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愁情人生主题单元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李清照的愁情人生主题单元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03 08:5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李清照的愁情人生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年级
所需时间
课内3课时+课外3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似乎这就是李清照一生的真实写照,人如其词,言为心声,当然她的词中少不了这种哀愁,那么从《如梦令》到《一剪梅》《醉花阴》《武陵春》再到《声声慢》李清照的这种愁情都一样吗?本单元将通过鉴赏李清照的词,结合李清照的人生经历,走进李清照的非凡的人生。
本单元将通过对《如梦令》《一剪梅》《声声慢》等三首词的课上重点学习和课后的拓展学习来完成。整个单元将分成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走近李清照《如梦令》《一剪梅》《声声慢》三首词。指导学生从诵读到熟读到背诵,基于初中学习李词的基础上初步感受李清照的愁情。专题二,知人论世,感悟李清照诗词世界中的愁情。专题三,总结品析诗人情感的方法 。课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深入了解李清照的思想,列举李清照的不同时期的作品,,赏析作品,深入理解诗人愁情。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和人生不同时期诗词创作的代表作。
2.探究其人生历程中不同阶段的不一样的思想情感,并结合不同时期代表作说出其不同在哪儿?
3.总结品析李清照"愁情"的方法。词句+手法+情感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 的方法完成对李清照愁情人生的品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意识
2.感悟李清照的愁情人生,走进婉约词风。
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1.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3.突出强调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以体现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共同目标和价值。注重优秀文化的熏陶和对中华文化的体认,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加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是高中语文课程所特有的魅力,体现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广阔的人文视野。
4. 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李清照在《如梦令》《一剪梅》《声声慢》三首词中展现了怎样的情感?
2.李清照的人生经历为她的诗词创作涂上了怎样的色彩?
3.李清照的诗词世界里为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人生情怀?
专题划分
专题1:知人论世,感悟李清照诗词世界中的愁情
专题2:走近李清照的三首不同时期的代表词
专题3:总结品析诗人情感的规律与方法
专题一
走近李清照三首词
所需课时
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李清照的作品是和愁字分不开的,从开始的情仇,到家破人亡的家愁,再到江山沦陷的国仇.这纷繁的愁绪令她一步步地迈上了文学的圣殿.真可谓万古愁心!
专题一,走近李清照《如梦令》《一剪梅》《声声慢》三首词。指导学生从诵读到熟读到背诵,基于初中学习李词的基础上初步感受李清照的愁情。结合自己诵读诗词的感受, 选择你喜欢的李清照的一首词进行鉴赏,说明喜欢的原因,体会其中的情感。
本专题学习目标 (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简历和诗词创作的主要成就
2.多媒体播放范读引领学生诵读李清照的三首词,初步感受李清照的思想情感
3.依据原词小组讨论交流说出初读三首词的“愁”有何不同
4.三首词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清照?
本专题问题设计
1.谈谈初读每首词的感受
2.结合李清照不同时期的人生经历赏析三首词中的情感
3.同是表现“愁”绪的词,表达的情感相同吗?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
中学语文教材:《唐诗宋词》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1.李清照不同阶段的诗词三首
(一)《如梦令》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二)《一剪梅》《醉花阴》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三)《声声慢》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多媒体播放三首词的范读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通过多媒体范读引导学生诵读《如梦令》《一剪梅》《声声慢》三首词。
活动二:这三首词分别是词人哪个时期作品 ,三首词分别写出词人怎样的情感?
引导学生先了解词人的人生经历,然后分别赏析三首词。小组内交流,班内交流,教师引导。
活动三:同是表现“愁”绪的词,表达的情感相同吗?
