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第3课时单元综合复习
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已经基本能根据从一个方向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拼搭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知道根据从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拼搭的几何体有多种可能,而根据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基本能确定这个几何体。同时,也通过不断的观察、想象、操作,不断在二维和三维之间转化,对于想象的方法、空间观念的培养已有一定的帮助。本课作为单元复习课,通过梳理前两节课的内容、适当补充一些针对性的知识和题型,使学生能查漏补缺,为空间观念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可能。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根据给出的从一个(两个、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在摆拼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从一个方向看到形状图,有多种摆法,而从三个方向看到形状图,一般可以确定摆法。
2.通过操作实践,在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转换的过程中,提高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在思考、想象、验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数学的乐趣,积累活动的经验。
教学重点:
能根据从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知识梳理 师:同学们,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过哪些知识? 追问1:告诉我们多个方向时我们是怎样拼搭出几何体的呢? 追问2:在这个单元中还学习了什么? 小结:看来同学们对于这个单元的知识掌握得都还不错,那接下来就来考考大家,看你们能否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 生: ①我们学习了怎样根据告诉我们的一个或者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拼搭出几何组合体。 ②我们是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入手进行拼搭,然后根据其他方向不断调整。 生:告诉我们多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时,一般我们从上面开始入手,拼搭调整的次数少,所以也容易想象。 生1:还学习了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拼搭的几何体有很多种可能,而知道了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就能确定这个几何体。 生2:知道了三个方向能基本确定图形的形状,有的时候也不能完全确定下来。 知识的梳理,既是对于前面知识的回顾,也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联系在一起,便于后面练习的更好展开。
环节二 综合练习 练习1:观察下面4个几何体, 从正面看,形状相同的是( )。 从上面看,形状相同的是( )。 从左面看,形状相同的是( )。 小结:从一个方向看,看到的图形是相同的,但实际上几何体有可能是不一样的,所以从一个方向观察物体并不全面。 练习2:根据下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想一想。 师:不摆,你能想象这个几何体的样子吗? 师:请一生上台摆一摆。 (
1
3
)师:如果用下面这种方式来记录这个几何体,你能看得懂吗?谁能来说一说。 追问1:是的,我们可以用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和这个位置上所用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来表示几何体。那为什么会用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来记录呢? 追问2:如果把这个图形调整一下,又该怎么记录呢?请你试一试。 练习3:根据下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摆一摆。 师:用前面学习的方法记录一下小正方体的个数。 生: 1和3, 2和4, 2和3 生: ①可以将想好的几何体搭出来给大家看。 ②也可以把想到的几何体画出来。 生: 生: ①这是从上面看到的图形的样子。 ②上面的数字应该是代表这里一共有几个正方体。 生: ①因为从上面看就相当于是整个图形的基石,底座是固定的,所以用上面看到的图形来记录。 ②也说明了从上面开始想比较容易。 (
1
2
1
)生: 生1:生2: 生1: 生2: 基础练习,多个几何体同时观察,加强观察物体方法的指导,提升观察物体的能力。 记录方法的介绍,让学生难以呈现的几何体有了呈现的可能。同时,也在记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为什么要从上面入手开始拼搭,在记录的过程中让想象的过程有了可呈现的步骤和依托,对空间观念的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
环节三 拓展练习 1.一个几何体由若干个小正方体组成: 从正面看 从上面看 从侧面看 这个图形至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组成。 独立完成,边想象边思考:这里的侧面是指哪一个面? 课件演示,师生一起经历拼搭的过程。呈现最终拼搭的结果,6个。 小结:这个几何体用6个或7个小正方体都能搭成,但问“至少”需要多少个时,要注意思考能否更少。 2.一个用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下面是它的两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要符合这两个条件,最少需要摆( )块,最多能摆( )块,共有( )种摆法。 请生把想到的摆法记录下来。完成后反馈。 小结:在思考有多少中摆法时要注意有序思考。 (
2
1
1
1
1
1
) (
1
2
1
) 生: ①我觉得需要7个小正方体,侧面是指右面,因为根据上面和正面搭的样子,不可能从左面看到这个图形。 ②我也觉得这个侧面是右面,从左面是看不到的,但我觉得6个就够了。 (
2
1
1
1
1
2
) (
1
1
2
1
2
1
)8块: (
1
1
2
1
1
2
) (
2
1
1
1
2
1
) (
2
1
2
1
2
1
) (
2
1
2
1
1
2
) 9块: (
2
1
1
1
2
2
) (
1
1
2
1
2
2
) (
2
1
2
1
2
2
) 10块: 在第1题中改“从右面看”为“从侧面看”,是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培养的一个契机;在练习2中要求记录下所有摆法,要求学生能有序进行思考;两道题都不仅仅只是局限于空间观念,同时也融入了多种能力的培养,意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环节四 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生: ①学会了几何体的记录方法,是用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和这个位置上所用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来表示几何体。 ②我们要在观察物体时边想象边推理,当情况比较多时要有序思考。 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小结课堂,提升总结、表达能力。
环节五 布置作业 教材P2 做一做 P4 第7题
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