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眼的成像原理 视力的矫正 达标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 眼的成像原理 视力的矫正 达标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2-17 15:1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 眼的成像原理 视力的矫正
一、选择题
1.下列事例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 )
A.夜视仪 B.遥控器 C.验钞机 D.全自动感应水龙头
2.我们通常所说的蓝眼睛是指人的眼球中( )
A.角膜是蓝色的
B.虹膜是蓝色的
C.晶状体是蓝色的
D.玻璃体是蓝色的
3.如图所示,为来自远方的光线经过某同学的眼球折光系统后所成像的情况,由此可知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和用来矫正眼镜分别是( )
A.晶状体凸度过小,戴凹透镜眼镜
B.晶状体凸度过小,戴凸透镜眼镜
C.晶状体凸度过大,戴凹透镜眼镜
D.晶状体凸度过大,戴凸透镜眼镜
4.小明的爷爷患有远视,下图中对远视视力矫正原理正确的是( )
A. B.
C. D.
5.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
A.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图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
C.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七色光
D.图中,反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下列四幅图说明近视眼成像原理和近视眼的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小李与小胡用同一照相机给站在某处的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如图所示,甲是小李拍的,乙是小胡拍的。根据底片以下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
A.若拍照时所选镜头焦距一样,则小李离被拍的同学的距离远
B.小李与小胡所拍的像都成像在两倍焦距之外
C.小胡为了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李的一样大,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前伸
D.小胡为了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李的一样大,移动位置后,镜头与胶卷距离不变
8.如图所示,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是由( )
A.平面镜发出的 B.像s′发出的
C.平面镜反射的 D.人的眼睛发出的
9.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是由甲醛丙烯酸羟乙酯(HEMA)制成的,中心厚度只有0.05mm.近视眼患者戴的HEMA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可以( )
A.小于0.05mm B.等于0.05mm C.大于0.05mm D.任意值
10.下图所示的光学现象中,下列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出的紫光常被人们用来灭菌
D.图丁中,漫反射的每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1.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是利用了凹透镜的会聚的作用
C.图丙中,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2.小强的爷爷平时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摘下眼镜;奶奶平时不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戴上眼镜。请判断爷爷和奶奶戴的眼镜分别是( )
A.凸透镜、凹透镜 B.凹透镜、凸透镜
C.都是凸透镜 D.都是凹透镜
二、填空题
13.七年级的李刚同学近日发现自己的眼睛“看不清黑板,但正常看书看得清”。到医院进行检查后,医生告诉李刚,他已经患上了某种屈光不正的疾病,并给他画了一幅图(如下图所示)来说明情况。请回答:
(1)李刚同学的眼睛已经成为 (填“远视眼”或“近视眼”)
(2)若要使他能在正常情况下看清黑板,你认为应使用 来矫正(填“凹透镜”或“凸透镜”)此类眼镜可以对光线起 作用。
14.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 、缩小的实像,如图所示。普通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 cm。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比如看书、看电视、使用计算机,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常见症状是头疼脑胀、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 cm。
(1)请在相应位置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
(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 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 使像变得清晰。
(3)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 (填字母)
A.0~10 cm
B.10~25 cm
C.从10 cm到极远处
D.0~25 cm
(4)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15.智能手机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体健康。
(1)如图所示,该拍摄者在自拍时仅移动手机给自己的脸部来个特写,此时手机镜头应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拍摄者。
(2)有关资料表明,长期用手机看文字或图片,会造成近视。为矫正近视,应佩戴______(选填“凹”或“凸”)透镜。
16.(1)某同学长期趴在桌上看书写作业,时间久了,他的眼球_______(“凸起”、“凹进”),应配戴________透镜进行矫正。
(2)远视眼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眼疾,得了远视眼,呈像在视网膜__________( “前方”、“上”或“后方”),矫正远视眼应配戴____________镜。
17.如图所示,建筑物在湖中的“倒影”是由光的______所形成的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建筑物反射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______进入了水中;拍摄该照片的照相机镜头相当于______透镜,这种透镜对光具有______作用,可用来矫正______(选填“近”或“远”)视眼。
18.2014年,人工视网膜通过临床试验,为失明患者带来福音。人工视网膜主要由装有摄像头的眼镜、电子设备和芯片电极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如图。
(1)从眼球的成像原理来看,眼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镜。
(2)从反射弧的组成来看,“人工视网膜”相①传送画面数集影像当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 。
(3)摄像头中的对焦机构能调节镜头和CCD之间的距离。当配有人工视网膜的人向远处眺望,对焦机构将使镜头与CCD之间的距离变________。
三、简答题
19.小民将一支蜡烛点燃后放在离一架老花镜30 cm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离透镜18 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做成这个老花镜的透镜焦距可能在什么范围?
20.如图甲所示为眼球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眼球内能成像的部位是[ ]________。成像过程中对光的折射起主要作用的是[ ]________。
(2)刚走进电影院时几乎什么也看不见,片刻后才能看清周围的人。这种变化是由于眼球中的[ ]________变大了。
(3)如图乙所示为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眼球同时看一个圆球的示意图。由图可知,________(填序号)是正常眼,原因是物像落在________上。
四、探究题
21.如图是“模拟眼球成像的实验”的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模拟实验中,左边的白纸板相当于眼球的________,中间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_______,它的曲度调节靠_______的收缩和舒张实现。
(2)在实验中,如果换用曲度较大的透镜,蜡烛应向________(填写“靠近透镜”或“远离透镜”下同)的方向移动,才能使纸板上的图像清晰。保持蜡烛透镜位置不变,纸板向_________移动像也会变清晰。
(3)该实验说明:正常人的眼球是通过调节____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 如果你患如图所示的屈光不正疾病,你已经成为________(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应戴__________透镜来矫正。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C
2.B
3.C
4.B
5.D
6.D
7.C
8.C
9.C
10.D
11.C
12.B
13.(1)近视眼 (2)凹透镜 发散
14.(1)倒立 (2)焦距(或弯曲程度) 像距
(3)C (4)让物体与眼睛的距离为25 cm(或不要长时间看书,中间要适当休息,或多做眼保健操)(其他建议合理即可)
15. 靠近 凹
16. 凸起 凹透镜 后方 凸透镜
17. 反射 虚像 折射 凸 会聚 远
18. 凸透 感受器 短(或“近”、“小”)
19.【答题空1】
20.(1)3 视网膜 6 晶状体 (2)8 瞳孔 (3)③ 视网膜
21. 视网膜 晶状体 睫状肌 靠近透镜 靠近透镜 晶状体 近视眼 凹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