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三大改造
统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5课
新课导入
三大改造
一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四 三大改造的完成
课程标准:了解“三大改造”,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土地改革
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农民土地私有制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合作化)
材料一: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村生产力从封建制度束缚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了,但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新式农具是很少的。正因为如此,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
根据材料结合教材,分析土地改革后农业发展遇到了什么问题?
①缺乏生产工具、资金;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合作化)
②分散的个体经营;
材料二 :随着工业建设和城市工矿区的发展,城镇人口的迅速增加,国家对商品粮和工业原料的需要急剧增加,然而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经济建设发展需要。
——摘自《共和国重大事件纪实》
根据材料结合教材,指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
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1、原因: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合作化)
2、方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分散
合作
生产资料农民私有
生产资料集体公有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合作化)
公有化程度越来越高
3、经过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合作化)
参加合作社农户 占全国农 民总数(%) 参加高级 生产合作社 占全国农
户总数(%)
1.18亿户 96.3 1.0742亿户 87.8
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
4、结果:1956年底,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合作化)
材料三:1952年手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13%左右,在农民所需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中,手工业品占80%左右。但是,个体手工业是分散落后、规模狭小的个体经济,同时也是小商品经济,很不稳固。这种个体私有制的生产关系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新技术的采用。
——张岂之《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合作化)
1、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2、方式: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结果: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合作化)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
阅读教材“公私合营”子目第一自然段,概括新中国成立以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地位和发展状况。
地位: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经济的重要 组成部分
状况: ①私营工商业中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
②公私合营经济出现并有所发展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
1、方式:公私合营
公私
合营
公
私
资本家
共同经营企业
合营
国家
领导
即有代价地把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具体做法是: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
2、赎买政策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
2.问答题:苏俄在十月革命后经过二十年左右的时间,没收了资本家的企业。那么资本家的财产剩下多少?
1.应用题:依据国家政策,已知一位资本家在企业公私合营时的核定资产为2500万元,国家十年内每年发给股息,年息为5%,求这位资本家每年可得多少股息?十年共得多少股息?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
【头脑风暴】
2500×5%=125(万元)
125×10=1250(万元)
没收=0
思考:赎买政策的实行,对国家和资本家有什么影响?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
国家:
工商业得到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资本主义工商业者:
每年定期拿到年息、红利;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工人:
改善劳动条件,
拥有保障,
提高生产积极性
社会:
实现了和平过渡,
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历经改造发展至今的企业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
四、三大改造的完成
阅读课本p26第一段,找出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实质、不足与意义。
1、完成时间:1956年
3、不足: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2、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四、三大改造的完成
三大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1)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2)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四、三大改造的完成
近现代中国社会性质的三次转变
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中国成立:
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
三大改造完成:
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四、三大改造的完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实质:
生产资料私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三大改造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赎买政策
生产合作社
公私合营
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课堂小结
内容:
谢谢观看教学设计
教材:《中国历史》(统编教材 八年级下册)
单元: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课题:第5课 三大改造
一、教学分析
1. 本单元主题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三大改造作为我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重要事件,其完成标志着我国由此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也得以建立,从而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因此,本课内容在本单元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单元乃至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
2. 本课课标为了解三大改造;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课共两个子目: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公私合营。结合课标与课本子目以及课题,主要通过讲解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背景、过程、形式(政策)以及意义,得出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结论。
3. 本课教学内容主题明确,主要是围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子目一主讲农业和手工业,以农业为重点;子目二集中围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同时,三大改造完成以后,通过分析其实质与意义从而得出了教材最后的结论: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建立以及我国由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三大改造的完成带来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对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重要意义。(备注:主要体现“唯物史观”)
2. 知道三大改造的起止时间和基本过程。(备注:主要体现“时空观念”)
3. 通过史料研读,理解三大改造的含义、实质、原因、结果、不足等内容,提升史论结合的能力。(备注:主要体现“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
4. 通过中国政府应对疫情的例子,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理解,增强爱国意识。(备注:主要体现“家国情怀”)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
2. 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五、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以广东地区的“王老吉”为例,讲述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导入新课。
1828年,王老吉在广州十三行开设第一间“王老吉凉茶铺”,深受街坊欢迎,被誉为“凉茶王”。
1956年公私合营,王老吉与知名度颇高的嘉宝栈、常炯堂等八家企业合组“王老吉联合制药厂”,继续生产正宗王老吉凉茶等产品。
1992年11月26日企业股份制转组完毕,“广州羊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
2006年王老吉凉茶列入“国家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药集团获得王老吉凉茶秘方、独创工艺拥有专有权,受到国家保护;2006年王老吉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2011年王老吉药业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2. 正课讲授。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合作化)
(1)【回顾土地改革】通过图片展示,回顾土地改革。设疑: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土地私有制,建立了农民土地私有制。农民获得了土地、农具、牲畜等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极大地提高,然而接下来的农业生产是否一直顺利呢?
(2)【改造的背景】分别展示两段材料,结合教材,提问:土地改革后农业发展遇到了什么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于当时的国家经济建设有何影响?
得出背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也满不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3)【改造的方式与经过】展示“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图片,结合教材,得出方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解释生产资料的变化)
通过呈现阶梯状的改造经过,得出:公有化程度越来越高。(教材P24“相关史事”:鸡毛飞上天)
【改造的结果】展示统计数据表格,得出:1956年底,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国家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合作化)(简单处理)
【展示材料】分析国家对手工业进行改造的原因是什么?进而结合教材得出改造方式与结果。(和农业改造的分析逻辑一致)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
(1)【改造背景】阅读教材“公私合营”子目第一自然段,概括新中国成立以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地位和发展状况。
从状况得出背景:①私营工商业中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②公私合营经济出现并有所发展。因此,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改造方式】公私合营:通过图示法进行解释
公私合营:“公”:国家;“私”:资本家;合营:即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既然是要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处于领导地位的是谁呢?国家。
(3)【赎买政策】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具体做法是: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
设置计算,理解该政策的“创举行”:从资本家、工人、国家以及社会四个层面理解。
(4)【改造的完成以及影响】通过介绍历经改造发展至今的企业,尤其是“同仁堂”加以讲解。(教材P25“相关史事”和课后“知识拓展”)
四、三大改造的完成
(1)【基本史实】阅读课本p26第一段,找出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三大改造的实质、不足与意义。
时间:1956年底
实质: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不足: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2)【重点讲解】历史意义:“三大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①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②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拓展:近现代中国社会性质的三次转变。
(3)【升华】通过当下的新冠疫情防控,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涵养学生家国情怀。
3. 课堂总结。
最后我们通过一个思维导图来总结本课所学。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对农业和手工业改造的方式是:引导农民、手工业者参加合作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是:公私合营,公私合营中创造性地采用了赎买政策,实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过渡。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六、板书设计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