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为人民服务》第二课时 课件+教案(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为人民服务》第二课时 课件+教案(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9 13:55:52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2
0
2
2
人教部编版语文
六年级下册
第二课时
12 为人民服务
12 为人民服务
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2 为人民服务
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本段的中心句: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12 为人民服务
再次朗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作者围绕中心句是怎样论述的?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2 为人民服务
观点一:毛主席引用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讲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什么样的人死得毫无意义。他肯定了张思德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要重。
12 为人民服务
观点二:因为张思德在危险面前,把生的希望给了战友,自己被砸埋在窑洞里,他是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他的死重于泰山。文中运用强烈的对比显现了鲜明的思想情感,体现了“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价值和意义。
12 为人民服务
小结:毛主席引用中国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司马迁的一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来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是死的意义有不同,要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12 为人民服务
再次朗读第二自然段,并背诵。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课后第三题,想想句子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课后第三题,想想句子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
赏析一:这段话用了四组关联词,因为……所以……,如果……就……,不管……都……,只要……就……。几组关联词联系紧密,强调了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所以我们不能怕别人批评指出我们的缺点。
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课后第三题,想想句子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
赏析二:紧接着毛主席说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凡是符合“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这个条件,不管是谁的批评和意见,我们都要改正,都要照办。
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课后第三题,想想句子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
赏析三:我觉得毛主席说的这一番话,每句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逻辑性很强。先是说不要怕别人批评,指出我们的缺点。再说什么人都可以向我们指出,然后又强调只要有利于人民利益的意见,我们就能够采纳。
12 为人民服务
教师小结:
12 为人民服务
再次朗读第三自然段,并背诵。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2 为人民服务
默读四、五自然段,小组讨论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12 为人民服务
搞好团结,不怕牺牲。
这两段主要写了我们要取得全民族的解放,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团结更多的人;要不怕困难;要提高我们的勇气;要正确对待牺牲;革命队伍的
干部、战士都要相互关心爱护、
相互帮助。凡是做过一些有益
工作的人去世了,我们都要开
追悼会,使整个民族团结起来。
12 为人民服务
总结全文,突出中心。
12 为人民服务
周总理生平简介
周恩来(1898.3.5~1976.1.8),字翔宇,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他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主要缔造者之一,第一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青少年时代,他就立志“为了中华之崛起”而发愤读书,认定“有大志向的人,便去救国,尽力社会”。他光辉的一生投身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鞠躬尽瘁。
12 为人民服务
收听、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说一说你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12 为人民服务
结合《十里长街送总理》,说说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十里长街送总理》主要描写了深受人民爱戴的周总理去世后,十里长街上挤满了人,人们自发地、心情悲痛地来到长安街送别周总理,表达对周总理的深切悼念。他深受人民的爱戴,他的去世在人们的心中,比泰山还重。
12 为人民服务
结合《十里长街送总理》,说说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周总理在新中国建设和外交事业中,处处彰显大国风范,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是个爱好和平友好的国家,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他是人民永远怀念的总理。
12 为人民服务
课后阅读:
《焦裕禄治沙》、《最美逆行者》
12 为人民服务
语文作业:
阅读《周恩来与他的世纪》,韩素音著。
谢谢!再见!《为人民服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受到“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启蒙。
2.结合课后阅读链接,说说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过程:
一、承接上文,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我是深圳市罗湖区东昌小学的邵嫦娥老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上节课我们找出了文章的论点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梳理了主要论据。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二、学习新课,突破重难点。
1.正确的生死观。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通过朗读,我们发现这一段的中心句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是死的意义有不同”。想一想,作者围绕中心句是怎样进行论证的?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再跟着同学一起朗读一遍第二自然段。
