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8.1《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1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8.1《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17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7 18:4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题解:《梦游天姥吟留别》
特点:
1、篇幅较多,容量大。
2、平仄没有近体诗那样严格。
3、用韵较灵活,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几句转一韵。
4、句式自由,可长短句式
天姥----所梦内容
吟----古诗体式,属于歌行体,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类似于“赋”,“引”。
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是自己要走了,写诗赠给留在此地的朋友。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思考:1.全诗围绕“梦”写了几方面的内容?哪一部分是重点?
梦前(梦因)——梦中(梦境)——梦醒(梦悟)
2.李白为何“梦游”天姥?天姥山有什么特点?
3.概括李白这一次“梦游”的历程(所见所闻所感)。
飞渡剡溪 清幽寂静
登山奇观 壮美雄奇
山中夜景 昏暗迷蒙阴森
洞天仙境 神奇绚烂玄幻
急切、喜悦
激动、开心
惊惧、压抑
激动、开心?
压抑、恐惧、失落、惊心?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素有诗仙之称,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歌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较多运用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安邦的抱负,25岁始在各地漫游,结交名流,希望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天宝元年, 经友人吴筠推荐,被唐玄宗征召入京。他以为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时机到了,于是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踌躇满志到了长安。
知人论世
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离开长安后,与杜甫、高适游山东,在兖(Yǎn)州话别,准备南游吴越,临行作本诗,借以表白心情。

长安



汉水


第一次漫游:
第二次漫游:
江夏
洞庭湖


金陵
扬州
淮南
姑苏
荆门
安陆
襄阳
终南山
洛阳
齐州
镜湖
天姥山
李白一生漫游图
天姥山位于今浙江新昌东面,海拔818米。它附近的天台山主峰,海拔1098米。五岳中的泰山海拔1545米,华山海拔2160米,衡山海拔1290米,恒山海拔2017米,嵩山海拔1440米。
李白这一梦,是否有寓意?
3.概括李白这一次“梦游”的历程(所见所闻所感)。
飞渡剡溪 清幽美丽
登山奇观 壮美雄奇
山中夜景 昏暗迷蒙阴森
洞天仙境 神奇绚烂玄幻
急切、喜悦
激动、开心
惊惧、压抑
激动、开心?
压抑、恐惧、失落、惊心?
4.如何理解最后一段?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世事无常,人生如梦
寻仙问道,逃避现实,消极遁世?
李白生平
14岁 立志“安社稷”“济苍生”
25岁 仗剑远游,求仕无果
42岁 奉诏入京,供奉翰林
44岁 权贵排挤,赐金放还
54岁 安史之乱,从军报国
56岁 兵败流放,中途遇赦
61岁 再请从军,因病折回
62岁 病逝当涂
结合李白的人生经历和理想抱负,我们可以发现李白的一生并不是只想着潇洒自在,他是希望能有一番作为的,甚至在他临死之前都希望能够有所成就,希望能辅佐君王、济苍生、安社稷,希望可以像鲁仲连那样可以在功成名就后隐退。李白的一生都在天真的做着这个梦,即使遭遇了排挤和流放,也矢志不渝。他渴望自己可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还是要入仕的,他凭着一身的才华和自信闯进大唐的皇宫,结果却不是辅佐朝政,而是文娱后宫,他被现实撞得一鼻子灰,他的骑鹿远游里深藏的是对现实的不满,对权贵的不屑,对自由的追求,是他最后固守的尊严和底线。
诗眼: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揭示主旨,表现诗人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
惊梦长叹:
世事无常,人生如梦;
蔑视权贵,反抗现实
一、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一)是丰富的想像。诗人的想像有来源于民间传说的,例如关于仙境的种种细节描写;也有出于诗人个性和爱好的,例如明月“送我至剡溪”。
(二)是大胆的夸张。这种夸张不是简单地放大事物的原貌,而是融合着诗人的美好感情,如诗的开头写天姥山横空出世的雄姿,其中就蕴含着诗人对天姥山的景仰和向往之情。
(三)瑰丽的色彩。
二、语言精炼清新,长短句式参差多变,四言、五言、六言、九言交错运用、节奏有缓有急,富有音乐美,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