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2017) 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月球 综合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2017) 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月球 综合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2-17 12:4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月球
一、选择题
1.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 )星球。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2.中秋节那天的月相是( )。
A.上弦月 B.新月 C.满月
3.地球、太阳、月球三个天体,体积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应该是( )。
A.月球、地球、太阳 B.地球、月球、太阳 C.太阳、地球、月球
4.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 )千米。
A.6378 B.6357 C.6387
5.下列关于太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巨大炽热的固体星球 B.表面温度约为6000℃ C.最外层是日冕层
6.率领船队实现环球航行的是( )。
A.伽利略 B.亚里士多德 C.麦哲伦
7.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形成了( )。
A.月相变化 B.昼夜变化 C.四季变化
8.下列能证实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的现象有( )。
①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球体②我们看到太阳是圆的③人越往高处爬,看到的地平圈越大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二、填空题
9.我们知道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听不到对方的讲话声,是因为_______不能传声。
10.生活在海边的人,远望归航船队中的每一只船,发现总是最先看到_______ , 再看到_______。
11.像月球这样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属于____________。月球是地球的____________。
12.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有高山有平原,也有许多大大小小的_____山。
13.人们观察月食时,发现地球投在月球上的影子是__________的,进港的船只总是先看到船的____________,再逐渐看到船身,这些都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三、判断题
14.一天中,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方向一直保持不变。(______)
15.古代中国人认为“天似穹庐,地似棋盘”。 (______)
16.一个月内,每天同一时刻,月相是不会发生变化的。(______)
17.噪音不但会影响我们的听力,还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______)
四、简答题
18.小明通过做对比模拟实验来观察帆船进港、出港时的航行情况,以此来证明地球是球体。请你根据他的实验过程完成下列各题。
实验过程:先用橡皮泥做一只帆船,在船头竖一根火柴表示桅杆。首先,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让帆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观察帆船进港、出港的情况。然后,撤去地球仪,让帆船在水平桌面上模拟航行,观察帆船进港、出港的情况。
(1)观察帆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的进出港情况,我们有什么发现?
(2)帆船在水平桌面上模拟航行与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相比,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19.从日常生活中可以寻找到地球是球体的证据。(______)
五、实验题
20.用地球仪和小船观察帆船进、出港的实验属于模拟实验
步骤:(1)在纸做的一只小船上插一根火柴梗作为桅杆。
(2)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
(3)观察船进港,再观察船出港,有什么发现?
我的发现:先看见进港船只的(______),在逐渐看见(______);出港的船只,则总是(______)先消失,然后(______)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综合题
21.科学社团的同学们用彩泥模拟地球和太阳,想直观地比较一下太阳和地球的大小情况。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太阳的半径约为69.6万千米。
(1)请问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多少?
(2)一位同学用彩泥捏了一个直径为1厘米的彩泥小球用来模拟地球,那么另一位负责制作太阳模型的同学,应该做一个直径大约为多少厘米的小球呢?(四舍五入到整数即可)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A
4.A
5.A
6.C
7.A
8.C
9.真空
10.桅杆 船身
11.卫星 卫星
12.环形
13.圆形 桅杆
14.×
15.√
16.×
17.√
18.(1)会发现帆船进港时,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帆船出港时,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2)帆船在水平桌面上模拟航行时,无论是进出港,一直能够同时看到船身和桅杆。
19.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
20.桅杆 船身 船身 桅杆 地球是球形的
21.(1)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2)110厘米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