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屯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 一地 理 试 卷(问卷)
(卷面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X页。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非选择题时须用黑色字迹0.5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作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选项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
1、选择题(35*2=70分)
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在2017年7月22日至8月1日期间,不向其火星轨道探测器和火星车发出任何指令。NASA有关人员解释:“预计到时通讯会明显变差,谨慎起见,这段时间我们不会和我们的火星设备交流。我们不想冒险让航天器执行错误指令”。完成下列各题。
1. 这次通信变差与火星、地球、太阳三者相对位置关系相关,该时段火星最可能位于上图( )
A. 甲段 B. 乙段 C. 丙段 D. 丁段
2. 干扰通信的物质直接来自太阳 ( )
A. 日冕层的带电粒子流 B. 色球层的耀斑爆发
C. 色球层的日珥抛射物 D. 光球层的太阳黑子
为探索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之谜,2018年10月20日日本和欧洲共同发射两颗水星探测器,预计将于7年后到达水星。完成下列各题。
3. 探测器在宇宙空间飞行的过程中,可以拍摄到
A. 彗星拖着彗尾 B. 流星划过天空 C. 行星飘满四周 D. 火星掠过日面
4. 水星的质量和体积大约占地球的5%,说明水星难以存在生命是缺少
A. 充足的液态水 B. 适宜的太阳光照
C. 安全的宇宙环境 D. 恰好的大气厚度
科学家预测2019年至2020年太阳表面将再度出现“白太阳”现象,预示着太阳活动进入“极小期”。“白太阳”就是太阳大气层无黑子的现象。右图为“太阳系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 下右图中天体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的层次有
A. 1级 B. 2级 C. 3级 D. 4级
6. “白太阳”现象期间:①全球降水增多,洪涝灾害频繁 ②“白太阳”将持续76年时间
③太阳活动对地球磁场受干扰减弱 ④太阳活动对电离层干扰减弱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读我国某地某日太阳辐射变化曲线图(虚线为理论数值,实线为当日实测数值),回答下面小题。
7. 图中当日9:00—9:30该地最有可能经历的是( )
A. 太阳耀斑爆发 B. 太阳黑子增多
C. 日食 D. 磁暴
8.当日理论数值曲线和实测数值曲线都表明太阳辐射强度日落大于日出,推测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 纬度 B. 海陆位置 C. 海拔 D. 地形
下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青海省太阳能平均年总辐射量为6553.6兆焦/平方米,为全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地区,其中,柴达木盆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在6618.3—7356.9兆焦/平方米之间。下图为青海省太阳能平均年总辐射量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青海省太阳能平均年总辐射量空间分布特点是( )
A.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B. 由东和东南向西北递增
C. 西多东少,南多北少 D. 随海拔上升而逐渐增多
10. 图中甲地太阳能平均年总辐射量最丰富的原因是( )
A. 地势高耸,大气密度小 B. 纬度偏高,日照时间长
C. 沙漠广布,热量散失多 D. 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
在山西某矿区,工人们发现在矿灯照耀下,夹在页岩地层中的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大羽羊齿等蕨类植物粗大的树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和该地质年代最繁盛的动物可能是( )
A. 古生代、两栖类 B. 中生代、恐龙 C. 新生代新近纪、哺乳类 D. 新生代第四纪、鱼类
12. 大羽羊齿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最可能是( )
A. 干湿季分明的草原地区 B. 温暖广阔的浅海 C. 湿热的森林地区 D. 干旱的沙漠环境
下图为青岛—拉萨海拔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中甲为( )
A. 地表 B. 软流层 C. 莫霍界面 D. 古登堡界面
1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距离海洋越远,地壳厚度越薄
B. 经过甲界面时,横波完全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
C. 丘陵、平原的地壳比高原的地壳厚
D. 海拔高度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 )
A. ①为大气对流层 B. ②为地壳
C. ③及其以上称为岩石圈 D. ⑤可能呈液态
16. 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 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小
C. ③圈层可能是岩浆发源地
D. 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17. 低层大气的组成物质中( )
A. 氮气和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 B. C02只吸收太阳辐射紫外线
C. 水汽和固体杂质可成云致雨 D. 氧气和氮气供植物呼吸作用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9. 大气垂直分层中形成航空最佳飞行层的主要原因是该层( )
A. 气温下部高上部低,大气层的结构稳定
B. 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大气的能见度好
C. 大气易电离,利于保持与地面短波通讯
D. 水汽含量多,尘埃少不容易成云致雨
图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时的地理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此时天气最可能为( )
A. 晴、无风 B. 雨、大风
B. C. 晴、大风 D. 雨、无风
21. 下面四图中可能正确表示此时图示区域气温垂直变化状况的是( )
