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白鹅》 课件(共27+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5《白鹅》 课件(共27+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7 16:42:36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十五课
白鹅
第一课时
人教版 四年级下
(配统编教材)
咏鹅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唐朝骆宾王七岁就作了一首儿诗《咏鹅》,大家还记得吧!一起比比谁背诵得更好。
《咏鹅》这首耳熟能详的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白鹅戏水图。
在丰子恺老先生的笔下白鹅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来了解一下吧。
丰子恺(1898 —1975) ,中国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 浙江桐乡人。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
主要作品:《丰子恺漫画》《音乐入门》
《缘缘堂随笔》等。
作者简介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有拼音的借助拼音读准确,没有拼音的可以和同桌商量。也可以做上标记。试着把课文读通顺。
听读课文
字词学习
狂吠 颇像 京剧 譬如 侍候 堂倌
附近 脾气 敏 捷 供养 添加 奢 侈
昂首大叫 一丝不苟 局促不安
fèi


shì
guān


mǐn jié
gōng
tiān
áng
gǒu

shē chǐ


kān( 看守 看门 )
kàn( 看书 看见 )
造句:
学校看(kān)守大门的大爷兢兢业业,只有在晚上没人的时候才会看(kàn)电视。
多音字

háng( 引吭高歌 引吭大叫 )
kēng( 吭气 一声不吭 )
造句:
鹅看到我来喂食大都引吭(háng)大叫,只有最小的那只一声不吭(kēng)。
多音字

gōng( 供养 供应 )
gòng( 供词 供认不讳 )
造句:
在犯罪嫌疑人的口供(gòng)中提到了为他提供(gōng)作案工具的人。
多音字

jué ( 角色 角逐 )
jiǎo( 鹿角 犄角 )
造句:
我在舞台剧中扮演了一个小角(jué)色,道具是一对美丽的鹿角(jiǎo)。
多音字
读音:áng
组词:昂首 昂贵
书写指导:
“日”写得扁些;“ ”小而偏上,“卩 ”竖要有力。
造句:
我登上山顶昂首远望,无限风光尽收眼底。
读音:jié
组词:快捷 捷径
书写指导:
右部横间距匀称紧凑,撇短,
捺伸展。
造句:
亚运赛场上捷报频传,我国选手接连获得奖牌。
读音:pí
组词:脾气 脾胃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右部末横稍长,末笔
竖为悬针竖。
造句:
舅舅是个脾气暴躁的人。
读音:pì
组词:譬如 譬喻
书写指导:
上部书写宽扁,笔画紧凑;“言”
上横长托上。
造句:
山上的物产非常丰富,譬如榛子、蘑菇等。
读音:pō
组词:偏颇 颇为费解
书写指导:
左右均等,左高右低。
第五笔捺变点以让右。
造句:
他说话时颇为激动,连声音都有些颤抖。
读音:tiān
组词: 添补 添彩
书写指导:
三点水宜紧凑;右部撇捺舒展,
有覆盖之势。
造句:
我们要以实际行动,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叫嚣:
郑重:
局促:
从容:
引吭大叫:
词语理解
大声叫喊吵闹。
严肃认真。
拘谨不自然。
镇静;不慌不忙。
本文指鹅伸着脖子敞开喉咙大叫。
局促不安:
三眼一板:
扬长而去:
词语理解
形容拘谨、不自然、不安定的样子。
比喻言行有分寸、有条理。这里指鹅的吃法刻板,
从不改变。
大模大样地离开。本文指狗偷食完鹅的食物后大
模大样地离开,与偷食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通读全文,概括一下课文的只要内容。
这篇课文从叫声、步态和吃相中突出了白鹅高傲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课文中哪句话写了作者对白鹅的感受?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朗读第1自然段,找出表现白鹅高傲的词语。
这白鹅,是一位即将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我抱着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里。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课文从哪些方面具体写了白鹅的高傲?
这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呢?
它不仅连接第1自然段的内容,还告诉我们后面几个自然段分别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写出鹅高傲的特点。
这是一个过渡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再次默读课文,划分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写白鹅的来历以及作者对它的初步印象;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
