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部编版 九年级下册
世界政治格局演变
一战后
二战后
1991年后
发展方向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两极格局
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一、《凡尔赛条约》
胜利者将把世界带向何方?
一、《凡尔赛条约》
会议名称 巴黎和会
会议时间
会议地点
参会国
核心议题
主要成果 (文件、机构组织)
1919.1
巴黎凡尔赛宫
以英美法为代表的战胜国
处置德国问题
《凡尔赛条约》等系列条约
建立国际联盟
任务一:阅读课本43-44页,了解巴黎和会的基本信息。
一、《凡尔赛条约》
美国
1914-1917商品输出额净增2倍
战后最大债权国(1919年协约国欠其债务100亿美元)
掌握世界黄金储备40%)
发表“十四点原则”,要求构建“开放的世界”、裁减军备、调整殖民地等
英国
一战前协约国最强国家,一战后整体实力削弱
仍保持较顽固的传统财政金融体系
保持对欧洲的最大债权国地位
全球最强海军力量
法国
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向英国、美国举借大量外债
在欧洲大陆占有军事战略优势,世界最强陆军,占领向东扩张的重要基地
角度一:会前图谋
任务二:美、英、法国的主要战略企图是什么?对待德国会有什么不同的态度?
和
劳合·乔治
英国首相
克里蒙梭
法国总理
威尔逊
美国总统
均衡政策不要法国独大
收拾德国独霸欧洲大陆
想维护本国的海洋霸权
英法联合 反对美国
英美联合 反对法国
法美联合 反对英国
世界领导权
图谋不轨
各怀鬼胎
一、《凡尔赛条约》
角度二:会议程序
材料:美、英、法、日、意五国各有5名全权代表,可以出席一切会议,其他国家只有1-3名全权代表,只能出席与他们有关的会议……其决策机构最初由五大国首领和外长组成,因而也叫“十人会议”,后来又缩小为美英法意四国首脑组成的“四人会议”,而实际起操作作用的是由威尔逊、劳合乔治和克里蒙梭组成的三巨头会议,他们有权决定一切重大会议……在长达五个多月的会期中,全体会议只召开七次,实际成为和会的一种点缀。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问题思考:会议的程序存在什么问题?
英美法操纵会议
一、《凡尔赛条约》
任务三:阅读课本44页,了解《凡尔赛条约》的主要内容。 德国领土问题
德国军事处置
政治问题
德国赔偿问题
德国海外殖民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
西
奥地利
波兰
阿尔萨斯-洛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
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洛林
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
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限制德国陆军的人数。
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
由协约国设立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赔款总数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角度三:会议结果
一、《凡尔赛条约》
1、从会议图谋、会议程序和会议结果来看,这次会议的性质是什么?
2、战胜国希望以什么方式重建世界秩序?
3、条约哪条内容最能体现会议性质?会议的哪些决定也体现了会议的性质?
4、综合以上,你有何启示?
任务四:问题思考
一、《凡尔赛条约》
1、从会议图谋、会议程序和会议结果来看,这次会议的性质是什么?
2、战胜国希望以什么方式重建世界秩序?
问题思考
会议性质:西方列强为争夺世界霸权的分赃会议
对战败国缔结和约的方法重建世界秩序
一、《凡尔赛条约》
3、条约哪条内容最能体现会议性质?会议的哪些决定也体现了会议的性质?
4、综合以上,你有何启示?
问题思考
被瓜分的德国海外殖民地
最能体现会议性质
德国海外殖民地由列强瓜分
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非法权益全部转交给日本
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帝国主义时代国家实力决定外交地位
一、《凡尔赛条约》
1919年11月27日
《讷伊条约》
德国
奥地利
保加利亚
匈牙利
土耳其
1919年6月28日
《凡尔赛条约》
1919年9月10日
《圣日耳曼条约》
1920年6月4日
《特里亚农条约》
1920年8月10日
《塞夫尔条约》
一战后欧洲、西亚和北非地区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凡尔赛体系
一、《凡尔赛条约》
1920年第一次国联大会
国际联盟——维系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美国因为夺取世界领导权的野心未能实现,既不批准《凡尔赛条约》,也不加入国际联盟。
二、《九国公约》
一战后亚太地区列强力量对比
美国
1899年,提出对华实现“门户开放”政策。
英国
最早侵华国家,一战前在华拥有最大权益,但受到其他列强挑战;1902年与日本结成英日同盟,企图依靠日本照看自己在华利益。
日本
利用英日同盟极大扩大在华利益,一战期间攫取德国在山东特权,并于巴黎和会权益“合法化”,在华实力明显增强,呈现独占中国态势。
问题思考:一战后亚太地区英美日的力量变化会产生怎样的矛盾冲突?
