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第18课《竹影》ppt课件、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下语文第18课《竹影》ppt课件、同步练习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1-29 14:52:00

文档简介

18竹 影
?
基础知识训练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惬( )意 口头禅( ) 参差( )不齐
用笔蘸( )了朱砂( )来撇( )的
2.你怎样理解“西洋画像照像,中国画像符号”这两句话?

?
3.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
?
4.课文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童趣。你觉得哪些描写最为生动?为什么?
?
?
5.在文中,爸爸从孩子的游戏引入艺术的教育,你认为游戏和艺术有什么关系?
?
?
三新精英园
秃的梧桐
苏雪林
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分做两下给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牌。
屋前的石阶,虽仅有其一,由屋前到园外去的路却有两条,——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的中间,清阴分盖了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潇潇淅淅打在桐叶上的雨声,诗意也两家分享。
不幸园里蚂蚁过多,梧桐的枝干,为蚊所蚀,渐渐的不坚牢了,一夜雷雨雨,便将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春天到来,树身上居然透出许多绿叶,团团附着树端,看去好象一棵棕榈树。
谁说这株梧桐,不会再活呢?它现在长了新叶,或者更会长出新枝,不久定可以恢复从前的美阴了。
一阵风过,叶儿又被劈下来,拾起一看,叶蒂已啮断了三分之二——又是蚂蚁干的好事,哦!可恶!
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的志气。
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容易长得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叶,整整的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的忙了一个夏天。
秋来,老柏和香橙还沉郁的绿着,别的树却都憔悴了。年近古稀的老榆,护定它青青的叶,似老年人想保存半年辛苦贮蓄的家私,但那禁得西风如败子,日夕在耳畔絮聒?——现在它的叶儿已去得差不多,园中减了葱茏的绿意,却也添了蔚蓝的天光。爬在榆干上的薜荔,也大为喜悦,上面没有遮蔽,可以酣饮风霜了,它脸儿醉得枫叶般红,陶然自是,不管垂老破家的榆树,在它头上瑟瑟的悲叹。
大理菊东倒西倾,还挣扎着在荒草里开出红艳的花,牵牛的蔓,早枯萎了,但还开花呢,可是比从前纤小,冷风凉露中,泛满浅紫嫩红的小花,更觉娇美可怜。还有从前种麝香连理花和风仙花的地里,有时也见几朵残花,秋风里,时时有玉钱蝴蝶,翩翩飞来,停在花上,好半天不动,幽情凄恋,它要僵了,它愿意僵在花儿的冷香里!
这时候,园里另外一株桐树,叶儿已飞去大半,秃的梧桐,自然更是一无所有,只有亭亭如青玉的干,兀立在惨淡斜阳中。
——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
人们走过秃梧桐,总是这样惋惜似的说。
但是,我知道明年还有春天要来。
明年春天仍有蚂蚁和风呢?
6.解释下面的词语。
啮断:
憔悴:
絮聒:
葱茏:
7.文章的第一二自然段以人们的评价开篇,有什么用意?
?
8.文章的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
?
9.文章的第五自然段交待了哪些内容?
?