从叫声、步态和吃相三个方面来写白鹅的高傲。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课文主要围绕哪一句话来写 ?
这句话既是文章的中心句,统领全文,集中概括了鹅高傲的特点,又是过渡句,不仅承接了上文“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还引起了下文“鹅的叫声……”,使文章衔接自然,条理清楚。
表示看的词语
左顾右盼 左右扫视 熟视无睹 面面相觑
望穿秋水 偷眼观瞧 侧目而视 目不转睛
目不暇接 视而不见 手快眼疾 目光游移
目不斜视 登高望远 东张西望 昂首望天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新词,读熟了课文,也理清了课文的脉络。下节课我们将从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中,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体会白鹅的高傲。
1. 了解丰子恺先生是怎样写出鹅“高傲”的特点。
2.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
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共18张PPT)
第十五课
白鹅
第二课时
人教版 四年级下
(配统编教材)
叫声、步态和吃相三个方面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这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白鹅呢?
一只高傲的白鹅
它的高傲还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白鹅》一文,从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三个方面去感受它的高傲吧。
作者是怎样把“叫声”写具体的?
默读第3自然段,找出你认为能表现白鹅高傲的词。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不仅叫声高傲,它的步态也是那么与众不同。
小声读读第4自然段,你能想象出鹅的步态是什么样的吗?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把鹅和鸭的步调进行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将鸭与鹅的步调进行对比,并用净角出场来比喻鹅的步调,使我们更生动形象地了解了白鹅步调从容的特点,进一步感受到了它的高傲。
自由读第5~7自然段,了解这一部分详写的特点。
作者用哪些词语来形容鹅吃饭时所表现出的傲慢?
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傲然”“毫不相让” “竟”直接写出了白鹅站着的高傲样子,使一个傲气十足的白鹅形象跃然纸上。
在不同的情况下,白鹅吃饭的样子都是这样高傲,它的高傲就表现在这“三眼一板”的吃法上。
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它一丝不苟的吃法让人觉得好笑,真是“三眼一板”。一日三餐的食物是固定的,“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它吃东西的顺序是不变的。
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作者以堂倌自喻,有意降低自己的地位,显示鹅的尊贵。
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
“我们这位鹅老爷”,明贬实褒,言语间流露出来的亲昵和叙述中的煞有介事,表现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这时我们便替它添饭,并且站着侍候。
从鹅的神态、叫声及作者的“站着侍候”表现了鹅的高傲。
为了找这些食物,它仍是要走远去的。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架子”指自高自大装腔作势的作风。这里用来形容鹅的派头,明贬实褒。
丰子恺笔下的白鹅这样妙趣横生,读着读着,让我们忍俊不禁。同样是写白鹅,俄国作家叶·诺索夫笔下的白公鹅与本课的白鹅有哪些共同点呢?
读一读“阅读链接”内容,比一比,说一说两位作家笔下的鹅有什么共同点。
两篇文章都写出了鹅的高傲的特点,都有对鹅的步态的描写。
两篇课文都是先总写鹅的特点,再具体描写;描写方法上都把鹅当作人来写,描写的语言看似讨厌鹅,实则表达的是对鹅的喜爱之情。
1. 用反语或者调侃的语气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2. 观察动物时,可以从它的外形,叫声、步态、吃相等
方面抓特征细致观察。
3.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动物人性化的行为,进行
生动描写。
4. 运用比喻和对比突出事物特征。
本文的写作特点
这节课中我们体会到了丰子恺先生文笔之生动,他用幽默的语言把白鹅的高傲写得栩栩如生,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也喜欢上了这只白鹅。
1. 同学们,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些生动有趣的句段,把
它们积累下来吧!
2. 拓展阅读:《珍珠鸟(节选)》
《鸟的天堂》
《萤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