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同步检测 必修1 1-3-3地球的运动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地理同步检测 必修1 1-3-3地球的运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12-02 21:1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3地球的运动3
基础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甲(30°N)、乙两地某日太阳高度变化图。读图完成1~3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A.15°N       B.15°S
C.0° D.25°26′N
2.甲地在乙地的什么方向(  )
A.正东 B.东北
C.西北 D.东南
3.此时下列说法可能成立的是(  )
A.南极长城站正处在极夜期
B.我国华南地区正处在雨季
C.甲地农民正忙着播种小麦
D.开普敦天气炎热干旱
4.下列纬度,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21°N B.25°26′S
C.0° D.70°N
5.在下图中的太阳光照情况下,加拿大的白昼渐长时,应出现在(  )
A.12月22日至第二年3月21日
B.3月21日至6月22日
C.6月22日至9月23日
D.9月23日至12月22日
(2012·烟台高一质检)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折线图,完成6~8题。
6.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
A.北温带 B.南温带
C.北半球热带 D.南半球热带
7.在图中C处所表示的这一天,该地(  )
A.黑夜最短
B.正午旗杆的影子最短
C.气温最高
D.降水量最大[来源:学#科#网Z#X#X#K]
8.C~E时段,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三江平原因气温低而处于农闲时期
B.塔里木河处于汛期
C.巴西高原草木枯萎
D.中山站上空极光绚丽
为了冬季采光,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对不同纬度带的住宅间的合理间距有明确规定。分析下表(表中H是住宅的高度),回答9~11题。
我国部分城市住宅的日照间距
城市[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
冬至正午太阳高度
日照间距[来源:Z,xx,k.Com]
理论
实际采用

24°45′
2.02H
1.7H

40°28′
1.18H
1.2H

35°21′
1.41H
1.1H~1.2H

26°36′
1.86H
1.6H~1.7H
9.表中的四个城市所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④①
10.冬至日,四个城市中白昼最短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根据表中信息,在北京修建两栋20米高的住宅楼,其理论日照间距约为(  )
A.23米 B.28米
C.37米 D.40米
下图中为晨昏线,据此回答12~14题。
12.飞机从A地点飞往B地点,最近的航线是(  )
A.从A地点出发沿纬线向东飞到B地点
B.从A地点出发沿飞到B地点
C.从A地点出发沿飞到B地点
D.从A地点出发沿经线向北飞到北极点,再沿B地点所在经线向南飞到B地点
13.若图中A地点正当日出,此时刻北京时间是(  )
A.16时 B.8时
C.17时 D.5时
14.若图中A地点正当日落,两个小时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位置是(  )
A.10°N,60°E B.10°N,150°W
C.10°S,120°E D.10°N,110°W
下列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读图回答15~16题。
15.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16.此日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排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二、综合题
17.下图甲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甲信息,在图乙中画出提供相同信息的示意图。
(2)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
(3)此时,全球处于6月22日的范围约占全球的____________。
(4)此时,正午日影朝南的范围是__________。
(5)试述A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图为6月22日从北极点上空所见的太阳光照示意图(部分),N为北极点,弧AB、AC、AD皆与极圈相切于A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能表示晨昏线的是________,该段弧线是________(晨、昏)线。
(2)该日,A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C点夜长为________小时,E点早晨________时日出。
(3)该日,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为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此时全球刚好分属6月21日和6月22日两个不同的日期,则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
(5)此季节,罗马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19.“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甲、乙、丙三地的月份与日期是________。
(2)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________地。
(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________。(单项选择)(  )
A.甲地最大       B.乙地最大
C.丙地最大 D.三地相同
(4)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________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的地方时是________日________点。
(5)丙地所属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该地在图示季节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详解答案
 1.A 2.B 3.B
解析 由图中数据可知,乙地昼长为12小时,位于赤道地区,根据正午太阳高度为75°,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15°N。据正午时刻可判断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北方向。根据太阳直射点在15°N,则此时可能在6月初,华南正值雨季。
4 B
解析 在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的地区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5 B
解析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该图为北半球。极点附近出现极昼,且加拿大昼渐长时应在春分至夏至时段。
6 D
解析 由图可知,该地一年内能有两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90°,因此位于热带;又因这两次最大值出现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12月22日前后,故它位于南半球。
7 B
解析 图中C处表示的这一天太阳直射在C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因此正午时旗杆的影子最短,长度为零。此时太阳并非直射在一年中的最南位置,因而该地的黑夜并非最短;南半球一个地方气温的最高值陆地上一般出现在1月,而非图示时间。
8 A
解析 C~E时段为12月22日前后,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我国纬度最高的三江平原气温很低,农田被积雪覆盖,为农闲时期;其他三个选项均出现在北半球的夏季。
 9.D 10.A 11.C
解析 冬至日这天在我国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白昼越长。根据北京冬至日太阳高度H=90°-(40°+23°26′)=26°34′,可用城市④数据计算。
 12.C 13.A 14.B
解析 晨昏线上两点间劣弧长度为最短距离。A点日出,60°E为12时,北京时间为16时。A点日落,60°E为0时,120°W为12时,两小时后,太阳直射点西移30°即150°W。同时,晨昏线与80°N相切,则太阳直射10°N。
 15.A 16.C
解析 据图可以看出,夏至日正午,太阳均位于南方,说明三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所以三地纬度由高到低为①②③;结合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即可得出此日昼长从短到长的排序为③②①。
17 (1)如下图
(2)6月22日8时 (3)一半 (4)23°26′N~66°34′S (5)6月22日太阳高度达最大值,以后逐渐变小,至12月22日达最小值;然后逐渐增大,至次年6月22日再次达到最大值
18 (1)弧AC 昏 (2)24 12 3 (3)北半球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4)6月22日8 (5)炎热干燥
19 (1)经度180,南纬23°26′ 12月22日
(2)乙 (3)D (4)16 23 04
(5)亚热带季风气候 寒冷干燥
解析 本组题考查地球昼夜分布图的判读。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确定图示区域为北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图中晨昏线为晨线。第(1)题可判断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经度为180°,甲、乙、丙处于相同的月份日期为12月22日。第(2)题,越接近赤道昼夜变化幅度越小。第(3)题,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都相同,都是回归线度数的2倍。第(4)题,根据图示,可判断甲乙丙三地地方时为12时、10时、8时,再过16小时三地才能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地方时为23日4时,丙地经纬度是(120°E,30°N),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附近,应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图示季节为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