10.文章刻画梧桐的外形,着重抓住了它的哪一特征?
?
?
11.“梧桐”是本文的主要写作对象,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秋风中的其它植物?
?
?
12.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从哪些角度来进一步刻画梧桐的外形,展示它的鲜明个性?
?
?
13.文章中的哪一句集中体现了“秃的梧桐’的内在精神?
?
?
14.文章中有两处起首尾照应作用的语句,请把它们找出来。
A
B
?
?
(二)
竹子的世界,是一个 的世界。那一竿竿翠竹, ,像钻天的绿色宝剑,那一层层枝叶, ,交织成天然的篷盖。这里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毛竹了。它竿形粗大,材质坚韧,在我国分布最广,用途也最大。在国民经济和日常生活中毛竹的制品到处可以见到。竹子是个大家族,在这个大家族里,除了毛竹以及刚竹、慈竹、箬竹、淡竹以外,还有不少奇异的竹种。有棱有角的方竹是世界闻名的珍贵品种,它那独特的外形和鲜美的笋内,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许;坚硬的实心竹,是大自然赋予人们的天然伞柄和手杖;造型生动哺鸡竹,笋犹如母鸡带小鸡似的,蔓延遍地;还有那竹梢下垂成球状的吊丝球竹;竹节自下而上成螺旋形的一节竹;体态矮小像灌木似的乌小竹。 的竹子年复一年地生息、繁衍着。据记载,目前世界上竹的品种已有1200种。其中生长在我国的有200多种。
15.依次填入文中方框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形形色色 昂然挺立 遮天蔽日 生机勃勃
B.生机勃勃 昂然挺立 遮天蔽日 形形色色
C.生机勃勃 遮天蔽日 昂然挺立 形形色色
D.昂然挺立 生机勃勃 遮天蔽日 形形色色
16.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
?
17.文中画线的句子介绍了“奇异的竹种”,其表达效果为什么比下面的句子好?
如方竹、实心竹、哺鸡竹、吊丝球竹、一节竹和乌小竹等。
?
参考答案
1.略 2.所谓“符号”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内容(所指),二是形式(能指),关键是内容,而不在于形式。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两种审美体系两种绘画形式的不同。 3.这篇文章以几个少年描描画画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 4.示例:原来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 大家蹲下去,用木炭在水门汀上参参差差地描出许多竹叶来。 5.略 6.啮断:用牙咬断。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絮聒:絮叨。葱茏:(草木)青翠茂盛。 7.借用人们的评价,抓住梧桐“秃”的特征,从侧面展现梧桐枯槁的外形。 8.交代梧桐的生存空间。 9.交代了梧桐变秃的经过与原因。 10.抓住“秃”的特征,“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如青玉”。 11.将那株梧桐与其他植物比较,进而显现它的鲜明个性,展现它不为外部困难所屈服,勇敢、顽强的内在精神。 12.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前者在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中,后者通过古柏老榆的登场和各种花卉的亮相,展现梧桐不变的形态和顽强的精神。 13.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的志气。 14.A.……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只有亭亭如青玉的干,兀立在惨淡的残阳中。 B.——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 人们走过秃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 15.B 16.写竹子的种类 17.因为它形象地写出了奇异竹子的特征,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
课件33张PPT。丰子恺竹影他在干什么?让我们先来朗读一首儿歌吧!影子在前,影子在后,
影子是个小黑狗,常常跟着我。
影子在左,影子在右,
影子是个好朋友,常常陪着我。竹 影丰子恺丰子恺简介?
???? 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人。原名丰润,又名婴行。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漫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他的漫画风格独特,富有创意,内涵深刻,耐人寻味。他的散文在文学史上影响也很大,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 《缘缘堂再笔》、《甘美的回忆》《率真集》等。
丰子恺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 。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恺( ) 徘徊( )
惬( )意 闪烁( )
口头禅( )
参差( )不齐 轴( )
用笔蘸( )了朱砂( )来撇( )
水门汀( )?
??
qiècháncēn cīzhànshāpiētīngkǎipái huáishuòzhóu弥漫(mí màn)
徘徊(páihuái)
口头禅(chán)
依样画葫芦
包罗
蘸(zhàn)
惬(qiè ) 意
(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1)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2)比喻犹疑不决;(3)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文中指(1)。原指有的禅宗和尚只空谈禅理而不实行,也指借用禅宗常用语作谈话的点缀。今指常挂在口头的词句。照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方法简单,单纯模仿,不加改变。包括(指大范围)。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的东西里沾一下就拿出来。满意、称心、舒服含蓄的意思或情趣、情调、趣味。 意 味 说说上面各词的词义 有一个成语是由画竹子的故事而来的,你知道这个成语吗?能用它给大家造一个句子吗?胸有成竹看谁说得好: 你已经预习过文章了,请 你 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课文是怎样表现孩子们的童心童趣的? 看谁说得妙:
当爸爸看到我们在水门汀地上“乱涂乱画”,你认为——
他心里在想什么?
他可能说了什么?
后来他有了怎样的行动?
你认为文中“爸爸”这一角色可有可无吗?

看谁合作得好 解决得好:1、 你认为文中哪些语句很美?说说你欣赏它的理由。
2、你认为作者主要是为了写游戏,还是写游戏与艺术的关系的,或者别的目的?你的理由是什么?
游戏是儿童的正当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 鲁迅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做游戏,比如用泥巴造城堡,用雪堆娃娃,用野花编花环……留心一下,想一想,你是否也在进行着一种艺术上的创造,是否也有艺术上的发现呢? 请把这种活动和发现用恰当的语言给表达出来。 让我们来欣赏丰子恺的漫画,感受童年的趣味吧! 其实,艺术并非高不可攀,它往往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 欣赏下面的一组西洋画和中国画,你能不能用最恰当的话来概括这两者的不同?(可用课文中的语言概括,也可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父亲人物静物风景? 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请结合课文谈谈怎样理解这两句话?
不论是中国画还是西洋画,都是一种艺术,我们要学会发现身边的艺术,并学会谦虚地请教别人。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我们一起来解决吧!小 结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永葆一颗童心,你就能拥有童年般的快乐; 看似平凡的生活是美好的,只要你有爱心有敏锐的眼睛,你就能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无处不在:一片枯叶,一抹斜阳,都能让你激动流连,受益匪浅,祝愿大家拥有快乐充实的人生!放飞五彩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