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闻一多
集诗人、学者、民主斗士“三重人格”于一身
——作为诗人
——作为学者
——作为民主斗士
《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
《唐诗杂论》《校补》《古典新义》
他蓄髯八年,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
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
1946年,他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用鲜血和生命
写完了自己历史上最壮丽的一页,时年47岁。
(1899—1946)
作者:臧克家
山东潍坊诸城人
曾经是闻一多先生的学生
现代诗人,忠诚的爱国主义者
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曾任《诗刊》主编
他的第一部诗集是《烙印》
代表作品有《有的人》等
(1905——2004)
听读文章
1)课文的前两段作用是什么?
2)这篇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写了什么?
仰之弥高 锲而不舍 潜心贯注
兀兀穷年 群蚁排衙 迥乎不同
气冲斗牛 目不窥园 赫然
校补 迭起 衰微
mí
qiè
wù
yá
jiǒng
dǒu
kuī
hè
jiào
dié
shuāi
qián
整体感知
1〉课文前两段的作用是什么?
①总领全文
“做”的特点———“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②对比写法。
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谦虚谨慎的美德。
整体感知
2〉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写了什么?
第一部分
1—7段
第二部分
8—20段
划分文章结构
学者的方面
革命家的方面
动脑思考
语言的音乐美
我喜欢“ “,美在 。
我喜欢”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美在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
合作讨论
身份 特征 成就 目的
学者 《唐诗杂论》
“说”了就“做” 献身民主事业
“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
《校补》
《古典新义》
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革命家
参加示威游行
起草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的演说
谦虚刻苦
言行一致
治学严谨
大无畏
闻一多身上的品质
谦虚刻苦
治学严谨
言行一致
大无畏
作为革命家
合作讨论
作为学者
课外推荐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jiān)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这样的人,
他们只“说”不“做”,往往半途而废。
身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避免这种情况
的发生,面对未来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请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练笔。
志存高远
深夜提笔写校补,
三更唐墨出杂论。
一口一心为自由,
愿为革命献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