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红楼梦》之王夫人人物形象(课件2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红楼梦》之王夫人人物形象(课件24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7 21:4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东海没有白玉床,
龙王请来金陵王。
一.王夫人的人生历程及心态变化
王 人

王夫人人生三个阶段:
1.少女时期;
2.出嫁到贾珠去世;
3.丧子之后。
王 人

少女时期
王 人

性情真实朴素
第6回:刘姥姥:着实响快,会待人,倒不拿大。
第74回:王夫人原是天真烂漫之人,喜怒出于心臆,不比那些饰词掩意之人。
出生高贵: 东海没有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
注:响快:有话就说,办事说话利索爽快。
拿大:自以为是,摆出人不如己的派头。
嫁给贾政后到贾珠去世
王 人

子女优秀: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娶金陵名宦国子监祭酒之女;
宝玉含玉而诞,阖府上下爱若珍宝。
婚姻门当户对: 嫁的是“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贾家公子。
人生大事皆可谓圆满
丧子之后
王 人

元春选入宫中:表面荣光,实则加重了其悲剧心理。
中年丧子: 极大的精神打击,负面影响贯穿其后半生。
第18回: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
三个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
宝玉“于国于家无望”: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 第 3 回)
“将来酒色之徒耳”(第2回)
“快五十岁的人,统共剩了他一个……所以就纵坏了他”( 第 34 回) 。
“常常掰着口儿劝一阵,说一阵,气的骂一阵,哭一阵,彼时他好,过后儿还是不相干”( 第 34 回)
丧子之后
王 人

中年丧子,内心凄凉;
元春入选,骨肉分离;
宝玉顽劣,劳心伤神。
夫君贾政,迂腐冷漠。
“不以俗务为要……不过看书下棋而已”( 第 4 回) ,迂腐古板,既不能帮王夫人分忧家事,又不够关心体贴。
娶赵、周两个姨娘,赵姨娘还为贾政生了一双儿女。
“和木头似的”
“可知道我身子虽不大来,我的心耳神意时时都在这里”( 第 77 回)
王夫人人生三个阶段:
1.少女时期;
2.出嫁到贾珠去世;
3.丧子之后。
王 人

王夫人已经由一个“响快”的少女,变成了一位吃斋念佛、只以护卫身边唯一幼子为要的精神紧张、心态扭曲的母亲。
二.“金钏事件”中王夫人形象
王 人

王夫人在里间凉榻上睡着,金钏儿坐在旁边捶腿,也乜斜着眼乱恍。宝玉轻轻的走到跟前,把他耳上带的坠子一摘,金钏儿睁开眼,见是宝玉。宝玉悄悄的笑道:“就困的这么着?”金钏抿嘴一笑,摆手令他出去,仍合上眼。宝玉见了他,就有些恋恋不舍的,悄悄的探头瞧瞧王夫人合着眼,便自己向身边荷包里带的香雪润津丹掏了出来,便向金钏儿口里一送。金钏儿并不睁眼,只管噙了。宝玉上来便拉着手,悄悄的笑道:“我明日和太太讨你,咱们在一处罢。”金钏儿不答。宝玉又道:“不然,等太太醒了我就讨。”
迎合
金钏儿睁开眼,将宝玉一推,笑道:“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连这句话语难道也不明白?我倒告诉你个巧宗儿,你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同彩云去。”宝玉笑道:“凭他怎么去罢,我只守着你。”只见王夫人翻身起来,照金钏儿脸上就打了个嘴巴子,指着骂道:“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宝玉见王夫人起来,早一溜烟去了。
——《红楼梦 第三十回》
诱惑
教唆
王 人

史湘云带来绛纹石戒指想着: “袭人姐姐一个,鸳鸯姐姐一个,金钏儿姐姐一个,平儿姐姐一个。”( 第 31 回)
四人的身份是一样的,都是其主人的左膀右臂,是主人最信任最亲近的丫鬟。
王夫人说金钏儿“虽然是个丫头,素日在我跟前比我的女儿也差不多”( 第 32 回)
王 人

