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劝学》、《师说》
任务群探究“学习之道”
阮快讯
劝学
木直中绳
善假于物
风雨兴焉
而绝江河
金就砺则利
筋骨之强
用心一也
輮以为轮
劝:勉励
中:符合
假:借助
兴:兴起
绝:横渡
金:金属刀剑
强:健壮
一:专一
以为:把…做成…
重点字词回顾
而耻学于师
小学而大遗
位卑则足羞
吾从而师之
圣益圣,愚益愚
意动用法,以……为耻
形作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意动用法,以……为羞
意动用法,以……为师
形作名,圣人、愚人
词类活用回顾
《劝学》、《师说》
任务群探究“学习之道”
阮快讯
01
绘制思维导图理解论证思路
02
03
完成对比表格
探讨文章差异
04
学习论证方法拓展延伸训练
梳理文本,把握“学习之道”
壹
绘制思维导图理解论证思路
请学生们从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等角度思考,以小组为单位绘制思维导图,请两个小组的代表在全班展示。
贰
完成对比表格
探讨文章差异
课文 观点 主要 论证方法 论证结构
《劝学》
《师说》
学不可以已
要重视师道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并列结构,
逐项阐述自己的观点
递进结构,
逐层深入论证自己的观点
叁
学习论证方法
拓展延伸训练
对比论证是一种常用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也称比较法。
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
1、对比论证
本课两篇文章都用到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来论证观点,请以《师说》为例说明。
《师说》在第二段借三组对比重点批判了“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陋习。
①“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得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的结论,带有疑问语气,简单地说造成圣愚的原因是从师与否;
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比,得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的结论,带有肯定语气,讽刺了士大夫在从师问题上学小遗大;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对比,得出“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的结论,带有讽刺语气,讽刺了士大夫之流虚荣自误、迂腐可笑的思想行为。
《劝学》和《师说》这两篇文章在论证方法上都使用对比论证,按照下面示例的分析,自选论点,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写一个片段。
示例: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分析:反面+正面→对比点
写作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几千年的中华文明,虽无比辉煌,却也压抑了个性。翻开史册,我们听到的是一声声壮志难酬的呻吟,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喊。如今,闭关锁国已成历史,创新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张扬个性是时代的最强音。时代要创新,社会要发展,个性要解放。解放个性才会激起人的创造才能,才会更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张扬个性已成为时代的需要。
(本段先从历史入手,进行反面论证,说明为什么要张扬个性。然后再从现实角度正面分析,指出时代发展需要张扬个性。)
比喻论证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
在比喻论证中,喻体是形象的事物,其中包含着一定的关系和道理;本体则是抽象的道理。
喻体和本体虽然是两类不同的事物,但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一般性原理,因此它们之间具有推理关系。
运用这种论证方法,能够以事喻理,形象生动地论证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于被读者接受和理解。
2、比喻论证
《劝学》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阐述的浅显易懂、生动形象、深入浅出。请大家结合文本分析一下。
①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阐述了事物通过一定变化,可以提高自身或改变原来的状态,推论得出君子(人)必须通过学习和不断参省自身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②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句,“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致千里”“假舟楫绝江河”,借用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重要作用的例子,推论得知“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从而得出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③第三段用了十个比喻句,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得出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阐述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骐骥”“驽马”对比,得出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阐述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阐述还要专一。
续写训练:
用下列材料做喻体,在材料后面补上几句话,构成一段用比喻论证的文字。补写的文字要和语段中的比喻契合,做到语言连贯。
(1)蝴蝶要历经从卵到毛虫再到蛹等多次不同的生命磨难,才能最终破茧而出变成蝴蝶,绽放美丽。
答案(示例)人的一生也不可避免地会经历各种挫折、失败,才能最终使自己坚强成熟,脱颖而出,获得成功。
(2)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会灰尘满面。
答案(示例)人的心灵也要经常清理,才能保持住生命之初的那种纯洁、明净,否则就会被自私、残忍等各种垃圾占据。
肆
梳理文本,把握“学习之道”
两文中都阐释了学习的重要性,其中有关“学习之道”都涉及到了哪些具体内容,依据文本分条概括。小组同学一起概括梳理。
1、要长期坚持学习2、要广泛学习3、要弄懂事物的原理,并学会运用到生活中4、要长期积累,不能半途而废5、要专心学习,不可浮躁6、要善于求教,不耻下问7、不能只追求肤浅的基础知识,还要向纵深探究8、学习做人的道理9、要形成学习的风气和氛围
学习之道
这两篇文章的“学习之道”有哪些还值得你借鉴的呢?随着时代的发展,学习之道须进一步更新,创新,才能与时俱进,你有哪些更好的方法呢?请同学以“‘劝学’新说”为题,写一篇500字的文章,谈谈自己对学习的认识。
课后作业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