A. B. C. D.
读地球大气温室效应及其影响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关于图中字母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燃烧化石燃料 B. b--乱砍滥伐森林 C. c--两极冰川融化 D. d--陆地面积增大
23. 温室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温室能够( )
A. 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B. 降低地面温度C. 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D. 减少地面辐射的损失
湖陆风是在较大湖泊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下图为洞庭湖东北部岳阳市某日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该日,湖陆风有明显转变及对应的时刻是( )
A. 陆风转湖风8:30~9:30
B. 陆风转湖风10:00~11:00
C. 湖风转陆风10:00~11:00
D. 湖风转陆风13:00~14:00
25. 湖陆风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 湖陆的湿度差异 B. 湖陆的面积差异 C. 湖陆的海拔差异 D. 湖陆的热力性质差异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P1、P2为等压线,P1、P2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间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6. 若该图表示北半球高空,且P1数值小于P2数值,则O点的风向可能为( )
A. ③ B. ④ C. ⑦ D. ⑧
27. 若该图表示南半球近地面,且P1数值大于P2数值,则O点的风向可能为( )
A. ③ B. ④ C. ⑥ D. ⑦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 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9. 该地寒冷期( )
A. 最低气温高于-16℃
B. 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 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 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用水矛盾突出,政府提出“藏水入疆”的设想。下图为“藏水入疆”工程路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0. “藏水入疆”起止地区的水体分别主要参与
A. 海陆间循环 陆上内循环
B 海陆间循环 海陆间循环
C. 陆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D. D. 陆上内循环 陆上内循环
31. “藏水入疆”工程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 降水、下渗 B. 蒸发、蒸腾
C. 水汽输送 D. 地表径流
32. 清华大学设计的城市森林花园是第四代住房,被誉为"住房4.0".每套住宅都有单独的庭院,外墙长满绿色植物,还有一处私人小院及一块几十平方米的土地,可科树木、花草、养鸟……在空中占一亩地就会带来数十亩长满花草的院子,一处建筑就相当于一片森林,使住在繁华城市中心的人们实现“回归大自热”的梦想。从大气循环和水循环的角度看,“住房4.0”可以( )
①减轻城市热岛效应②增大城郊风强度③增加城市地表径流④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A. ①② B. ② C. ③④ D. ①④
纽芬兰岛(下图)位于北美大陆的东海岸,岛屿附近海域曾经是世界著名的渔场。每年大约有400座冰山完成从格陵兰岛始发的漫长行程,最终漂入组芬兰附近的温暖水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 纽芬兰岛附近海域曾经渔业资源丰富,因为寒暖流交汇使该海域( )
A. 海水清澈,利于生物光合作用
B. 盐度较高,利于鱼类生长繁殖
C. 海水扰动,表层营养盐类丰富
D. 冰山漂移,带来丰富营养物质
34. 纽芬兰岛附近春季容易出现冰山,是因为春季( )
A. 纽芬兰岛地区气温低,海水结冰 B. 暖流经格陵兰岛南下,带来冰山
C. 强烈的冬季风将北极冰山吹拂至该地
D. 格陵兰岛冰川崩解随寒流漂移至该地
35. 下图四幅海水等温线图中,洋流方向与性质均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2、非选择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36.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2021年9月16日4时33分,四川泸州市泸县(北纬29.20度,东经105.34度)发生了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材料二甲图为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乙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图及地球内部圈层图。
(1)为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最迟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是( )
A.拉萨 B.乌鲁木齐
C.上海 D.北京
(2)材料二乙图中A为____波,B为____波,并写出判断依据____。
(3)在地壳等厚度线图中,0 km表示____(界面)。说出甲图所示区域地壳厚度大致分布规律____。根据材料可以推断出,泸州市地震的震源位于____(填字母),地震发生时,震区居民的感觉是_____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D.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4)地幔是____(填字母),物质状态为____(填“固态”、“液态”、“气态”),
37.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用箭头在图中标出热力环流的方向;画出近地面的等压面。
(2)图中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各个环节发生的先后顺序为____ 。①甲、乙两处冷热不均②空气发生水平运动③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④空气垂直运动
(3)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
(4)假如图中所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甲、乙之间的风向为____;
(5)假如图中所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甲乙中表示郊区的是____地;假如图中所示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若甲地为陆地,则此时为____(白天/黑夜)。
(6)一般情况下,甲地为阴雨天气,乙地为晴朗天气,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判断理由是 。
38.读某地地形和地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循环的能量来源是____。图示范围内的水循环类型有____、____。
(2)图中环节②是____,环节⑤是____;受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____(填序号),影响该环节的人类活动有____、____等。
(3)一般来说,丁地的水资源比乙地区____。(多或少)
(4)已知乙地海拔高度200米,最热月平均气温24℃,甲处有冰川存在,则该山的海拔高度应不低于____米。
高一期中考试卷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A D B D C D B D A C C D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C B B A D C D B D C C B C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D D C D C
36.【答案】(1)A
(2) 横波 纵波 A波传播速度慢,在2900千米附近消失;B波传播速度快
(3) 莫霍界面 从西北向东南(自西向东)递减 C C
(4) E 固态
37.【答案】(1)
(2)①④③②
(3)乙甲丁丙
(4)东北风
(5)乙;白天
(6)乙;乙地为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气温日较差大
38. 【答案】 ①. 太阳能 ②. 海陆间循环 ③. 陆地内循环 ④. 水汽输送 ⑤. 下渗 ⑥. ④ ⑦. 修建水库 ⑧. 跨流域调水 ⑨. 少 ⑩. 42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