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八上:第15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版八上:第15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2-03 09:3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
前面跟大家说到,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彻底背叛革命。1927年4月18日,他成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运动宣告失败。面对当时复杂的形势,我该何去何从呢?今天就请大家一起走进第15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去了解一下我的经历吧·············
耀武第15课 1927年是我人生中最迷茫的一个年头,这一
年我很尊敬的蒋校长背叛了革命;这一年我因
“思想亲共”,被“逐”出了部队;这一年中华
大地陷入一片血雨腥风之中;这一年被人们寄
予厚望的国民大革命运动宣告失败。这一年,
革命的前途在何方呢。。。。。
面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
的血腥镇压,耀武感觉有点迷茫,革
命的前途在何方呢,你能为耀武拿拿
主意吗?耀武 嗯,大家说的很有道理,面对敌人的疯狂镇压,我们不能退缩。为了打倒黑暗的旧世界,我们只能高举革命的大旗,同反动派进行坚决的武装斗争。以暴力的革命来反对暴力的反革命!耀武 抱着誓死抗争的革命信念,我回到了家乡南昌,听朋友说驻守南昌的第二十军军长贺龙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于是我报名加入了二十军。因为出身黄埔,再加上有作战经验,我成为了一名排长。耀武 自加入二十军以来,我每天都跟战士们宣传革命思想,我跟他们说,革命的火种是不会被反动派扑灭的,我们迟早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发动统治的第一枪。 耀武心中坚信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发动统
治的第一枪”,后来打响了吗?这就是历史
上的什么事件?请你简要介绍一下此事件
的过程。
(时间;领导人;目的;结果;意义)耀武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起义时间领导人目的结果意义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占领南昌城,起义胜利。部队撤离南昌城,在转战中失败是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叶
挺周 恩 来刘

承贺

耀武 南昌起义终于打响了,虽然起义中我们遭遇到了一点挫折,但是我坚信这必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开始。历史会铭记1927年8月1日这一天的。 耀武的话后来应验了吗?为了缅怀南昌起义的先烈,建国后我们设立了一个什么节日来纪念他们?耀武
由于南昌起义后,我们在转战中失败。很多人的革命信念动摇了,部队出现了严重的减员。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坚持了下来,我们部队在朱德,陈毅的率领下来到了位于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在这里,我们和一支兄弟部队相遇了。我们进行了整编,两支部队合二为一。遇到战友大家都很高兴,可是我却高兴不起来,我们为什么要跑到这山沟沟里来闹革命啊?真是想不通。。。。1.耀武所说的“兄弟部队”是谁领导的?他们为什么也来到了井冈山?
2.两支部队相遇后进行了整编,整编之后的部队称为什么?这次“相遇”史称什么?
3.为了能够在井冈山站住脚,共产党人是怎么做的,他们创建了什么?有何意义?
4.耀武想不通为什么要到“山沟沟”里来闹革命,聪明的你能给他解释一下吗?秋收起义进攻大城市失败1927年9月政治部主任
陈 毅军 长
朱 德党 代 表
毛泽东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主要领导人中国工农红军军旗红四军袖章井冈山会师南京上海杭州南昌长沙广州徐州武汉毛泽东朱德建立赣南闽西根据地发展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首府瑞金方志敏建立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徐向前等建立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贺龙等建立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邓小平等创建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彭德怀等创建湘赣革命根据地革命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嗯,听了大家的解释,我也想通了,只有依靠人民群众,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的革命才有希望啊!耀武耀武 革命斗争是艰苦而又危险的,很多时候我们都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但是我一点都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我深信跟着共产党走是正确的。在毛主席,朱总司令的正确领导之下,我们最近就先后击退了敌人的“四次围剿”。但是后来我们却遭遇了重大的失利而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耀武说的“重大失利”是指什么?红军为什么会遭遇如此惨重的失利?
2.想一想,红军的这次“战略转移”的原因有哪些?