二、《九国公约》
会议名称 华盛顿会议
会议时间
会议地点
参会国
核心议题
主要成果(文件)
任务五:阅读课本,了解华盛顿会议的基本信息。
1921
华盛顿
英、日、中、法、意、比、荷
协调列强在远东及太平洋利益问题
《九国公约》
二、《九国公约》
材料一:《九国公约》主要内容
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完整;为中国建立一个稳定的政府提供方便;建立并维护各国在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不得利用中国的状况谋取有损于其他国家公民的特权。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根据材料一,概况《九国公约》的两条主要内容。
尊重中国主权与独立
建立并维护各国在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
二、《九国公约》
中国代表请求 是否实现
收回关税自主权 否
取消治外法权 否
归还列强在华租借地 仅英法同意归还威海卫与广州湾
取消势力范围与特殊利益 否
撤退外国在华军警和无线电台 同意撤销部分在华电台
撤销外国邮局 否
材料二:中国代表在会议上的请求
2、结合材料二,谈一谈《九国公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3、分别从美、英、中角度谈一谈这一条约的影响,这一条约的性质是什么。
美国:实现了“门户开放”政策
日本:独占中国的美梦被打碎
中国:重新回到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二、《九国公约》
《四国公约》1921年12月13日
相约尊重彼此在太平洋属地的权益。
《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1922年2月6日
规定五国海军主力舰的吨位比例。
《九国公约》1922年2月6日
宣称尊重中国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尊重 “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一战后亚太地区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华盛顿体系
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体系
华盛顿体系
一战后的世界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材料一: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将它的军队裁减到只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数量,将它的海军降到五等国家的水平。这一切终归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劳合—乔治:《枫丹白露备忘录》,见劳合 —乔治:《和约真相》第1卷,第404—416 页。
问题思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局限性
在德国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成为二战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材料二: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使英国在远东的势力受到削弱,拉开了英国从远东撤退的序幕。在以后的年代中英国力图保持该体系所确立的现状并维持、发展在华利益,因此必然同日本的继续扩张发生冲突,英日矛盾将不断激化。日本的扩张野心遭到美英的遏制和中国人民的坚决抵制,但其独霸东亚的既定国策不会改变,在以后的年代中它不断寻找机会准备最终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美国作为该体系的主要规划者和潜在的保证者,力求保持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新均势,因此美日矛盾终归不可调和。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问题思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局限性
列强矛盾冲突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材料三: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完成了列强之间关系的调整,但并没有改变世界的基本格局资本主义列强剥削和压迫广大落后国家和地区。因此,资本主义大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依然存在。
——王榜,《浅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历史教学》1999年
问题思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局限性
列强对殖民地的剥削与压迫继续存在
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体系
华盛顿体系
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产物
课堂小结
巴黎和会
1919年
华盛顿会议
1921-1922
英
法
美
德国
欧洲
领导权
凡尔赛体系
确立了列强在欧洲西亚北非的秩序
《凡尔赛条约》
其他战败国条约
英
法
美
日
亚太地区
中国
华盛顿体系
确立了列强在
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秩序
《九国公约》
维护工具
国际联盟
形成战后国际秩序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谢谢观看教学设计
教材:《世界历史》(统编教材 九年级下册)
单元: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课题: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一、教学分析
1. 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本课所在单元主要介绍了一战带来的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战后签署的《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和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建立起了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持战后和平的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次世界大战间的重大国际事务无不直接或间接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关系。
2. 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课标要求,“了解《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知道战胜国建立了战后世界新秩序”。本课分为两个子目,分别为“《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二者在时间上呈先后关系,在空间上分别协调了战后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共同构成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 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本课按照时序与空间呈现一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建立。1919年巴黎和会签署《凡尔赛条约》及相关条约暂时协调了战胜国在欧洲地区的关系,形成“凡尔赛体系”;1921年华盛顿会议签署《九国公约》及一系列条约暂时协调了列强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华盛顿体系”。二者共同构成了帝国主义国际关系新格局,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国际联盟是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与矛盾分析等事实,了解《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签订的背景,认识和理解历史发展的多元联系性、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等唯物史观基本观点。
2.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了解《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通过史料分析对《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进行评价,逐步发展分析归纳能力和问题意识。认识国家利益是影响外交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感悟帝国主义时代国家实力决定外交地位的道理。
3.知道一战后战胜国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国际新秩序,通过史料分析初步理解该体系的局限性,认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必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一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建立。
2. 教学难点: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四、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以乌克兰地区冲突的时事新闻导入,引导学生感悟地区大国博弈与国际秩序体系的重构,并回顾世界近代以来国际体系的变化,导入新课。
2. 正课讲授
教学内容一、《凡尔赛条约》
教师讲授:一战后,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如何安排战后世界成为当务之急,巴黎和会在这一背景下召开。阅读课本43-44页,完成表格。
学生阅读自学展示,教师总结。
教师过渡: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也出席了会议,并对这场会议抱有很高的期待,那么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场会议?我们从会前图谋、会议流程、会议成果三个角度来再识这场和会。
角度一:会前图谋
教师呈现会前一战后英美法三国的基本情况,并提出问题:
问题:根据表格,思考美国、英国、法国的主要战略企图是什么?对待德国会有什么不同的态度?
