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 习 六
教学内容:教材第35~36页,练习六第1~8题、思考题。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第二段所学内容的综合练习。教材一共安排了8道习题和1道思考题。第1题通过在直线上填数的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直线上的点与数、数的顺序与大小的关系,巩固对百以内数的含义认识,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第2题先让学生顺着从21数到40,再让他们倒着从40数到21,有利于加深对数的顺序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第3题要求学生从给出的7个两位数中分别找出比50大和比50小的数,既练习了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又体现了数学练习的趣味性。第4题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比较三个数的大小,初步掌握用关系符号连接三个按大小顺序排列的数的方法,提高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的能力。第6、7题,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单数和双数。第6题要求学生根据街道两边门牌号码排列的一般规律 ,判断53号.68号各在街道的哪一边,从而引出单数和双数的概念。第7题通过“照样子接着圈一圈,读一读”的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什么样的数是双数,什么样的数是单数。上述活动既有利于丰富学生对百以内数的认识,又体现了分类的意义和价值。第8题,主要练习“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内容。题中首次出现“差不多”这个词语。“差不多”的意思就是指所比较的两个数并不相等,但也差得不多,只是相差一点点,比较接近。学生以前曾经学过“同样多”,又刚刚掌握了“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的用法,现在又学会用“差不多”进行表达,这样就可以较确切地描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和相差的程度了。“思考题”通过分放铅笔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双数可以分成同样多的两份,单数则不可以,有利于学生从新的角度进一步加深对百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数的顺序、数的大小的理解;会用比较准确的数学语言来叙述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和相差的程度。
2.在练习过程中使学生初步认识单数和双数。
过程与方法
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勇于发表意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生活的意识,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叙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难点
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突破
本节课内容是本单元第二段所学内容的综合练习,练习中要注意吸引全体学生参与活动,以提高练习效果。教师通过引导每一名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围绕教材提出的问题积极开展相关讨论,并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从而帮助学生体会直线上的点与数,数的顺序与大小的关系,加深对数的顺序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提高描述数的大小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随堂练习本。
教学过程
认识单数和双数
1.圈一圈,读一读。(教材第36页练习六第7题)
(1)学生照样子先把数圈一圈,再读一读。
(2)教师:你知道你圈出的数是什么样的数吗 (双数)没圈的呢 什么样的数是单数 什么样的数是双数
指名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个位上是2、4、6、8、0的是双数,个位上是1、3、5、7、9的数是单数。
(3)游戏判断单双数
选取一小组学生接力报数,其他学生判断:单数拍一下手,双数拍两下手。
(4)教师:你能说出几个单数和双数吗
学生举例,指名说一说。
设计意图:大部分学生都听说过单数和双数,也知道10以内或者是2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有哪些,但并不真正理解单双数的概念内涵,更不会用规范的语言来描述,老师可以让这些学生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再由学生和教师不断地补充,并且通过实例去观察类推,深化理解。
2.生活中的单数和双数。(教材第36页练习六第6题)
(1)教师:在我们居住的楼房里为了区别每户人家,确定每户的位置,在每扇门上标有门牌号码,你知道门牌号码是怎样安排的吗
学生观察后,指名说一说。
(2)教师:仔细看图,你能发现书上这条街上的门牌号码排列有什么规律吗 哪边的门牌号是双数 哪边的门牌号码是单数
预设:左边的是双数,右边的是单数。
(3)追问:18号在哪边 23号呢
指名回答。
(4)教师:说一个门牌号码,让同桌猜猜在哪边
同桌互动,教师巡视
(5)延伸。
教师:下次上街的时候,可以观察一下我们身边的门牌号码是怎样排列的。
设计意图:第6题是应用单、双数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看生活的意识。
二、体会“差不多”(教材第36页练习六第8题)
1.教师:小明和小红是好朋友,今天他们会聊些什么呢
2.学生读题,小明说:“我校一年级有80人。”小红说:“二年级的人数和一年级差不多。”
3.追问:“差不多”是什么意思
指名交流,预设:相差不了多少,多一点或少一点。
4.教师:二年级可能有多少人呢 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后面画“√”。
5.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60比80少得多,96比80多得多,只有82与80差不多。
6.根据前几天的情况,适当补充一些练习“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判断进行口答。
设计意图:“差不多”的意思是指所比较的两个数不相等,但差得不多,只相差一点,比较接近。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可以是多一点或少一点点,有两种可能。学会了“差不多”以后,和以前学过的比多少的词语结合起来使用,就可以比较确切地叙述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和相差程度了。
三、练习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1.数的顺序的练习。(教材第35页练习六第1题)
(1)独立填写第(1)题,并校对。
(2)请学生读一读这些数,先从左往右数,再从右往左数。
(3)教师:在填出的数中,哪个数最接近90
(4)教师:97接近100还是接近90 93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
(5)教师:你也能像这样提几个问题考考同学吗
设计意图:第1题的练习局限在90~100之间,补充的口答题扩展了数的范围,变化的叙述形式也训练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会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应从每堂课开始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
2.数数练习。(教材第35页练习六第2题)
同桌一人数,一人听,相互交换进行。
3.比较大小的练习。(教材第35页练习六第3题)
(1)基本练习。
说一说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2)出示:49、76、38、61、82、27、54七个数和50比较大小,说给同桌听。
(3)大于50的连线到左边,小于50的连线到右边,学生独立完成。
(4)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思考的。
预设:都是两位数,所以是先比十位,十位相同再比个位。
(5)教师:你能把这七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吗 注意用小于号连接。
学生独自排一排,教师巡视
(6)讨论:从排列中,你知道了什么
比如在这些数中,谁最大,谁最小,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设计意图:第3题要在一起比较7个数的大小,有一定的难度。先进行基本练习,回忆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再把这7个数分别和50比较大小,最后再连线。
四、总结提升
教师:这节课你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五、巩固应用
完成教材第35页练习六第4、5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进行针对性的辅导、面批。
动手操作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思考题”的思考,提醒孩子们课后借助小棒操作帮助思考。
板书设计
练 习 六
单数:个位上是1、3、5、7、9的数
双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
差不多:多一点或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