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册4.2.2 消化和吸收 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册4.2.2 消化和吸收 课件(2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2-18 13:2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牛吃草能够长牛肉,人吃草能不能长人肉呢?
第2章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学习目标
Learning goals
1.消化系统是由哪些器官构成
2.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及吸收过程
消化系统的组成
口腔
唾液腺
食道


肝脏
胰腺
小肠
大肠
肛门
食物
消化道
胃腺
肠腺
消化腺
为什么嚼着馒头慢慢地就会出现甜味呢?带着问题我们来先了解一下口腔的结构,然后进行一个经典的探究实验。
口腔包括牙齿,舌头和唾液腺,这里面涉及两种消化方式。
消化就是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包括机械性消化和物理性消化。其中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属于机械性消化,因为食物的本质没有发生改变,而唾液的消化属于化学消化,因为产生了新的物质。就是让你感觉变填的物质。
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实验探究的问题
1号 馒头碎屑(淀粉)+2ML唾液+37℃(恒温5分钟)
2号 馒头碎屑(淀粉)+2ML清水+37℃(恒温5分钟)
3号 馒头块(淀粉)+2ML唾液+37℃(恒温5分钟)
变量是是否有唾液淀粉酶
变量是是否有搅拌
模拟唾液的化学性消化
模拟牙齿的机械性消化
37℃是为了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
实验步骤分析:
实验结果分析
一号试管不变蓝,说明没有淀粉,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
二号试管深蓝色,说明淀粉没有被分解,也说明了淀粉的分解需要唾液淀粉酶
三号试管变成浅蓝色,说明还有淀粉未被分解,是否充分分解还受到唾液与馒头的接触面积的影响,接触面积越大,分解越完全。
注意:2ML唾液和2ML清水这个2ML不要忘记,没写就一定是错的,这是为了控制单一变量。
隐含条件:淀粉加碘液变蓝色
食物通过吞咽,进入食道,缓慢进入胃
食物:“就他们两个对我们最好啦,其他的器官都是变态。

位于左上腹部,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位,能够暂时贮存食物。
胃腺分泌的胃酸能初步消化蛋白质,形成多肽。
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是一种强腐蚀性的液体,所以不按时吃饭胃酸过度会腐蚀胃粘膜造成胃病,所以大家要按时干饭,宁可少吃也不可不吃。
肝脏,最大的消化腺,能分泌胆汁贮存在胆囊,进入小肠参与消化。
胆汁不含消化酶 可以乳化脂肪,将脂肪变成脂肪小颗粒,可以增大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
胰腺,分泌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进入小肠参与食物消化。
肝脏
胆囊
胰腺
导管
小肠
小肠:我存在感很低,但我才是主角,哈哈!
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可以达5-6米。
它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小肠具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可以增大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小肠很长,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和吸收食物。
小肠绒毛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外面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物质的吸收。
小肠
小肠绒毛
小结:消化腺及其特点
食物中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淀粉
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蛋白质
氨基酸
脂肪微粒
胆汁
脂肪
葡萄糖
脂肪酸和甘油
肠液 胰液
胃蛋白酶
初步消化
(多肽)
肠液 胰液
肠液 胰液
口腔

小肠
小肠
小肠
小肠
不用消化
就能吸收的小分子
无机盐

维生素
既不能消化液不能吸收的食物:膳食纤维
牛的消化道内具有分解膳食纤维变成小分子的消化酶,人的消化道里没有,所以牛吃草能长肉,而人吃草不能长肉。
最后,既不能消化,也不能吸收的食物残渣,就形成了动物的粪便
别问我能不能吃.....
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课堂总结 Class summary
学废了么?一起来测测把!
真相只有一个!
Classroom test
1.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
A.口腔 B.大肠 C.小肠 D.肛门
2、细嚼馒头时,觉得有甜味,是因为( )。 
A.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B.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C.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D.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
3.下列消化液中 ,都能进行化学性消化的有( )
A.唾液 胃液 胆汁
B.胆汁 肠液 胰液
C.肠液 胰液 胃液
D.胆汁 唾液 胰液
布置亿点点作业
1.预习下节课内容
2.完成课后题和练习册
Homework after 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