学生思考展示,教师呈现结构图点拨总结:美国在一战中经济实力迅速增强,进而希望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而这一过程必然要与英国产生矛盾,美国不希望过分削弱德国;英国虽然实力有所下降,但是依旧试图维护世界霸权并主宰欧洲,也反对过分削弱德国以希望其制止法国膨胀;法国在一战中实力也有所削弱,但是仍然保有一定的军事优势,企图争夺欧洲霸权,并主张肢解德国以消灭这个宿敌和对手,报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割地赔款之仇。意大利和日本也各自有争霸野心,尤其是日本,妄图把其在战时夺取的德国在山东特权合法化,独占中国,称霸亚太。由此可见,巴黎和会主要参与国各有算盘,都从自身不当利益出发企图操纵会议走向,必然带来一番争斗。
角度二:会议程序
教师呈现材料
教师提问:会议的程序存在什么问题?
教师总结:从程序来看,会议几乎完全被英美法大国操纵,成为其互相交换条件,谋利争霸的平台。
角度三:会议结果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完成表格,了解《凡尔赛条约》的主要内容。
学生阅读自学展示,教师总结主要内容。
教师提问:
1、从会议图谋、会议程序和会议结果来看,这次会议的性质是什么?
2、战胜国希望以什么方式重建世界秩序?
3、条约哪条内容最能体现会议性质?会议的哪些决定也体现了会议的性质?
4、综合以上,你有何启示?
学生思考展示,教师总结:这次会议是一场西方列强为争夺世界霸权的分赃会议。战胜国希望通过对战败国缔结和约的方法重建世界秩序,其中瓜分德国殖民地最能体现出会议和条约的性质。此外,列强为获得日本支持,不顾中国的抗议,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非法权益全部转交给日本,激起了中国人民极大的义愤并引发了五四运动。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国家实力决定外交地位,弱国无外交。
教师:此后,协约国先后与奥地利、保加利亚等国家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与《凡尔赛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协调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北非的矛盾,确立起了列强在这一地区的新秩序。
教师:巴黎和会还决定成立国际联盟,国际联盟主要受英法两国操纵,成为维系凡尔赛体系的工具。1931年日本侵华后,国联曾派调查团来中国调查,袒护日本的侵略行为,希望将中国东北交由“国际共管”,暴露出西方大国对中国的觊觎之心。美国未能实现称霸世界的图谋,在争夺国联领导权中也失败,既不批准《凡尔赛条约》,也不加入国联。
教学内容二、《九国公约》
教师过渡:巴黎和会美国退出,战后世界秩序的重建并未获得完全成功,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更加尖锐。
教师呈现材料:战后列强在亚太地区争霸的新格局
教师提问:战后亚太地区英美日的力量变化会产生怎样的矛盾冲突?
学生思考,教师总结:一战后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势力明显增强,严重的影响了英国和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称霸蓝图。三方开始展开激励的海军军备竞赛,然而竞赛带来的财政支出都让三个国家力不从心,各国都希望召开新的国际会议,通过外交途径缓解矛盾。在这一背景下,华盛顿会议召开。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了解一下华盛顿会议的基本信息。
学生自学展示,教师总结。
教师呈现材料并提问:
教师提问:
根据材料一,概况《九国公约》的两条主要内容。
结合材料二,谈一谈《九国公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分别从美、英、中角度谈一谈这一条约的影响,这一条约的性质是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从文件内容来看,《九国公约》标榜尊重中国主权与独立,建立并维护各国在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实现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但是从材料二来看,中国代表提出的各项维护中国主权的要求基本均被驳回,公约标榜的维护中国主权只是表面文章,实际上实在以维护中国主权为借口,达到实现自己门户开放政策,维护在中国及亚太利益的企图。这是美国外交的重大胜利,实现了其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政策,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又使得中国重新恢复到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日本独霸中国的美梦破灭,中国的主权再次遭到践踏破坏。《九国公约》实际上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一个纲领文件。
教师:除《九国公约》外,还签署了《四国公约》及《五国海军条约》
协调了列强在亚太地区的同盟问题和海军力量比例问题。华盛顿会议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它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新关系,被称为“华盛顿体系”。
教学内容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教师:在这两个会议的基础上,战胜国通过对战败国缔结和约的方式重建了战后国际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是一战结束后到二战开始前夕的世界体系格局。如何评价这一体系?
教师呈现材料:
教师提问:
从材料一、二、三来看,这一体系存在什么问题?
这一体系的实质是什么?
对于国际关系的建构,你有何认识?
学生思考,教师总结:
这一体系对于德国的处置过于严苛,在德国埋下了复仇的种子,成为二战爆发的重要原因;列强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列强对殖民地的剥削与压迫继续存在,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产物,成为二战爆发的根源,由此可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是十分必要的。
3.课堂总结(见板书设计)
六、板书设计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