王夫人怒惩金钏也有可理解之处
①王夫人担心宝玉心生杂念,沉迷女色,影响前途。
②王夫人担心金钏的行为败坏宝玉的名声。
③王夫人担心住在大观园中的宝玉,受到金钏这等言行的影响,与其他女孩儿做出越格的事情。
④教育警醒宝玉。
⑤王夫人对金钏的表现感到十分寒心和失望。
王 人

王夫人本意并未想置金钏于死地
①首先,金钏死后王夫人独自垂泪,并多赏银子,还把外甥女的衣服送金钏装殓,说明她对金钏的死是痛心并惋惜的。
②王夫人对金钏所做的“无耻”之事并未声张。
③金钏投井出乎王夫人的意料。
传话的老婆子说的是: “前儿不知为什么撵他出去 ……”王夫人对宝钗也声称: “原是前儿他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他几下,撵了他下去。”( 第 32回)
“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 第 32 回)
三.“抄检大观园”中的王夫人一面观
王 人

王 人

“抄检大观园”事件确实引发诸多负面结果,如司棋、入画被赶,晴雯屈死,芳官等人出家,宝钗主动搬走……下 令抄检大观园者是王夫人,因此,学界有的把“抄检大观园”看作是王夫人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统治地位,打击排除异己的手段,有的认为“邢夫人借绣春囊一事对当权派发起了挑衅。王夫人在这次进攻面前,‘吓了个死’”,有 的认为“正是王夫人推行这个以特务监视宝玉政策的总爆发”。这些观点指责王夫人“凶残”“狡猾”,揭露该事件的消极、负面因素也不无道理。但若站在王夫人的角度细密分析此事件的整个过程,便会发现“抄检大观园事件”的发生有其偶然性,而且王夫人的行为也有其不得不如此的苦衷,也有可以理解的一面。
王 人

( 一) 确保大观园安全是王夫人责任之所在
只见王夫人含着泪,从袖内掷出一个香袋子来,说:“你瞧。”凤姐忙拾起一看,见是十锦春意香袋,也吓了一跳,忙问:“太太从那里得来?”王夫人见问,越发泪如雨下,颤声说道:“我从那里得来!我天天坐在井里,拿你当个细心人,所以我才偷个空儿。谁知你也和我一样。这样的东西,大天白日明摆在园里山石上,被老太太的丫头拾着,不亏你婆婆遇见,早已送到老太太跟前去了。我且问你,这个东西如何遗在那里来?”
“……幸而园内上下人还不解事,尚未拣得。倘或丫头们拣着,你姊妹看见,这还了得。不然有那小丫头们拣着,出去说是园内拣着的,外人知道,这性命脸面要也不要?”( 第 74 回)
封建社会“名节”二字至关重要,从王夫人和凤姐二人激烈的反应就可以看出此事的严重程度。如果王夫人对此事置之不理,对这种风气则无疑是一种纵容,那么日后万一引发更加严重的不良后果,不但住在园中的宝玉及众姊妹会成为直接受害者,王夫人治家不严、管理无方甚至藏污纳垢的罪名也是她承受不起的。
王 人

( 二) 深切爱子之心使王夫人采纳“抄检大观园”建议
绣春囊”事件应如何处理
凤姐道:“太太快别生气,若被众人觉察了,保不定老太太不知道。且平心静气暗暗访察,才得确实,纵然访不着,外人也不能知道。这叫作‘胳膊折在袖内’……太太想我这话如何?”
王夫人叹道:“你说的何尝不是……如今且叫人传了周瑞家的等人进来,就吩咐他们快快暗地访拿这事要紧。” (第 74 回)
可尚未实施,王善保家的便来揭发宝玉身边的丫鬟晴雯“妖妖趫趫,大不成个体统”( 第 74 回) ,王夫人便立刻传来晴雯问话。当见到晴雯相貌美丽、衣着装扮“花红柳绿”,并且正是往日在园中骂小丫头的那个“狐狸精”后,王夫人便立即决定采纳王善保家的建议,抄检大观园。
王 人

