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2-18 08:4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 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我从哪里来?
人类从哪里来?
新课导入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说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说出化石是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
3、概述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神创论
女娲造人
一、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的观点
女娲用泥土造人
上帝造人
19世纪时达尔文在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后,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森林古猿
进化论
英国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经过考察、比较、研究出版了科学巨著《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
一、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的观点
为了追寻达尔文的研究足迹,认识四种现代类人猿!
请思考教材P3的3个问题,带着问题认真观察下面的资料。
因其前臂长而得名,猿类中体型最小、行动最敏捷的一种。头小、脸扁。善鸣,典型的一夫一妻制动物。
分布在南亚、东南亚地区、我国云南。
长臂猿
猩猩也叫人猿,毛多而密,呈红褐色。头尖耳小。与人类基因相似度达96.4%。主要分布在亚洲。
猩猩
是灵长目中身体最大的动物,体形健壮,面部和耳上无毛,额头很高。它们主要分布在非洲大陆赤道附近的丛林中。
大猩猩
黑猿,毛色乌黑,体型较小,鼻子小耳朵大,与人类血缘最近,和人类的基因相似度非常高,能使用简单的工具。主要在非洲分布。
黑猩猩
非洲西部和东部赤道
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森林中
南亚、东南亚地区及我国的云南省
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
它们都是依靠从大自然中获取食物来生存,没有制造工具、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没有语言文字的交流。
思考1、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现代类人猿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等地的热带森林中。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思考2、为什么类人猿的数量在日益减少?
(1)类人猿不具备发明和创造科技的能力;
(2)人类开发森林,破坏、污染环境
分析思考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思考3、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哪些相似之处,它们的根本区别又是什么呢?
对比观察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类人猿 现代人
运动方式
制造工具的能力
脑的发育 程度
臂行
直立行走
可以使用工具
但不能制造
能制造和使用简单或复杂的工具
脑容量小(400mL)
没有语言文字能力
脑容量大(1200mL)
有很强的思维能力、
语言文字能力
为什么会认为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共同的祖先呢?
这是因为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
达尔文
上述所分析的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之处,可以印证达尔文的观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是一类古猿—森林古猿。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阅读课本P4,想一想,1千万至2千万年前,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对当时的森林古猿会产生什么影响?
从猿到人的进化
热带丛林
稀树草原
这是一幅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想像图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生活,靠前肢攀缘和采集食物,主要是野果、嫩叶以及丛林中的昆虫等。虽然能下地,但不能真正直立行走。这和现代类人猿一样。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森林古猿会进化成现代类人猿和人类两个不同的分支呢?
从猿到人的进化
资料一; 地质学家告诉我们,1千万至2千万年前,地壳运动剧烈,相继出现了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山脉,在东非则形成了全长6000多千米的大裂谷。当时地球上气候也发生剧烈变化。在地形和气候巨大变化的影响下,东非大裂谷地区原先的热带丛林,有一部分变成了稀树草原。
使得一部分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
热带丛林
稀树草原
问题: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角度思考,大量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对那里的森林古猿会产生什么影响?
森林古猿就进化成两个分支,一部分仍然在森林中,一部分在草原上。不断适应环境,不断发展。
环境变化
森林减少




树栖生活转到地面生活
继续留在森林,树栖生活
类人猿
这一支古猿是怎样进化成人的呢?
环境的改变影响力森林古猿的生活促使他们向人类进化
森林
古猿
环境变化
森林减少
由树栖生活转为地面生活
人类
继续留在森林过树栖生活
现代
类人猿
漫长历程,地面上的森林古猿如何发展成人类呢?证据?
二、人类的发展
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古人类学家发现了许多早期古人类化石(石化的生物的遗体、遗物、遗迹),这些化石的发现为研究人类的进化提供了主要证据。
距今300万年前的少女 “露西”的骨骼化石。可以看出,她的骨盆的髋骨较宽阔,下肢骨更粗壮,和现代人类较为相似。
推测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资料二
直立行走
髋骨
股骨
问题:“东非人”用图中所示石块做什么?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东非人”已经具有什么能力?
具有了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工具的能力。
当作工具,用来
砍砸和削刮物体
资料三
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复原图教材第7页 科学家的故事观察思考: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哪些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




使



















越 来 越 强 大
直立行走
使用工具、制造工具
能够用火
大脑越来越发达
产生语言
看图归纳
人类起源的标志
---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使人类的身体得到了协调发展,最终变成了自然界中的强者。
---人进化最关键的阶段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现代类人猿和人的相似与不同——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森林
古猿
地球环境
发生变化
生活在森林
进化
现代类人猿
生活在稀树草原
进化
人类
本课小结
1.科学家的观点往往是根据事实提出的。
2.对同一个问题,科学家因为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不同,可能会发现不同的事实,提出不同的观点。
3.对于同一个事实,科学家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
教材P6 区分事实和观点
区别事实和观点主要看其是实际存在的现象还是人们的看法。实际存在的现象为事实,人们的看法为观点。
技能训练—区分事实和观点
根据阅读第6页的短文,你能判断下列陈述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吗?
1、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
2、“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
3、其他地区没有发现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4、其他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5、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事实
事实
事实
观点
观点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课堂检测
1.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
A.由于其他动物入侵
B.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
C.为了扩大领地
D.为了躲避敌害
B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2.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 )
A.从树上摘取果实
B.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
C.扩大行动范围
D.保护环境
B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3.人类学家把下列哪项作为人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准之一( )
A.下肢增长
B.脊柱由弓形变成“S”形
C.骨盆变短增宽
D.直立行走
D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4.人关于人类起源的证据,说法正确的是( )
A.达尔文进化论能证明人类的起源
B.古书以及传说都能证明人类的起源
C.古人类的化石,包括遗体、遗迹和遗物,是人类进化的直接证据。
D.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证明人类的起源
C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我可能变成人吗?
讨论: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类吗?
不能,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由当时的地球环境改变引起的,而现在地球上不会再出现这种环境了,而且现代类人猿与森林古猿在结构上出现了很大诧异。所以现代类人猿不能进化成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