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 1 位置与方向(一)第3课时《单元综合复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 1 位置与方向(一)第3课时《单元综合复习》(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17 16:0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第3课时单元综合复习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单元复习课。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用方位词描述行走路线。本节课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梳理,进一步掌握知识技能,引导学生用所学的方向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提升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并为第二学段继续学习确定位置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用方位词描述行走路线。
2.通过对本单元所学内容的梳理,提升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用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及行走路线。
教学难点:
理解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知识梳理 师:我们一起回顾本单元知识板块。 师:自主填写方位示意图。 追问1:你是怎么快速填写出来的? 追问2:与西北相对的是?与西南相对的是? 师:平面图的绘制原则。 师:说说按这样的路线行走,观测点有没有发生变化? 学生自主填写 生:平面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生:东南、东北 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 生:有变化。从长颈鹿馆出发时,观测点是长颈鹿馆。从狮山出发时,观测点是狮山。行走时,观测点也在变化。 通过对前两节课所学内容的梳理,唤醒旧知,为综合运用知识奠定基础。
环节二 综合练习 1.用方位词填空。 (1)王林面向南站立,向右转之后,她的左面是( ),右面是( )。 (2)一辆汽车由南向北行驶,在十字路口向左转弯后,变为由( )向( )行驶。 追问:思考这一题时,如果有困难,你有什么好办法? 生:南,北。 生:由东向西。 生:人可以跟着转一转。 对三年级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借助生活情境,强化生活中的方位,丰富表象积累,提升方位感。
2.按要求画图形,并填一填。 (1)在☆的西面画□。 (2)在☆的东南方画△。 (3)在☆的东北方向画〇。 (4)◆在☆的()方向, ☆在◆的()方向。 生:◆在☆的西北方向,☆在◆的东南方向。观测点互相交换,方向正好相反。 巩固平面图上物体之间的方位关系,进一步理解“观测点互相交换,方向相反。”,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3.森林送货员 生:小熊的送货路线是,从起点出发,先向西北方向到松鼠家,再向东到小鹿家,再向南到刺猬家,最后向西到小兔家。 通过对行走路线的描述,进一步体会观测点的变化,感受位置的相对性。
4.选一选。 元元从家出发,先向北走一段路,接着向西走一段路,最后再向西南走一段路就到学校了。可以表示元元从家到学校路线的图是( )。 追问1:A、B的行走路线分别是怎么样的? 追问2:元元放学回家,应该怎么走? 生:C 生:A的行走路线是从家出发,先向北走一段路,接着向西走一段路,最后再向西北走一段路到学校。 B的行走路线是从家出发,先向北走一段路,接着向东走一段路,最后再向西南走一段路到学校。 生:元元放学后,从学校出发,先向东北走一段路,再向东走一段路,最后向南走就到家了。 巩固用方位词描述行走路线。同时采用追问的方式,锻炼学生描述行走路线的能力。通过对元元放学后行走路线的思考,进一步体会位置的相对性。
环节三 拓展练习 聪聪、明明和林林住在相邻的三座房子里。聪聪住在明明的东面,聪聪与林林不相邻。林林住在()号房子。 生:根据“聪聪住在明明的东面”,那么聪聪可能住在②或③房子里,又根据“聪聪与林林不相邻”,那么聪聪肯定住在③号房子里,林林住在①房子里。 将方位知识与推理相结合,提升挑战性,激发思维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环节四 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生①:通过单元知识的梳理,知道了八个方向,会画平面图。 生②:会画简单的平面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有哪些认知上的冲突,遇到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环节五 布置作业 教材P10第6、7题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