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战国时期,齐威王是个喜欢彻夜饮酒的君王,有一年楚军进攻齐国,他连忙派自己信得过的使节淳于髡(kūn)去赵国求救。淳于髡不负齐王重托,到赵国请来了10万大军,吓退了楚军。齐威王十分高兴,立刻摆设酒宴请淳于髡喝酒庆贺。齐王高兴地问淳于髡:“先生你要喝多少酒才会醉?”淳于髡一看这架势,知道齐王又要彻夜喝酒,必定要一醉方休。 他想了想回答道:“我喝一斗酒也醉,喝一石酒也醉。”齐王不解其意,淳于髡解释自己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况下酒量会变化:“所以我得出一个结论,喝酒到了极点,就会酒醉而乱了礼节;人如果快乐到了极点,就可能要发生悲伤之事(此句原文即‘酒极则乱,乐极则悲’)。所以,我看做任何事都是一样,超过了一定限度,则会走向反面了。” 这一席话说得齐威王心服口服,当即痛快爽朗地表示接受劝告,今后不再彻夜饮酒作乐,改掉可能走向自己反面的恶习。
乐极生悲
否极泰来
盛极而衰
物极必反
忆昔
——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第一章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5
1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安史之乱
2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3
1.知道安史之乱的过程,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了解安史之乱的影响。
2.知道黄巢大起义,了解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3.知道唐朝灭亡的史实。
4.知道五代十国,了解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的政治局面。
学习目标
唐玄宗
李隆基,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他统治前期年号:开元, 后期年号:天宝。
春宵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
姊妹弟兄皆列土,
可怜光彩生门户。……
骊宫高处入青云,
仙乐风飘处处闻。……
金屋妆成娇侍夜,
玉楼宴罢醉和春。
缓歌慢舞凝丝竹,
尽日君王看不足。……
《长恨歌》
追求享乐
任人唯亲
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从此荒废朝政。他重用宦官高力士,又把朝政交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还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担任宰相。这些人把持大权,营私舞弊,排斥贤能之人,致使朝政黑暗腐败。
高力士
李林甫
杨国忠
背景①:
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唐玄宗统治前、后期作为对比表
统治前期 励精图治 重用贤臣
统治后期 追求享乐 任人唯亲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甫
……
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jiá,兵器 )。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
……
背景②:
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
天宝十节度使分布图
节度使
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旋改称都督,惟朔方仍称总管,边州别置经略使,有屯田州置营田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节是当时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全权印信者,便可全权调度,故称节度使。
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区书记和司令职位。
“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
——《新唐书》
唐玄宗开元十年设置节度使,许其率兵镇守边地,致使地方军力日渐强大,渐有凌驾中央之势。天宝年间,边缜兵力达50万,中央兵力则不满8万。
边镇兵:49万
中央军:9万
背景③:节度使势力膨胀,内轻外重
安史之乱背景(原因):
(1)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3)节度使势力膨胀,内轻外重
(2)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
本为杂胡,随母改嫁后姓安。早年浪迹边疆从商,30岁后从军,以英勇骁战升为平卢将军,40岁是为平卢节度使,49岁时身兼三镇节度使。认杨贵妃为义母,但与杨国忠不睦;755年在范阳起兵,称“大燕”皇帝;757年被儿子安庆绪所杀。
安史之乱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
——《长恨歌》
pí,军中用的小鼓
“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霓裳羽衣曲。”
755年
安禄山、史思明
爆发: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755年
在马嵬坡,玄宗为保军心安定,忍痛命令高力士在佛堂缢死杨贵妃。此后,玄宗入蜀。这就是《玄宗幸蜀图》的历史背景。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755年
763年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经 过:
(2)叛军南下,玄宗出逃,肃宗即位
(3)西北精兵内调,在少数民族军队援助下,反攻
(4)763年平定叛乱
755—763年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
——杜甫《无家别》
影响:
(1)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2)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3)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四海十年人杀尽”
“山中鸟雀共民愁”
藩 镇
割 据
藩 镇 割 据
某些藩镇的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
悯 农
——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军庸满天下,战将多金玉。 ……昨朝残卒回,千门万户哭。 ”——《三羞诗》
“夫妇相顾亡……兄弟各自散, …… 儿童啮草根……斑白死路傍” ——《三羞诗》
“大者或宰邑,小者皆尉史。愚者若混沌,毒者如雄虺(huǐ,毒蛇) 。”——《贪官怨》
皮日休
吏治腐败
藩镇割据战争频繁
大灾之年无以为生
“至唐则宦官主权反在人主之上,立君、废君、弑君有同儿戏,实古来未有之变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宦官专权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山中寡妇》
“农夫背上题军号,贾客船头插战旗”
—— 《赠秋浦张明府》
“家随兵尽屋空存,
……
田废春耕犊劳军。”
——《题所居村舍》
杜荀鹤
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连年战乱负担沉重
统治腐朽、宦官专权
藩镇割据、战争频繁
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连年灾荒、无以为生
农民大起义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
秦妇吟
——韦庄
昔时繁盛皆埋没,
举目凄凉无故物。
内库烧为锦绣灰,
天街踏尽公卿骨!
影响:黄巢起义给唐朝以致命的打击。
朱 温
农民起义军将领
降唐,节度使
兼并北方大小势力
907年灭唐,建后梁
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唐朝的兴亡过程
鼎盛时期
由盛而衰
朱温
第一,在取得成就时,我们要保持戒骄戒躁的恭谨态度。
第二,艰苦朴素的作风不能丢。
第三,人生应该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信念。
第四,亲近贤达之人,远离不肖者。……
唐玄宗的前半生和后半生的不同作为,导致不同的结果,谈谈对你有何启示?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更迭:指交换、更替。
分立:分别独立、分别设立、 分别制定
巧助记
五代有更替
梁、唐、晋、汉、周,
前边都有后。
十国分南北
前后蜀,南北汉。
南唐南平曾为伴。
吴越、吴、闽、楚十国,
割据混战天下乱。
后梁 朱温 梁王、宣武节度使
后唐 李存勖 晋王、河东节度使
后晋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后汉 刘知远 北平王、河东节度使
后周 郭威 邺都留守
“五代十国”局面出现的历史根源是什么?
吴 杨行密 淮南节度使
南唐 李昇 镇海、宁国节度使、大元帅
吴越 钱镠(liú) 镇海军、镇东军节度使
前蜀 王建 西川节度使
后蜀 孟知祥 剑南两川节度使
楚 马殷 武安军节度使、天策上将军
闽 王审知 武威军节度使
南汉 刘 (yǎn) 清海军节度使
南平 高季兴 荆南节度使
北汉 刘知远 许州、朱州节度使
根源: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兵火烧文缺,江云触藓滋。 那堪望黎庶,匝地是疮痍。”
——齐己
“九土尽荒墟,干戈杀害馀。”
——齐己
五代的开国皇帝都是凭武力夺位,在位的时间也都不长,最短的只有十个月。这五个朝代的统治平均约为十年,最短的不到四年。
后梁 907—923,
后唐 923—936,
后晋 936—946,
后汉 947—950,
后周 951—960。
北方特点:
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田家三首—李建勋
不识城中路,熙熙乐有年。
木盘擎社酒,瓦鼓送神钱。
霜落牛归屋,禾收雀满田。
遥陂过秋水,闲阁钓鱼船。
社日—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北方特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南方特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为什么?
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
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
朱温夺权
由盛转衰
致命打击
唐朝灭亡
五代十国
【1】阅读《安史之乱》这部著作,我们可以了解( )
A.李渊建立唐朝
B.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玄奘西行天竺
D.唐朝由盛转衰
D
【2】唐朝灭亡后,在黄河流域建立了以下五个政权。按建立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后唐②后晋③后梁④后周⑤后汉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②④⑤
C.③①②⑤④
D.②③①④⑤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