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9张PPT。九年级下册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温故知新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召开了哪些会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阅读并思考下列问题:1、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处于什么时期?主要原因?经济发展特征?表现?
2、繁荣背后隐藏着什么危机 ?为什么?
3、危机的特点?
4、危机的影响?一、战后资本主义的“繁荣”一时 1、 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处于什么时 期?主要原因?经济发展特征及表现?表现:国民生产总值创历史新高,许多工业部门出现高涨局面,工厂的电气化程度大大增强,一批新的电器开始进入家庭。 原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时期:相对稳定时期特征: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繁荣”一时。 ①当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垄断资产阶级盲目扩大生产
②生产的相对过剩造成了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日益尖锐 在短暂“繁荣”的背后孕育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分析:经济危机爆发的必然性2、繁荣背后隐藏着什么危机 ?为什么?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社会化(无政府状态)盲目扩大生产产生大量商品工人农民遭剥削购买力低下产品积压“生产过剩” 根源: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本质特征)经济危机1825年,英国爆发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二、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危机爆发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导火线或开始标志)晴雨表 股市是:2.危机的特点 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3、经济危机的影响:街头失业者无家可归的人农场主销毁“过剩”的牛奶 千百万人只因像畜生那样生活,才免于死亡。宾夕法尼亚州的乡下人吃野草根、蒲公英;肯塔基州的人吃紫萝兰叶、野葱、勿忘我草、野莴苣以及一向专给牲口吃的野草。城里的孩子妈妈在码头上徘徊等待,一有腐烂的水果蔬菜扔出来,就上去同野狗争夺。蔬菜从码头装上卡车,她们就跟在后边跑,有什么掉下来就捡。中西部地区一所旅馆的厨师把一桶残菜剩羹放在厨房外的小巷里,立即有十来个人从黑暗中冲出来抢。
——摘自《光荣与梦想》 农民们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或者抵不上所耗成本。一位牧场主,将牛羊全部射杀后扔进山沟,因为饲料昂贵,而运往市场的运费大大超过了卖掉它们的价钱。地里的棉花没有采摘,果园里挂满正在溃烂的葡萄和橄榄。1车小麦卖到城里仅够买一双4美元的鞋,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还合算,而千百万的城市人却买不起那贱到使农民破产的农产品。没有失业的工人拿的是名曰"饿不死人的工资"。
------《罗斯福传》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情况表 为什么“一方面是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另一方面却是资本家人为故意大量销毁产品?”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动脑筋销毁商品的原因:垄断资本家要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暴露的本性:资本家残忍,资本主义制度腐朽3.危机的影响 (1)人民深受其害;生产力遭到破坏;社会矛盾加深。 ⑵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你来归纳阅读并思考下列问题1、罗斯福为何当选美国总统(社会形势、个人魅力)?
2、罗斯福新政的目的(直接、根本)?
3、新政的主要措施及其目的?
4、新政的效果如何?
5、新政的成功实施说明了什么?
你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三、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1882--1945年)美国第32届总统,任期12年零39天(1933--1945年)。他是美国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统。你认识他吗?PK如果竞选成功,我保证将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胡佛罗斯福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PK1575万票—2280万票 “我向你们,也向我自己发誓:一定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1932年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竞选词1、罗斯福为何当选美国总统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在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他也鼓励美国人民: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2、罗斯福新政的前提、目的、特点前提: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目的:直接目的:消除经济危机
根本目的: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股市崩溃
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
农产品
价格猛跌
工人失业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表现整顿银行复兴工业调整农业社会救济
公共工程3、主要措施(中心措施)(第一步) 为了恢复公众对银行的信任,1933年3月12日,罗斯福通过无线电广播发表“炉边谈话”,此后,这种与公众“拉家常式”的炉边谈话,成为他向公众阐述政府政策的一种有效方式。材料一:
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1933年3月3日,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
1933年3月5日,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就下令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随后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对银行进行审理,凡有偿付能力的银行才允许开业,同时,由国家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1、概述罗斯福总统整顿银行政策出台的背景;
2、结合课文指出整顿银行政策产生的积极结果。 作用:恢复了银行的信用,促进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稳定了人心,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材料二 :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工资工时法》规定了企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40美分最低工资,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目的: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作用: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材料三: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1933年《农业调整法》: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 当千百万失业者正忍饥挨饿的时候,罗斯福总统却让农民减少耕地和屠宰大批牲畜。因此罗斯福的农业政策受到最广泛的批评。罗斯福总统对农业的调整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克服农业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达到摆脱农业危机,缓和农民斗争的目的,从而使农产品的价格逐渐回升,促进了农业的复苏。 田纳西水利工程
1、增加了就业,部分地解决了失业问题。
2、增加了社会购买力,刺激了生产和消费,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3、改善了美国的基础设施。
4、“以工代赈”这种方式不伤救济者的自尊心;在劳动过程中,磨练了人的意志,还可以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有人对罗斯福建议说,发放救济款要比大规模兴建工程更经济更省钱。如果你是罗斯福的经济顾问你会赞同发放救济款的方式还是政府大模兴建工程的方式?你要如何说服罗斯福采纳你的意见.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1、影响:
2、性质:
3、实质:
4、局限性:①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使美国暂时渡过了危机。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②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③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
④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加强
⑤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的二战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
⑥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 为其他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 新政的影响(成效):(国内、外角度)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新政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进行的,产生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所以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也不能避免资本主义社会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局限性:性质: 思维拓展1:
新政的成功实施说明了什么? 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这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 思维拓展2:
新政取得成功的原因是?(1)它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2)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与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独立战争以来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提供了经济政治保障。
(3)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苏联计划经济成功的经验。 思维拓展3:
给我们中国什么启示?(1)坚持市场经济的同时,也要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2)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解决就业
(3)加强金融监管力度,实行正确的货币政策。
(4)加强政府的执政能力
(5)从本国国情出发,勇于创新和探索
(6)以经济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
比较华盛顿、林肯和罗斯福华盛顿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独立战争取得民族独立。林肯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罗斯福摆脱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度过了危机。拓展延伸1探究列宁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异同。相同点:不同点:1、背景相同:改革前国内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作用相同:改革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1、方式不同: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市场与商品关系来扩大生产,国家放松对经济的干预;新政是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侧重点不同:苏俄以农业为主 ;美国以工业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