( 二) 深切爱子之心使王夫人采纳“抄检大观园”建议
王夫人心里清楚,找出“绣春囊”的主人加以惩治并非最终目的,给宝玉创造她认为的最“安全”的环境才是最重要的,为此,司棋和入画被赶走后,事情并未了结,清除宝玉身边的“妖精”们才是王夫人的目的。她最看重的就是宝玉的“名声体面”,可还是“有人指宝玉为由,说他大了,已解人事,都由屋里的丫头们不长进,教习坏了”( 第 77 回) 。
这些说法无疑指向宝玉与丫头们的关系不干净。
王 人

(三)晴雯被逐之深层原因
王夫人听了这话,猛然触动往事,便问凤姐道:“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个轻狂样子,因同老太太走,我不曾说得。后来要问是谁,又偏忘了。今日对了坎儿,这丫头想必就是他了。”凤姐道:“若论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论举止言语,他原有些轻薄。方才太太说的倒很像他,我也忘了那日的事,不敢乱说。” (第 74 回)
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第 74 回)
王 人

晴雯悲剧的形成,其性格原因占很大成分。客观分析,晴雯性格方面确实存在任性而为、多疑急躁、沾火就着等缺陷。这些性格缺陷在她“追求平等”和“疾恶如仇”的思想意识作用下,于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经常真实地不加掩饰地表现出来。正是由于“晴雯那蹄子是块爆碳”( 第 52 回) ,导致她平时得罪人多,所以必然会有人寻找机会到王夫人面前说她坏话。
到了王夫人面前,晴雯并不收敛平日松散的状态,她 “钗軃鬓松,衫垂带退,有春睡捧心之遗风”( 第 74 回) 。这让王夫人联想到如杨贵妃和西施之流的红颜祸水。晴雯还自作聪明,强调自己“原是跟老太太的人”( 第 74 回) ,并掩饰自己跟宝玉很熟络的事实,说自己只在外间屋里上夜看屋子。
王 人

晴雯悲剧的形成,其性格原因占很大成分。客观分析,晴雯性格方面确实存在任性而为、多疑急躁、沾火就着等缺陷。这些性格缺陷在她“追求平等”和“疾恶如仇”的思想意识作用下,于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经常真实地不加掩饰地表现出来。正是由于“晴雯那蹄子是块爆碳”( 第 52 回) ,导致她平时得罪人多,所以必然会有人寻找机会到王夫人面前说她坏话。
到了王夫人面前,晴雯并不收敛平日松散的状态,她 “钗軃鬓松,衫垂带退,有春睡捧心之遗风”( 第 74 回) 。这让王夫人联想到如杨贵妃和西施之流的红颜祸水。晴雯还自作聪明,强调自己“原是跟老太太的人”( 第 74 回) ,并掩饰自己跟宝玉很熟络的事实,说自己只在外间屋里上夜看屋子。
王 人

王夫人还赶走了她认为有教坏宝玉嫌疑的四儿和芳官,清除了宝玉身边一切可能给他名誉造成负面影响的人,并将眼生之物一并带走,为的是“省得旁人口舌”( 第 77 回) 。
王 人

王夫人的爱子、护子之心自有其道理在,女孩子们在天真烂漫的年纪热爱自由、追求爱情也情有可原,但是在封建观念的影响下,在封建专制制度的制约下,本性慈善的王夫人会殴打、辱骂、驱赶丫鬟,而未被“驯化”得完全丧失自我意识的丫鬟们则注定不容于世。造成这些矛盾和悲剧的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才是曹雪芹所深恶痛绝且极力加以批判的,他借此揭示出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扭曲及其使人不得不如此的无形而巨大的难以抗拒的文化驱动力。张爱玲有一段评论很到位: “金钏儿这人物是从晴雯脱化出来的。他们俩的悲剧像音乐上同一主题而曲调有变化,更加深了此书反礼教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