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装在套子里的人》导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六单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2《装在套子里的人》导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六单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7 21:1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13.2 *装在套子里的人 契诃夫学案
【学习目标】
1.小说多元化的理解。
2.小说深层次的解读。
【重点难点】
1.分析别里科夫的形象并体会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把握小说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法,学习理解“套子”的含义。
2. 把握小说的主题。
【导学基础知识】
一、走近作家,知人论世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是十九世纪末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巨匠和剧作家。俄国的契诃夫与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并称为“世界短篇小说的三大巨匠”
他出生在一个由农奴赎身的自由民的家庭。中学毕业后,考取了莫斯科大学医学院。1880年,他在大学期间就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毕业后,他一 边行医,一边写作。契诃夫是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和戏剧家。他一生只活了44岁,但在他25年的创作活动中,他却写下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还有十几个独幕剧和多幕剧。
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第六病室》,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凡卡》、《带阁楼的房子》、《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樱桃园》等。他的作品取材极为广泛,对地主、官吏、资产阶级、小市民、知识分子、工人和农民都作了非常真实而深刻的描写。
他的艺术特点在于以简练的手法,幽默的笔调,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事件里反映出重大的社会问题,特别是揭露了沙皇政府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和剥削,讽刺庸俗腐朽的市侩习气,同情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但局限于表达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带着明显的抑郁哀伤的色彩。
1.作品简介
《装在套子里的人》写于1898年,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代表作之一。当时,白色恐怖笼罩着整个俄罗斯,沙皇政府实行专制统治,这种专制主义,剥夺控制了人们的自由,而且到处都有耳目,稍有越轨,就会遭到无情的迫害;但是,在当时,民主和自由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普遍要求。
别里科夫这个形象是作家以故乡塔于洛格初级学校的一个教员兼学监狄河诺夫为原型塑造的。契诃夫对黑暗的沙皇专制制度下的知识界做了长期的、深入细致的观察,把知识分子中的“狄河诺夫”们的思想性格和习惯集中起来进行艺术概括,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塑造了别里科夫这个世界文学史上少见的典型形象。
2.写作背景
19世纪末期是俄国历史上反动统治特别残酷黑暗的时期,此时的俄国正是农奴制度崩溃、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沙皇专制极端反动和无产阶级革命逐渐兴起的时期。逐渐开展的俄国工人运动越来越高涨,到1898.
年,列宁在彼得堡建立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俄国的革命斗争走上了崭新的阶段,工人罢工和农民起义在全国风起云涌。即将来临的革命暴风雨使反动派惊恐不安。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竭尽全力妄图维持摇摇欲坠的专制制度,反对任何自由的要求和革新的行为,加强反动统治,警察林立,密探出没,冤狱遍布国中,俄罗斯大地笼罩着恐怖、室息的气氛。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士,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仇视和反对一切社会变革。作者写这篇小说就是为了揭露和讽刺这种人丑恶的本质。
3.解题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指生活和思想上都有某种框框,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人,小说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是沙皇专制主义的产物。现在,别里科夫已成为顽固守旧,害怕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作者写这种人的目的是揭露他们的本质,希望人们在与旧制度斗争的同时与之斗争。
现在,别里科夫已成为顽固守旧,害怕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
【导读理解】
1.别里科夫都有哪些类型的套子?具体内容是什么?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2.别里科夫为什么害怕和憎恶与他人交往?“性情孤僻”是主要原因吗?
3.小说中的华连卡姐弟具有什么样的形象特征?
4.别里科夫这个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典型形象对于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他的那些套子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5.“促狭鬼画了一张漫画”这一情节,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6.作者用了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写别里科夫的婚事,似与前文连接不紧,这一故事情节的设置妙在何处?
7.这篇小说为什么以“装在套子里的人”命名?如果换成“别里科夫传”行不行?为什么?
答案:
1.
