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1? 这是1955年美国
《时代周刊》封面,人
物是蒋介石,名字前面
没有任何头衔。背景是
一个国民党的士兵孤单
的守望着大海,对岸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
蒋的脸上是无奈,还是
失望? 解放战争(1945——1949)3课标要求1、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2、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意义。问题探究抗战胜利后国内形势如何?5美 国——蒋介石——共产党——中国人民——扶蒋反共坚持独裁内战争取和平民主,准备武装斗争 渴望和平民主、反对内战中日民族矛盾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
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抉择:和平民主与专制独裁问题探究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了哪些努力?一、政治斗争(1945.8——1946.6)1、原因:蒋介石为内战做准备;毛泽东揭穿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想用软的一套手法 ,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蒋介石谋士陶希圣原话 战后,(中国)需要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成立联合政府……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统一、民主的新中国。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4(1)1945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国共进行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2、过程(2)1946年初,在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3)结果:国民党撕毁政协协议,1946年6月发动全面内战。二、军事斗争(1946.6——1949)1、战略防御
(1)1946年6月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2)粉碎全面进攻
人民解放军采取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八个月歼敌70多万。
(3)粉碎重点进攻
从1947年春开始,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又被解放军粉碎。2、战略反攻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11豫陕鄂豫皖苏晋冀鲁豫
太岳兵团陈赓
谢富治华东解放
军主力陈毅
粟裕南京武汉三路大军挺进中原三 路 突 进12130万人430万人1946年6月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1948年秋280万人365万人13敌我力量对比表 1948年7月280 万365 万优于 敌军不足大为改善略占 优势巩固危机四伏高昂低落决战时机已经到来3、战略决战(1948、9——1949、1)意义: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15辽沈战役示意图1948年9月---11月
歼敌47万余人
东北全境解放16黄百韬黄维杜聿明 1948年11月---1949年1月歼敌55万余人淮海战役示意图171948年11月---1949年1月歼灭和改编敌52万余人平津战役示意图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4、最后胜利(1949.1——1949.10)(1)北平和平谈判(1949.4)
背景:战场上的大溃败,迫使蒋介石在1949年元旦发出“ 求和 ”声明。
为迅速结束,减少人民痛苦,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谈判的条件。
结果:4月,国共两党代表在北平举行谈判,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2)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3)解放军向全国进军,追歼残敌,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20 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的白云观抽签,抽到的是“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抽到的是“上上签”,道士大为赞叹。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天意。”毛泽东却说:“民意。”“天意”还是“民意”?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问题探究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 。 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社会主义力量 。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也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25《双十协定》内容: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但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问题没有达成协议。
意义:使中共在政治上取得主动权, 赢得民心。《双十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