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98页第14~16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找到数学问题,能够利用题目中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简单的推理判断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 猜数游戏:
师:我们来玩个猜数游戏好吗?我左手拿7个珠子,右手拿6个珠子,合起来有几个珠子?你是怎样猜的?
预算:我是用加法算的:7+6=13
师:很好!你懂得用加法解决问题。如果我一共有16颗珠子,左手有9颗,那我右手有几颗?
预算:我是用减法算的:16-9=7,右手有7颗。
二、 揭题:
师:真棒!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的问题可以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的!
今天我们就来整理一下我们生活中的加减法问题。
三、 收集生活素材,梳理加减法知识
1、梳理加法知识: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收集了一些加减法问题,请把你的收集到的加法问题跟同位读一读。
汇报:全班读出自己的加法题目;集体判断是否加法问题。
设疑:其实像这样的题目我们都能用加法解决,想想这些题目的问题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预算:(1)表示把数合起来 (2)表示求总数 (3)求原来的部分
小结:对表示把数合起来我们可以用加法解决。(板书)
2、梳理减法知识
师:那你在生活中又找到哪些减法问题呢?
提有关求剩下的问题
师:对表示求剩下的,要从总数里去掉的(板书),我们说这是减法
谁提的问题跟他类似?找3个同学找出自己类似的题读一读。
师要求其它同学把自己跟这个同学提的问题差不多的画出来,小组里读一读。
师问:有没有减法问题跟这个问题提法不同的?
预设:提有关( )比()少几或多几的问题
师:对求( )比()少几和多几的问题,就是求相差多少,这是减法第2种(板书)。其它学生找出自己的求相差多少的问题,同位读,再全班读。
师设疑:通过整理,我们知道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呢
预设:把数合起来我们可以用加法解决;从总数里去掉的,用减法;求( )比()少几或多几的问题,就是求相差多少,这也是减法。
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看看哪一位小朋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强。
四、解决实际问题
1、教材第98页第14题。
读一读条件和问题,怎么求这个问题?
引导说数量关系:皮球的个数-篮球的个数=篮球比皮球少的(皮球比篮球多的)再列算式计算。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归类提问:用加法解决的问题有哪些?用减法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小结:把数合起来,也就是求一共的用加法,从总数去掉、求相差多少用减法。
2、完成教材第98页第15题。
(1)课件出示第15题,提问:“它们各得了多少分”是什么意思 你是怎样理解的
(2)你能解决书中所提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说说想法和算法。
2.完成教材第98页第16题。
(1)课件出示第16题情境图,提问:图中有哪些商品 它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
(2)你能解决所提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答书中所提的4个问题,集体交流时说说想法和算法。
根据这道题所给的条件,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分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时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解决这些问题时,应该和学生一起讨论常见的数量关系。比如:付出的钱-用去的钱=找回的钱,用去的钱+找回的钱=付出的钱,在一年级适当渗透一些数量关系,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的学习。
五、拓展
课件出示思考题:从下面的6张卡片(1,2,3,4,5,6)中选出4张,组成两个两位数,使它们的差是35。你能想出几种选法
教师引导学生分类思考:
1.不退位减法:67-32=35(六张卡片只有6和3的差是3)。
2.退位减法:71-36=35,63-28=35(要使差的十位上是3,那么被减数与减数的十位应该相差4。于是有7□-3□=35,6□-2□=35。又因为退位减时,个位相差5的情况有11-6=5,13-8=5或12-7=5,所以符合要求的算式有71-36=35,63-28=35)
六、小结
今天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你觉得哪些问题比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