
【规范提示】葬字是上中下结构,要紧凑,保持中心在一条线上。字中的三横,草字头的“横”稍长,中间的一横最短,下面一横最长,要端住整个字,保持字的稳定。组词:葬礼 埋葬
请跟着同学读一遍以下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生:革命 解放 彻底 利益 意义 剥削 压迫 批评 兴旺
五湖四海 目标 责任 牺牲 死得其所 制度 寄托 哀思
三、深入学习,整体感知。
1.了解议论文文体。
同学们,这是一篇演讲稿,也是一篇议论文。这是我们首次接触议论文体裁,那么什么样的文体叫议论文了?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2.确定论点。
那么在《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中,文章的论点是什么了?请跟同学朗读第一段自然段,并说说毛主席提出的论点是什么?
毛主席说: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我认为这是全篇课文的论点,也是开篇提出论点。
这位同学的朗读非常清晰标准,回答正确。毛主席提出中心论点简单的说,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们比较朗读以下两个句子,体会两个词语中包含的意思。
生: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我们这个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我的理解是“完全”指全心全意,真实彻底。彻底地指经常地,永远的,自觉地。毛主席用这句话开篇点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张思德同志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员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典型之一。
师过渡:毛主席开篇提出论点,指出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队伍中的一员,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下面我请同学介绍一下张思德同志。
生:张思德,小名谷娃子,1915年出生于四川省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加入红军。中共中央警备团战士。1935年,他跟随红军退出根据地,开始长征,负过伤。1937年10月,张思德加入了共产党,是一个忠实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张思德接受上级的烧炭工作。9月5日带领4个战士到安塞县烧炭。中午时分,窑洞突然塌方,张思德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则被砸埋在窑里牺牲,献出了才29岁的生命。
3.寻找论据。
大家对张思德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朗读全文,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了?
通过阅读,我们发现毛主席在文章中,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要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
第三自然段主要讲了要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第四自然段主要讲了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
第五自然段主要讲了悼念为人民而死的人,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词,初步了解了议论文的特点,整体感知了全文,梳理了文章的脉络。
这是今天的语文作业。
五、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为人民服务》第2、3段。
2.课外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夜的工作》。并阅读课后的《十里长街送总理》,结合阅读链接,说说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这节课我们先学习到这里,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再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受到“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启蒙。
2.结合课后阅读链接,说说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过程:
一、承接上文,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我是深圳市罗湖区东昌小学的邵嫦娥老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上节课我们找出了文章的论点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梳理了主要论据。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二、学习新课,突破重难点。
1.正确的生死观。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通过朗读,我们发现这一段的中心句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是死的意义有不同”。想一想,作者围绕中心句是怎样进行论证的?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再跟着同学一起朗读一遍第二自然段。
生:朗读第二段。
师过渡:请同学们思考作者是怎样围绕本段中心句进行论述的?下面我请几个同学来回答。
生:毛主席引用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讲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什么样的人死得毫无意义。他肯定了张思德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要重。
生:因为张思德在危险面前,把生的希望给了战友,自己被砸埋在窑洞里,他是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他的死重于泰山。文中运用强烈的对比显现了鲜明的思想情感,体现了“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价值和意义。
生:是的,毛主席引用中国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司马迁的一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来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是死的意义有不同,赞誉张思德的牺牲是为人民利益而死,是令人赞美歌颂的,所以说“比泰山还重”。而替法西斯卖命、替剥削人民的人去死,是令人唾弃憎恶的,所以轻于鸿毛。要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下面我们带着对张思德同志的敬佩之情,再把第二自然段朗读一遍,要求背下来。
生:朗读第二段。
2.正确对待批评
第二自然段同学们掌握地很好。下面我们学习第三自然段,思考课后第三题,这四句话讲的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体会每句的意思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跟同学交流。请大家跟着同学一起朗读第三自然段。
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生:这段话用了四组关联词,因为……所以……,如果……就……,不管……都……,只要……就……。几组关联词联系紧密,强调了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所以,我们不能怕别人批评指出我们的缺点。
生:紧接着毛主席说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凡是符合“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这个条件,不管是谁的批评和意见,我们都要改正,都要照办。
生:我觉得毛主席说的这一番话,每句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逻辑性很强。先是说不要怕别人批评,指出我们的缺点。再说什么人都可以向我们指出,然后又强调只要有利于人民利益的意见,我们就能够采纳。
生:三位同学的回答很好地阐述了这段话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先说不怕批评,再说不讲究批评的对象和方式方法。告诉我们接受任何人的批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就采纳,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为人民服务。这段话一句紧扣一句,层层递进,联系紧密。毛主席还列举了李鼎铭提出的“精兵简政”的意见,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纳了。来我们一起把第三段再跟着同学读一遍,领读的同学大声读,大家可以小声读。
生:刘欣妍朗读第三段。
3.搞好团结,不怕牺牲。
下面默读四、五两段,小组讨论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生:我们小组认为,这两段主要写了我们要取得全民族的解放,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团结更多的人;要不怕困难;要提高我们的勇气;要正确对待牺牲;革命队伍的干部、战士都要相互关心爱护、相互帮助。凡是做过一些有益工作的人去世了,我们都要开追悼会,使整个民族团结起来。
三、总结全文,突出中心。
生:这个小组代表回答很流畅、准确。同学们,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论点,进行了四方面的论证。中心突出,论据充分,思路清晰。
四、阅读链接,升华主题。
下面我们学习课后阅读链接,先请同学来介绍一下周总理。