套子类型 内容 性格特点
衣着 雨鞋、棉大衣、黑眼镜、羊毛衫。 孤僻、古怪、保守、惧怕任何新事物。
用具 雨伞、伞套、表套、刀套、棉花、车篷。
生活习惯 卧室像箱子,床上挂着帐子,被子蒙着脑袋。
职业 希腊文教师。
思想 凡是政府规定禁止什么,他无条件拥护:凡是遇到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他就闷闷不乐。
论调 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2.“性格孤僻”确实是别里科夫害怕与人交往的一个原因。但是我们还要进一步探究:别里科夫为什么“性格孤僻”?除了性格使然,社会因素也许更为重要。他恐惧社会变革,沉酒在“怀旧”的虚幻中,不敢与真实的社会生活接触,最后发展为“害怕和憎恶”与他人交往。
3.华连卡姐弟是具有新思想、敢说敢为的年轻人,代表了一种新生的进步的力量。他们的出现给沉闷的生活带来了生气,他们大笑、骑自行车、不怕打小报告,虽然别里科夫的死,不代表反动势力的消亡,但华连卡姐弟的出现却给人以希望。作品把别里科夫的死同姐弟俩的一推一笑结合起来,便预示了旧势力的不堪一击和新势力的必将胜利。
4.顽固、保守,不仅仅是别里科夫反对新事物、反对进步的套子,也可能成为生活在新社会的我们反对新事物、反对进步的套子。人是很容易满足的,满足于已经取得的小小成绩、满足于眼下比较舒适的生活,于是不再努力奋斗、不再积极进取,“满足”便成了一种套子。不仅自己深受其害,而且还无情地嘲笑、甚至阻止其他人的进步,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其实,在现世,“骄傲”是一种套子,“虚荣”也是一种套子,“嫉妒”是套子,“自私”也是套子。我们只有根除自身的陋习、驱除心中的邪念,才可能摆脱“套子”的束缚,大步向前。
5.画的内容是别里科夫与柯瓦连科的姐姐华连卡在大街上手挽手逛大街的情景。照理自由恋爱是正常的,可是在当时,“自由”是套上枷锁的。在别里科夫看来,这是不合“规矩”,有失“体统”的。别里科夫对此感到“难堪”,并有了下一步的行动。揭示了主题,推动了情节发展。
6.小说只讲别里科夫的婚事,而不提他对爱情的态度,是意味深长的。别里科夫跟真正的爱情是无缘的。小说的第一部分着重从衣食住行、待人接物、精神状态、语言习惯等方面对别里科夫作一般的概括性描述。第二部分把别里科夫推到“爱情”的课题上,把笔触伸向人物内心深处,工笔细描般地刻画人物性格,让读者从人物的具体盲行中看出他的精神状态。本部分要突出主人公不仅“套己”而且“套人”的腐朽灵魂,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7.(示例一)从情节方面看,他不仅自己入“套”,而且还用“套子”去“套”别人,有别里科夫在,人们就不能自由言论,因为他会把一切不合“规矩”的言行报告校长。此外,他反对一切新生事物,同事骑自行车郊游,他认为是大逆不道;因为教室内闹闹吵吵就害怕出“乱子”,就建议校长开除彼得洛夫和叶果洛夫。这些情节充分地表现了别里科夫的守旧、落后、.反动的思想。
(示例二)从时代背景看,别里科夫生活的时代是沙皇统治末期,也是沙皇统治压榨人民最疯狂的阶段,新生力量与沙皇旧势力的矛盾日益激化,这些旧势力维护腐朽的沙皇统治,反对一切新生事物,出现了很多保皇人士自觉地去做沙皇的走狗,他们都想用“套子”束缚人们,压制新事物和革命力量,别里科夫正是这种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
【巩固练习】
1.请仿照下面画线句子,结合课本的内容,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文字,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人性是有缺点的:祥林嫂因信奉封建迷信而深受其害,最后在心灵的恐惧和煎熬中死在祝福的爆竹声中;别里科夫_____________;陆虞候_____________。
2.如果为别里科夫立一块墓碑,征求一副墓联,请根据本课内容,设计墓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
3.仿照下面的示例,以别里科夫为对象,写一句话。
示例:林冲,我想对你说,你隐忍、谦让,你用一颗愤慨的心,向我们诉说了一种人世的无奈。
别里科夫,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说,华连卡的笑声结束了别里科夫预想中的婚事,也结束了他的人间生活。华连卡的笑声对别里科夫究竟有什么影响?请谈谈你的看法。
5.在原小说结尾处有叙述者的一段话:“看别人作假,听别人说谎,如若你容忍这种虚伪,别人就管你叫傻瓜。你只好忍气吞声,任人侮辱,不敢公开声称你站在正直自由的人们一边,你只好说谎,赔笑,凡此种种只是为了混口饭吃,有个温暖的小窝,捞个分文不值的一官半职!不,再也不能这样生活下去了!”你认为这段话是删去好,还是不删去好?请说明理由。
6.为什么“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呢?课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意?
