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金字塔》课件(2课时 共23+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金字塔》课件(2课时 共23+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7 20:57:13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二十课 金字塔
第二课时
人教版 五年级下 (配统编教材)
上节课讲了《金字塔夕照》的哪三方面内容
我们在上节课中了解了金字塔的雄浑壮阔、珍贵和历史悠久三个方面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看一看金字塔的构造和它所在的古代国家。
埃及共发现金字塔110座,位于首都开罗郊吉萨高地的胡夫金字塔是最大的一座。作为人造建筑的世界奇迹,胡夫金字塔首先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也被认为是第四王朝第二个国王胡夫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不可思议的金字塔》的学习成果吧。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这篇短文采用了什么方式介绍金字塔?
它采用了说明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建成几千年后,世界上才出现比它更高的建筑。
作者介绍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它采用了列图表和列
数字的说明方法。
胡夫金字塔的塔原高约146米,塔基原边长约230米,塔重约600万吨,塔基的面积约5.3万平方米,塔的体积约260万立方米。因年久风化,塔现高约137米,塔基现边长约227米。
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塔的不可思议?
它采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用约230万块石材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整个胡夫金字塔大概有50层楼高,塔基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那么大。
它采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塔身是由一块一块的石头叠加而成的,中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黏着物。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仍很难用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它采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
塔高的10亿倍约等于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
它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金字塔是如何建成的?你能大胆推测一下吗?
推测一:金字塔运用了螺旋式建造法,是沿四面墙壁建成螺旋式的阶梯状,一边上楼梯,一边往上盖。这样就不需要用到杠杆、撬棍和起重机。
推测二:金字塔采用“化整为零”的办法,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装进筐子,抬或背到正在建造中的金字塔上。这样,只掌握一定的技术,就能浇筑出一块一块的巨石,将塔一层一层加高,这种做法既“省力”又省工。
推测三:金字塔是由传说中的姆大陆人的殖民者用抗重力技术制造的。
为什么在这几千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出现更高的建筑呢?
因为几千年来,没有任何人能有建造这么高建筑的技术。
当时没有车辆、机器,人们是怎样修建金字塔的呢?
开采石头并不容易,因为当时人们并没有炸药,也无钢钎。埃及人当时是用铜或青铜的凿子在岩石上打上眼,然后插进木楔,灌上水,当木楔子被泡胀时,岩石便被胀裂。古埃及奴隶是借助畜力和滚木,把巨石运到建筑地点的,他们又将场地四周天然的沙土堆成斜面,把巨石沿着斜面拉上金字塔。就这样,堆一层坡,搭一层石,逐渐加高金字塔。
如此精湛的工艺,几千年前的工匠们是怎么做到的?
几千年前的工匠们使用简单的三角板和铅锤,把每块石头切削、打磨得光滑平整,使得石块之间衔接紧密,甚至在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雨侵蚀后仍很难用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塔高的10亿倍正好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这些难道都是巧合吗?
不是巧合,有人推断埃及人在4000年前就已经计算出了地球的扁率。
金字塔为什么要建在尼罗河的岸边?
与古埃及人的生死观有关系,尼罗河西岸是太阳降落的地方,代表生命结束,进入亡灵世界。
为什么沙漠里会有腐烂的古代木船?
因古埃及人很早就掌握了精湛的造船技术。建造金字塔的时候,古埃及人拥有一个大的船队,渡海将木材运抵亚历山大港后,还得溯尼罗河而上将木材转运到开罗,从开罗装上马车送到工地。
建造金字塔是一项非常浩繁的工程,花费的心血和汗水是无法计算的,仅从古埃及人运石头、垒石块这两件事,就足以显现古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
1.因年久风化,塔现高约137米,塔基现边长约227米。 ( )
2.整个胡夫金字塔大概有50层楼高,塔基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那么大。 ( )
选择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A.列数字 B.作比较
A
A B
我们通过学习《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感受到金字塔的种种不可思议之处。对埃及金字塔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探索金字塔中的未解之谜。
试写调研报告。以课堂学到的知识为主,介绍你的探究成果,可以联系你的课外知识,加以介绍。(共27张PPT)
第二十课 金字塔
第一课时
人教版 五年级下 (配统编教材)
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
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代中国。
古 埃 及
古 印 度
古 巴 比 伦
古 代 中 国
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的人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伟大文明。说到中国,你会想到哪些古建筑?
万里长城、故宫、布达拉宫、颐和园、秦始皇陵、赵州桥、黄鹤楼、岳阳楼……
长城
故宫
布达拉宫
颐和园
秦始皇陵
赵州桥
黄鹤楼
岳阳楼
穆青(1921年---2003年),新华通讯社原社长、当代著名新闻记者。他的新闻作品、新闻主张和新闻实践,均为20世纪中国新闻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按要求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圈画生字,自学字词。
(3)思考:本文采用了什么方式介绍金字塔?
翻译 译名 惭愧 遐想 黏着物 刀刃 埃及 尘埃 泛滥 淤泥
精湛 湛蓝 熠熠发光
字词学习


kuì
xiá
nián zhuó
rèn
āi
āi
làn

zhàn
zhàn
yì yì
词语理解
漂浮:
耀眼:
雄浑:
豪迈:
遐想:
幽思:
熠熠发光:
停留在流体表面或悬浮在流体中。
光线或色彩明亮强烈,使人眼花。
雄健浑厚。
气魄大,勇气足。
漫无边际地思索或想象。
隐藏在内心的思想感情。
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
《金字塔夕照》采用了什么方式介绍金字塔?
它采用叙议结合、情景交融的方式介绍金字塔,它是一篇独具匠心、极具意境之美的散文。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金字塔在夕阳的照耀下是金色的,金光闪闪、熠熠发光,十分美丽。
怎么是金的呢?
它原本是白色的,但在金色的夕阳下就变成了金色的,这是光的作用。
读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远远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光源,都是从它那里放射出来的。
作者把金字塔比作金山,我体会到金字塔的形状与山的形状是差不多的。
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
我感受到夕照下的金字塔有一种开阔而又雄浑的意境美。
从少小时候起,我就听到过许多有关金字塔的传说,向往着它神秘的风采。如今,当我来到金字塔下,望着这人间的奇迹,更禁不住思绪激荡。
我体会到金字塔的神秘和它是人间的奇迹。
我不知道“金字塔”这个译名中的“金”,最早是怎么得来的。不管出于什么考虑,我认为都是绝妙的。你看金字塔多像一个“金”的汉字。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这一段作者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描写了金字塔名字的由来,我体会到金字塔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它是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珍宝,比金子还要贵重。
有人说金字塔的白昼和月夜,各有各的情趣,各有各的美,但我觉得最令人难忘的,恐怕还是这大漠夕照中金字塔的色彩。
我体会到金字塔在白昼和月夜有不同的情趣,不同的美,但最美的是大漠夕照中金字塔的色彩。
那一片迷人的金色,简直把你融进一个神奇的境界,使你充满豪迈的感受和无边的遐想,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怀古的幽思……
我体会到金字塔的神奇,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把汉字与对应的读音连在一起
译 愧 遐 黏 刃 埃 滥 淤 湛 熠
xiá nián kuì yì yū zhàn rèn āi làn
《金字塔夕照》既是一篇典型的“风貌通讯”,又是一篇独具匠心、极具意境之美的散文。在作者流畅又饱含韵味的文笔下,展现出了一幅幅金字塔在夕阳照耀下的美丽图景,描述了厚重的文化遗产,歌颂了人类伟大的创造。
1.课后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2.查找关于金字塔构造及历史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