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兔请客教学设计
学校 授课教师
授课科目 数学 教学年级 一年级 授课内容 小兔请客
一、学生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100以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
二、教材分析: “小兔请客”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教材利用这一具体情境引出加减法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数量关系以及算法的理解,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正确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正确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培养学生多动脑筋,敢于探索的精神。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1、师:今天,小兔子特别高兴,因为今天是她的生日。她邀请了她的好朋友到家里过生日。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兔邀请了哪几个好朋友? 1、学生观察课件,找出小兔的好朋友是:刺猬、小猴、小松鼠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1、师:今天早上,小兔特意到果园里摘了好多果子请好朋友们吃。请看,小兔先拿出了几盘果子?再拿出了几盘果子?现在一共有几盘果子了呢? 2、引导学生知道一盘有10个果子。 师:小兔刚才先拿出几个果子了?再拿出了几个果子? (先拿出30个果子:3个十是30,再拿出20个果子:2个十是20) 3、你能根据我们得到的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一共有多少个果子” 这个问题。 4、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这个问题怎样列算式呢? 汇报:( 30+20= ?) 5、你是怎么算出得数的呢?利用小棒、计数器。 (用小棒,每捆10根小棒,先拿来3捆,再拿来2捆,一共是5捆,就是50) (用计数器,先在十位上拔3个珠子,表示30,再在十位上拔2个珠子,表示20,合在一起有5个珠子就是50) (用组成,30就是3个十,20就是2个十,3个十加上2个十就是5个十,就是50) (把十位上的数相加,3+2=5,那30+20=50) 6、在加法算式中,每个数除了有它表示的意义以外,还有自己的名称。我们把 “+”两边的数字叫做加数,把算出的得数叫做和。(“=”后面的得数叫做和) 7、小猴子为小兔准备了生日礼物。看,是什么!(PPT) 学生用刚才所学知道解决加法问题,并说说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8、老师要接着讲故事了:忽然,小刺猬的妈妈打电话来了:“小刺猬,你的作业还没有完成呢,快点回家做作业!”小刺猬听后很难过。小白兔安慰小刺猬说:“小刺猬,下次记得做完作业再出来玩哦。这盘果子你带回家跟刺猬阿姨一起分享吧!”“好的,谢谢小白兔。”小刺猬扎走果子,高兴的回家了。同学们,现在你又得到了哪些有关果子的数学信息呢?解决“还剩下多少果子”这个数学问题。 9、说说每个数表示的意义. 师:在减法算式中,每个数字也都有自己的名称,我们把“-”前面的数叫做被减数,“-”后面的数叫做减数,计算的结果叫做差。 11、小刺猬虽然先回家了,但是它也准备了礼物给小兔,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PPT)(巩固新知) 12、总结: 出示:20+30=5030+40=7050-10=40 40-20=20这四个算式。 (1)请学生观察今天的算式特点,点题:学习的内容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总结计算方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十位相加减,得几就是几十。 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根据数学信息回答数学问题。 利用小棒和计数器探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 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出用加法计算问题,缩小问题范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究计算方法。 学生动手操作,突破难点
巩固新知 拓展延伸 1、完成课本第50页的练一练第一题。引导学生认真看图再列式计算。 2、快速完成课本第50页的练一练第二题。 3、以开火车的形式完成课本第50页的练一练第三题。 4、自主完成课本第50页的练一练第四题。 5、完成课本本第50页的练一练第五题,先看图提问再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通过多种练习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升华新知 1、学生谈收获; 2、总结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十位相加减,得几就是几十。 总结 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课的内容,巩固新知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以小兔请客的情境贯穿整堂课,让学生在熟悉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学习,很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突破重难点的时候,我采用动手操作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算理和算法。在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提供了交流各自想法的机会,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本课中,若能在课尾有更充分的时间再次总结,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