7.埋葬别里科夫既然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为什么人们又要“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呢?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人们受到良好教育的结果。
B.别里科夫虽使人讨厌,但他的死去毕竟使人悲伤。
C.套子的代表人物死去了,可是套子依然存在,且势力还十分强大。
D.在这个令人窒息的社会中,人们都变得虚伪起来了。
8.小说描写了柯瓦连科姐弟的一推一笑,别里科夫的一滚一死,这样描写的作用是( )
A.表现华连卡的爽朗活泼,柯瓦连科的正直、勇敢。
B.表现套中人的实质——虚弱、腐朽,预示新生事物必会战胜腐朽的旧势力。
C.讽刺别里科夫的滑稽可笑,表现他的外强中干,不堪一击。
D.预示柯瓦连科姐弟所代表的进步思想新生势力的强大。
参考答案
1.答案:(别里科夫)因保守落后而胆小多疑,最后在别人的嘲笑中结束了他人间的生活
(陆虞候)因贪图荣华富贵而趋炎附势巴结高俅出卖朋友,最后在林冲愤怒的复仇中被尖刀剜死
解析:本题要结合所学文章的人物性格及命运,并仿照例句形式来写。
2.答案:示例一:雨帽雨衣雨伞雨鞋身上有 法制法规法律法令心中存
示例二:谨小慎微,心惊胆战过日子 循规蹈矩,诚惶诚恐上西天
示例三:为现实生活所套 因终身大事而终
解析:墓联要合乎对联的要求,上下联对仗,同时应结合小说主题,扣住别里科夫的衣着、外貌及性格特征或课文内容来设计。
3.答案:我想对你说,你虚伪、迂腐,你用一颗守旧的心,把身边的人都装进了套子里。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题,一是要看清题干要求,即要以别里科夫为对象来仿写,二是要对别里科夫的性格特点有所了解。
4.答案:华连卡的笑是对别里科夫的打击。他最怕出乱子,怕被人取笑,“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他将要跟华连卡结婚了,自己却闹出这么个乱子,被人如此取笑,这对他来说是一个超乎寻常的打击。
解析:华连卡的笑在正常人看来,绝对不会置人于死地,但在病态的别里科夫看来,这笑声说明他成了别人取笑的对象,这比什么都可怕。结合別里科夫的性格特征分析即可。
5.答案:(示例)删去好。删去后让小说结尾含而不露,引发读者思考。
解析:如果认为删去好,可从别里科夫的故事已经讲完的角度分析,从别里科夫的故事中人们完全可以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主旨,删去使结构、文章更耐人品味。如果认为保留好,可以从更能揭示作品主旨,更具有号召力的角度进行分析。
6.答案:只要沙皇专制制度没有被推翻,这块土壤上就会不断滋生出新的“别里科夫”,所以生活还是老样子。课文最后一句话启示人们,沙皇专制统治不推翻,腐朽的思想不铲除,就会永远存在“别里科夫”式的人物,生活就不可能自由快活。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沙皇腐朽、反动的统治。
解析:解答此题,要联系小说的创作背景和批判的主题:小说不仅仅是为了讽刺别里科夫的荒唐,更是为了揭示沙皇腐朽的统治。
7.答案:C
解析:由课文最后一段“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可知,别里科夫只是众多“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一个代表,他的死亡不代表“套子”的消失,只要“套子”依然在,便会有更多人变成“装在套子里的人”。
8.答案:B
解析:A、C、D三项都不全面,这里的描写涉及别里科夫和柯瓦连科姐弟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