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 《陋室铭》刘禹锡
科目: 语文 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 课时: 1课时
提供者: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陋室铭》是部编版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它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千百年来熠熠生辉。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对陋室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文章短小精美,对偶工整,虚实相生,言志如诗,韵味如歌。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②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2、过程与方法:理解“铭”这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学习,理解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七年级上一学期文言文的学习,对文言文的阅读和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并且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容易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与成就。但由于本单元文言文首次采用集中编排方式,且所有的课文都有背诵要求,为避免学生学习起来枯燥乏味,因此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及成就成为必要。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法:体验法、情景教学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研讨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理解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播放视频《经典咏流传:陋室铭》 观看视频 使学生感悟古文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作者刘禹锡等背景资料和文体等文学常识。 2、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识记重点的文言字词,重点句的翻译。3、通过反复诵读,感知文章内容,合作探究文章的深层含义。 齐声朗读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三、前置性预习检测:1、请学生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2、简介“铭”。 学生展示课前预习 提前查找相关资料
四、自主学习,知晓文意: 1、对照注释,理解文意。 2、学生相互质疑、解答。 3、提醒学生要注意的词、句翻译。 4、翻译全文。 让学生通过此活动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
赏读课文:在理解课文意思的基础上读课文(配乐朗读)教师提前准备好背景音乐。 1、要求:注意节奏、语调与感情,读出韵味。 2、自己在书上画出朗读停顿(多媒体展示),先小声自读,再请同学朗读。 3、注意句式特点(整齐、上口,骈句,结构相似,字数相同。对偶) 从阅读中感受古文之美,通过学生学习,理解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品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文章,挖掘主旨。 1.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 2.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作者的“惟吾德馨”的?3.作者为什么写诸葛庐、子云亭?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4.末句引用孔子的话,作用是什么? 小组合作讨论,明确文章重点内容,
七、诵读全文: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尝试背诵 全班一起尝试背诵 体会作者高尚的情操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八、拓展延伸: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恪守的“惟吾德馨”的情操? 学生思考后回答 作者恪守“惟吾德馨”的情操,表现出封建知识分子洁身自好的人生品格,在当时有进步意义。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仍然有进步意义,物质生活再丰富也要有高尚的精神追求。
当堂检测教师在PPT上出示相关检测内容,让学生回答 1.解释下面加线词的含义有仙则名( ) 谈笑有鸿儒( ) 无丝竹之乱耳( ) 无案牍之劳形( )2.翻译下列句子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检测学生本节课学习情况
七、教学评价设计
小组内进行评价,针对本组学生课堂发言情况,由组长打分,评选组内最佳组员,然后班级内评选班内最佳学生。
八、板书设计
陋室铭 刘禹锡景——幽雅陋室 人——儒雅 不陋(德馨)事——高雅(托 )物 ————————— ( 言 ) 志
九.教学反思《陋室铭》是唐代刘禹锡所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名篇。文章借“陋室”,来表现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结合本文的教学过程我有几点反思:优点:1、想出新颖的导入方式吸引学生对文章的探知欲。导入环节,我结合现在大热的《经典咏流传》这个节目中黄绮珊所唱的《陋室铭》视频,让学生好奇到底是怎样的文章能千古流传,还被改编成歌曲传唱。从而引发学生对文章的探知欲!2、介绍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刘禹锡的《陋室铭》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了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安贫乐道的情趣。这与今天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如果学生不知道刘禹锡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了这篇不朽的名篇,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在导入部分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了本文的写作背景,让同学们了解到这是一篇不畏权势的战斗檄文,从而带着对刘禹锡铮铮傲骨的佩服学习此文,品味其儒雅高傲之感,激发学习兴趣。3、分层次的朗读教学贯穿文章的始终。这篇课文文质兼美、篇幅短小,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学习本文时,让朗读贯穿整堂课,学生在读中感知语言,在读中揣摩作者的感情,充分“发挥文章的巨大感染力”。我设计了几个朗读环节:2,学生自由读,这是初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初步进入文本。3。指名朗读,要求读出情感。读后学生带着对文章的理解进行点评,对什么地方应该重读,什么地方应该轻读,什么地方应该停顿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看法再读课文,就不仅读出了情感,更读出文章的韵味。4、巧妙的提问,感受文章内涵。精心设计问题,并形成一个问题链,让这些问题逐步深入,把整篇文章的内容串联起来,合作探究中,我让学生找出描写陋室不陋的语句,体验作者的情怀,感受文章的思想美;精读品析中,我让学生找出你喜欢的语句,并说出你喜欢的理由,感受语言美。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1、本文注意了以读为主,但是忽略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对学生适时的点拨,有层次的进行朗读指导,不仅让学生会读还要读好,读出韵味,真正把自己融入文章中来,并且要注意利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鼓励。同时要读深入,边品边读,注重品位文章的语言文字。2、在文章的教学细节上我还有些体会:首先在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时,还要注意汇报的条理,实词、虚词、重点句子,本节课汇报环节有些凌乱,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其次对于文章韵脚的处理欠妥当,应该放到文章分析中来,这样有利于学生朗读的训练;再次还应该让学生整体疏通一遍文意,更有益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后对于课堂的时间安排再紧凑些,让学生当堂完成练习,更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反馈的掌握。陋室铭