选取你最喜欢或体会最深的一首词,进一步品味,然后说一说这首词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小组交流,班内交流。教师适时引导。
活动四:三首词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清照?(愁情满怀)
布置作业:1.背诵三首词。
抓住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主动交流,大胆质疑;表达流利、准确;发言积极,踊跃
2.赏析诗词时结合词人的人生经历,抓住词中的冷词和热词
3.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有自己的见解,分析深刻。
专题二
知人论世,感悟李清照诗词世界中的愁情
所需课时
课内1课时+课外2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真情是词之骨,词之言情,贵得其真。李清照之前,婉约词人多以男性写艳情幽怀,李清照则是以女性本位写自我爱情悲欢和亲历的家国巨变而获得空前成功的第一人。
”,“凄凄惨惨”的情怀,元地倾诉的“万千心事”,全是发自肺腑的心声,来不得半点雕琢矫饰。这些融和着家国之变、时代 沧桑的悲慨之曲,来自情挚意浓的词人,植根于真实生活感受,是李清照坎坷生涯、悲剧人生、灾难时代的映现。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 能够依据李清照不同人生阶段的诗词特点,引导学生赏析三首词
2. 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李清照的人生经历为她的诗词创作涂上了怎样的色彩?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三首词代表了李清照人生中三个不同时期,每个时期的词分别表现了李清照的怎样的情感?
2. 李清照的人生经历为她的诗词创作涂上了怎样的色彩?
3.不同阶段的诗词分别表现了李清照的怎样的人生追求?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
中学语文教材:《唐诗宋词》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检查三首词的背诵情况。
活动二:探究思考
引导学生将三首词按创作的不同时期进行归纳。并指出每个时期的词作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少女时期:表达词人惜花伤感的无限深情。
少妇时期:表现词人的闺怨离愁。
孀居时期:深重的国破、家亡、夫死之愁。
活动三:不同阶段的诗词分别表现了李清照的怎样的人生追求?
《如梦令》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少女的天真烂漫,对春光逝去的无限惋惜之情;
《一剪梅》《醉花阴》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少妇渴望与丈夫团聚而产生的闺怨离愁;
《声声慢》中更是为我们定格了一个寻寻觅觅晚景悲凉的身影。
活动四: 以“我心中的李清照”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随笔,课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够背诵李清照的诗词,熟知李清照的生平经历
2.能够发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作用,践行生本理念;
3.写随笔,能否写出自己心中的真情实感。
专题三
总结品析诗人情感的方法
所需课时
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检测学生对李清照词的掌握情况,举行诗歌配乐朗诵比赛,并且进行李清照诗词鉴赏比赛
本次活动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班内展示评比的方式。首先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朗诵代表,全班同学进行投票,选出优胜小组和优胜个人。最后,举行诗词鉴赏比赛。完成对整个单元学习的汇报总结。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通过诗歌配乐朗诵比赛,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对诗词的热爱。
2.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3.透过对李清照诗词的鉴赏,总结诗词鉴赏的规律与方法,感悟其非凡的一生,引发学生思考和塑造自己的人生。
本专题问题设计
1.李清照词的艺术魅力在哪儿?
2.赏析李清照《一剪梅》《声声慢》两首词,总结诗词赏析的规律与方法。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
常规资源
班级博客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课前布置诗歌朗诵的任务。小组讨论所选诗词和推荐人选,每组不少于2人。
(1)诵读内容:李清照的诗词。
(2)诵读形式:脱稿,配乐,追求进入诗歌意境,恰当抒发诗歌情感。
活动二:课上布置《醉花阴》,小组讨论交流鉴赏,选出代表进行板演。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比中总结出鉴赏方法:词句+手法+情感
全班展示交流。根据评价量表评出优胜小组和优胜个人。
活动三:
(1)感悟了李清照非凡的一生,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看待人生的各种“经历”?
小组讨论交流,班内交流,教师引导。
提示:人的一生中可能无法选择自己的人生经历,但可以选择自己面对人生的态度。
活动四:教师作单元学习总结。
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历史的角度李清照的爱国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广大妇女追求男女平等、关心国事、热爱祖国的一个侧面,让后人从中看到了中国古代女性情感世界的另一面。而且,她还在众多爱国作家中为女性争得了一席之地。不仅如此,李清照还开创了女作家爱国主义创作的先河,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女性爱国的光辉典范,特别是现代女性文学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现实的角度认识李清照的爱国思想,能感受到女性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以及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够脱稿诵读诗词。
2.小组课前准备充分,朗诵声情并茂。
3.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自评和互评,提出自己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