3. 历史上把红军的这次足以载入史册的“战略转移”称为什么?开始于什么时候?耀武由于党内左倾思想的毒害,我们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失败了,被迫开始了长征。为了纠正左倾错误,我们党在贵州的一个小县城召开了一次影响我党历史的重要会议,在这次会议过程中,我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耀武说的这次“重要会议”是指党史上的哪次会议?请你简要介绍一下这次会议?(时间;地点;内容;影响) 遵义会议之后,大家在第五次反围剿之后的怨气消了不少。全党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正确领导,大家团结一致,历经磨难,终于在1936年完成了战略转移。耀武1.遵义会议之后红军又经历了哪些磨难?
2.长征胜利的标志是什么?耀武
1936年10月,我们红军三大主力终于顺利会师胜利完成了长征。我看着远方,心里百感交集。脑海里浮现出那一幕幕烽火岁月。多少同志为了祖国付出了他们无悔的青春;多少战友为了革命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大家都欢笑着,相拥着。可是我却高兴不起来,昨天听这里的一位同志说,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占领东三省了,而且正欲吞并华北。我想我们要有所行动了。。。。。1.长征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2.今天的我们应该学习什么样的长征精神?
3.耀武说红军即将“有所行动”,根据你的了解,他们准备去干什么呢?耀武 跟大家聊了聊我参加
红军的这段经历,大
家来谈谈收获吧。。。南昌起义革命根据地的创建长征-----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
动统治的第一枪-----中共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长征的胜利保留了革命的火种,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1.长征年龄: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0岁,14-18岁的战士至少占40%
2.长征路线:长征跨越15个省,长驱2.5万公里,转战地域面积的总和比许多欧洲国家的国土面积都大;翻越20多座巨大的山脉,其中五座位于世界屋脊之上且终年积雪;渡过30多条河流,包括世界上最凶险的峡谷大江。
3.长征行军:在370多天的征途中,红军只休整了44天,其余330多天都是在行军和战斗中度过的。除了在少数地区短暂停留之外,在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下,需要每天急行军50公里以上。
4.长征战斗:红军始终在数倍于己的敌人的追击,堵截和合围中,遭遇的战斗在400场以上,平均每三天就会发生一次激烈的大战。
5.长征损伤:红一方面军作战部队8.6万人踏上长征之路,到达陕北吴起镇时全军仅为8000人;红四方面军近10万大军到达甘肃会宁时仅为3.3万人;红二方面军2.1万人到达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时仅剩1.1万人。平均每走300米就有一个红军战士牺牲。阅读下列材料长征精神?1.长征年龄: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0岁,14-18岁的战士至少占40%
2.长征路线:长征跨越15个省,长驱2.5万公里,转战地域面积的总和比许多欧洲国家的国土面积都大;翻越20多座巨大的山脉,其中五座位于世界屋脊之上且终年积雪;渡过30多条河流,包括世界上最凶险的峡谷大江。
3.长征行军:在370多天的征途中,红军只休整了44天,其余330多天都是在行军和战斗中度过的。除了在少数地区短暂停留之外,在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下,需要每天急行军50公里以上。
4.长征战斗:红军始终在数倍于己的敌人的追击,堵截和合围中,遭遇的战斗在400场以上,平均每三天就会发生一次激烈的大战。
5.长征损伤:红一方面军作战部队8.6万人踏上长征之路,到达陕北吴起镇时全军仅为8000人;红四方面军近10万大军到达甘肃会宁时仅为3.3万人;红二方面军2.1万人到达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时仅剩1.1万人。平均每走300米就有一个红军战士牺牲。阅读下列材料长征精神?“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1930年12月25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在江西宁都召开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毛泽东为大会亲笔书写的对联 第五次反围剿时,毛泽东已经离开了红军领导岗位。中共临时中央放弃了红军反围剿胜利的经验,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不放弃根据地一寸土地”等口号,命令红军同数倍于己的敌人硬拼,打阵地战,消耗战,结果遭受重大损失。原因:A.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B.根本原因:“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红军的战略转移A.开始标志: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长征1.时间:  
2.地点:
3.内容:
4.影响:B.转折性会议——遵义会议1935年1月贵州遵义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正确领导 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乌江江长赤水大渡河金沙江西瑞金江 西湖 南福 建贵州广 西西 藏 四 川陕吴起镇甘肃会师会宁1936.10毛尔盖泸定桥安顺场贵阳黄河腊子口草地雪山1934.10.1935.10.遵义图说长征甘1935.1.c.结束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D.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