生:朗读第二段。
师过渡:请同学们思考作者是怎样围绕本段中心句进行论述的?下面我请几个同学来回答。
生:毛主席引用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讲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什么样的人死得毫无意义。他肯定了张思德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要重。
生:因为张思德在危险面前,把生的希望给了战友,自己被砸埋在窑洞里,他是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他的死重于泰山。文中运用强烈的对比显现了鲜明的思想情感,体现了“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价值和意义。
生:是的,毛主席引用中国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司马迁的一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来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是死的意义有不同,赞誉张思德的牺牲是为人民利益而死,是令人赞美歌颂的,所以说“比泰山还重”。而替法西斯卖命、替剥削人民的人去死,是令人唾弃憎恶的,所以轻于鸿毛。要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下面我们带着对张思德同志的敬佩之情,再把第二自然段朗读一遍,要求背下来。
生:朗读第二段。
2.正确对待批评
第二自然段同学们掌握地很好。下面我们学习第三自然段,思考课后第三题,这四句话讲的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体会每句的意思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跟同学交流。请大家跟着同学一起朗读第三自然段。
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生:这段话用了四组关联词,因为……所以……,如果……就……,不管……都……,只要……就……。几组关联词联系紧密,强调了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所以,我们不能怕别人批评指出我们的缺点。
生:紧接着毛主席说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凡是符合“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这个条件,不管是谁的批评和意见,我们都要改正,都要照办。
生:我觉得毛主席说的这一番话,每句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逻辑性很强。先是说不要怕别人批评,指出我们的缺点。再说什么人都可以向我们指出,然后又强调只要有利于人民利益的意见,我们就能够采纳。
生:三位同学的回答很好地阐述了这段话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先说不怕批评,再说不讲究批评的对象和方式方法。告诉我们接受任何人的批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就采纳,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为人民服务。这段话一句紧扣一句,层层递进,联系紧密。毛主席还列举了李鼎铭提出的“精兵简政”的意见,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纳了。来我们一起把第三段再跟着同学读一遍,领读的同学大声读,大家可以小声读。
生:刘欣妍朗读第三段。
3.搞好团结,不怕牺牲。
下面默读四、五两段,小组讨论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生:我们小组认为,这两段主要写了我们要取得全民族的解放,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团结更多的人;要不怕困难;要提高我们的勇气;要正确对待牺牲;革命队伍的干部、战士都要相互关心爱护、相互帮助。凡是做过一些有益工作的人去世了,我们都要开追悼会,使整个民族团结起来。
三、总结全文,突出中心。
生:这个小组代表回答很流畅、准确。同学们,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论点,进行了四方面的论证。中心突出,论据充分,思路清晰。
四、阅读链接,升华主题。
下面我们学习课后阅读链接,先请同学来介绍一下周总理。
生:周恩来(1898.3.5~1976.1.8),字翔宇,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他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主要缔造者之一,第一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青少年时代,他就立志“为了中华之崛起”而发愤读书,认定“有大志向的人,便去救国,尽力社会”。他光辉的一生投身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鞠躬尽瘁。
接下来收听课后阅读链接,说一说你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生:配乐朗读《十里长街送总理》。
生:《十里长街送总理》主要描写了深受人民爱戴的周总理去世后,十里长街上挤满了人,人们自发地、心情悲痛地来到长安街送别周总理,表达对周总理的深切悼念。他深受人民的爱戴,他的去世在人们的心中,比泰山还重。
生:周总理在新中国建设和外交事业中,处处彰显大国风范,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是个爱好和平友好的国家,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他是人民永远怀念的总理。
师小结:周总理的卓著功勋、崇高品德、光辉人格,深深铭记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威望,他是人民永远怀念的好总理,他的逝世比泰山还重。
五、课外拓展,。
同学们,今天我们读到了一代伟人毛主席的篇章,也了解了一代伟人周总理他是逝世时候的场面。进一步体会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重于鸿毛”的深刻含义。其实在我们国家各行各业还有很多非常了不起的人,他们也在践行着自己的人生理念,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出伟大的贡献和牺牲。接下来,老师给大家推送两篇短文,同学们课后可以去读一读,感受他们熠熠生辉的人格魅力。
《焦裕禄治沙》的事迹。优秀共产党焦裕禄是山东人,1962年12月,焦裕禄被调到兰考任县委书记。他上任之后带领全县人民进行封沙、治水、改地的斗争。焦裕禄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风沙最大的时候,他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大雨瓢泼的时候,他带头踏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最后由于劳累过度病逝了,年仅42岁。
《最美逆行者》。今年春节,一场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节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湖北武汉肆虐。在这个可怕的病毒面前,许多医生、护士、战士、志愿者成为了最美逆行者。他们不计回报的付出,不分昼夜的忙碌在抗疫第一线,短短两个多月,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因为有这些最美的逆行者,我们内心踏实且充满抗疫胜利的希望。
教师总结:为人民服务是毛主席提出来的,既为党和军队指明了方向,也为党和军队赢得了千千万万民众的信任。时至今日,为人民服务的标语在许多地方仍然可见,是中国共产党和许多人努力工作的方向。好,同学们,这篇课文上到这里,下面是今天的语文作业。再见!
五、布置作业
阅读《周恩来与他的世纪》,韩素音著。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