【学习目标】
1.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
2.理解作者不慕荣华、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本文的主旨。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借助诵读、背诵的方式,理解本诗所体现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理解“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情感。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学
1.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
(1)了解本文的出处及作者,查阅有关资料弄清“铭”的含义。
(2)查字典,积累生字词,注意字词的音形义。将重要的字词抄写在下面。
2.二读课文,熟读课文至背诵,默写两句自己喜欢对偶句。
3.三读课文,口头翻译句子,了解课文大意,在课本中注明你的疑问。
疑问摘要:
二、互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预习导学”部分的知识点。
(二)读通课文,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用法,了解课文内容。
1.写出下列加点实词的含义。
有仙则名( ) 斯是陋室( ) 惟吾德馨( )
有鸿儒( ) 可以调素琴( ) 无丝竹之乱耳( )
案牍之劳形( )( )
2.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
无丝竹之乱耳,案牍之劳形。
何陋之有?
3.这篇课文几乎通篇押韵、对偶,试通过朗读,体会它的音韵美。
文中押韵的字是:
韵脚是:
4.翻译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孔子曰:“何陋之有?”
(三)解析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及托物言志的写法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分别是从哪个方面写出陋室的什么特点?
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与写作者的陋室有什么关系?
5.引用孔子说的话有什么作用?
(四)课堂总结。
这篇铭文通过赞扬 ,表达了作者 、 的愿望和 、 的生活情趣。文章的这种写法叫 。
三、课堂练习
(一)同步反馈。
1.本文作者 (人名)是 (朝代)著名文学家。“铭”是 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 。
2.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德馨( ) 苔痕( ) 鸿儒( ) 案牍( )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4)无丝竹之乱耳 ( )
(5)无案牍之劳形 ( )
4.文中提挈全篇的句子是 。
5.下列各句不属于骈句的一项是( )
A.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孔子云:何陋之有?
6.体会下列加点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好处。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提及两个历史人物,一是三国著名政治家蜀国的 ,一是西汉时的文学家 。
(二)课内阅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
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
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有仙则名 ( ) ②斯是陋室 ( )
③谈笑有鸿儒( ) ④无丝竹之乱耳 ( )
2.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
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
就不陋。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四、拓展阅读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谈笑有鸿儒 ( ) ②无案牍之劳形( )
③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
2.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只需填序号)
日: A.太阳 B.白天 C.日子 D.每天,一天天地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4.简答题:
(1)[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 ”和“ ”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五、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并在下面默写
【参考答案】
一、预学导学
1.
(1)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鉴戒之意。
二、互动探究
(三)解析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及托物言志的写法
1.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2.“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4.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5.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四)课堂总结:简陋的居室 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 不求闻达、安贫乐道 托物言志
三、课堂练习
(一)同步反馈
1.刘禹锡 唐代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2.略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略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D
6.“上”这里是“长上”的意思,动词;“入”在这里是动词,“映入”的意思,两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的喜爱之情。(意近即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7.诸葛亮;杨雄
(二)课内阅读
1.出名 这 学识渊博的人 奏乐的声音
2.D(“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品德高尚)
3.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示例②: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21·cn·jy·com
四、拓展阅读
1.①博学的人 ②使身体劳累 ③所以,因此
2.D
3.①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显得简陋了。
②商喜欢和比自己贤良的人相处,赐喜欢评论不如自己的人。
4.(1) 诸葛庐(南阳诸葛庐) 子云亭(西蜀子云亭)
(2) 答题要求:内容上扣住“交朋友”的话题,从正、反面谈皆可,要结合文段内容;语言表达清楚流畅。内容2分,语言1分。脱离文段泛泛而谈者最多得2分。
例一:我认为对象的选择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选择那些可以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
例二:交朋友应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与这样的人相处自己便能不断受到好的影响而不断提高。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就如商一定会在贤于自己的朋友的影响下成长一样。
例三: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的修养之外,朋友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所谓“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多与“善人”、“鸿儒”交往,有助于修身养性。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