生:周恩来(1898.3.5~1976.1.8),字翔宇,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他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主要缔造者之一,第一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青少年时代,他就立志“为了中华之崛起”而发愤读书,认定“有大志向的人,便去救国,尽力社会”。他光辉的一生投身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鞠躬尽瘁。
接下来收听课后阅读链接,说一说你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生:配乐朗读《十里长街送总理》。
生:《十里长街送总理》主要描写了深受人民爱戴的周总理去世后,十里长街上挤满了人,人们自发地、心情悲痛地来到长安街送别周总理,表达对周总理的深切悼念。他深受人民的爱戴,他的去世在人们的心中,比泰山还重。
生:周总理在新中国建设和外交事业中,处处彰显大国风范,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是个爱好和平友好的国家,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他是人民永远怀念的总理。
师小结:周总理的卓著功勋、崇高品德、光辉人格,深深铭记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威望,他是人民永远怀念的好总理,他的逝世比泰山还重。
五、课外拓展,。
同学们,今天我们读到了一代伟人毛主席的篇章,也了解了一代伟人周总理他是逝世时候的场面。进一步体会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重于鸿毛”的深刻含义。其实在我们国家各行各业还有很多非常了不起的人,他们也在践行着自己的人生理念,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出伟大的贡献和牺牲。接下来,老师给大家推送两篇短文,同学们课后可以去读一读,感受他们熠熠生辉的人格魅力。
《焦裕禄治沙》的事迹。优秀共产党焦裕禄是山东人,1962年12月,焦裕禄被调到兰考任县委书记。他上任之后带领全县人民进行封沙、治水、改地的斗争。焦裕禄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风沙最大的时候,他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大雨瓢泼的时候,他带头踏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最后由于劳累过度病逝了,年仅42岁。
《最美逆行者》。今年春节,一场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节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湖北武汉肆虐。在这个可怕的病毒面前,许多医生、护士、战士、志愿者成为了最美逆行者。他们不计回报的付出,不分昼夜的忙碌在抗疫第一线,短短两个多月,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因为有这些最美的逆行者,我们内心踏实且充满抗疫胜利的希望。
教师总结:为人民服务是毛主席提出来的,既为党和军队指明了方向,也为党和军队赢得了千千万万民众的信任。时至今日,为人民服务的标语在许多地方仍然可见,是中国共产党和许多人努力工作的方向。好,同学们,这篇课文上到这里,下面是今天的语文作业。再见!
五、布置作业
1.知能训练第12课。
2.阅读《周恩来与他的世纪》,韩素音著。
备注:公益微课,部分图片来源于百度网、深圳市教育局电子课本。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12 为人民服务
课后阅读短文两篇
《焦裕禄治沙》的事迹。优秀共产党焦裕禄是山东人,1962年12月,焦裕禄被调到兰考任县委书记。他上任之后带领全县人民进行封沙、治水、改地的斗争。焦裕禄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风沙最大的时候,他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大雨瓢泼的时候,他带头踏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最后由于劳累过度病逝了,年仅42岁。
《最美逆行者》。今年春节,一场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节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湖北武汉肆虐。在这个可怕的病毒面前,许多医生、护士、战士、志愿者成为了最美逆行者。他们不计回报的付出,不分昼夜的忙碌在抗疫第一线,短短两个多月,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因为有这些最美的逆行者,我们内心踏实且充满抗疫胜利的希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微信扫码,打开小程序,手机查阅,随时随地找资源!
微信扫码,打开小程序,手机查阅,随时随地找资源!!!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
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
运营规划,组织名校名师创作完成,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
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
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
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
不得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
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
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
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共22张PPT)
2
0
2
2
人教部编版语文
六年级下册
12 为人民服务
第一课时
12 为人民服务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稿。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12.为人民服务
12 为人民服务
请自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12 为人民服务
彻底 透彻
书写生字。注意“彻”字和“葬”字的写法,写工整、美观。
12 为人民服务
葬礼 埋葬
书写生字。注意“彻”字和“葬”字的写法,写工整、美观。
读下列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革命 解放 彻底 利益 意义 剥削 压迫 批评 兴旺 目标 五湖四海 责任 牺牲 制度 死得其所 寄托 哀思
12 为人民服务
深入学习,全面感知。
1.了解议论文。
说理文
观点
明确
论证
合理
讲道理
论据
充分
12 为人民服务
2.确定论点。
朗读第一自然段,并说说毛主席提出的论点是什么?
12 为人民服务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朗读并思考:毛主席提出的论点是什么?
12 为人民服务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12 为人民服务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论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比较朗读下面两个句子,体会两个词语包含的意思。
句子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句子2:我们这个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体会两个词语包含的意思。
“完全”指全心全意,真实彻底。彻底地指经常地,永远地,自觉地。毛主席用这句话开篇点题,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张思德同志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员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典型之一。
12 为人民服务
1944年,张思德接受上级的烧炭工作。9月5日带领4个战士到安塞县烧炭。中午时分,窑洞突然塌方,张思德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则被砸埋在窑里牺
牲,献出了才29岁的生命。
张思德,小名谷娃子,1915年出生于四川省
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加入红军。中共中央警备
团战士。1935年,他跟随红军退出根据地,开始长征,负过伤。1937年10月,张思德加入了共产党,是一个忠实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
1944年,张思德接受上级的烧炭工作。9月5日带领4个战士到安塞县烧炭。中午时分,窑洞突然塌方,张思德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则被
砸埋在窑里牺牲,献出了才29岁的生命。
12 为人民服务
2.寻找论据。
朗读全文,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12 为人民服务
论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
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
悼念为人民而死的人,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12 为人民服务
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为人民服务》第2—3自然段。
2.阅读《十里长街送总理》,说说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12 为人民服务
下节课继续学习。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