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下册2-2《用浮的材料造船》(课件9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下册2-2《用浮的材料造船》(课件9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2-17 18:39:27

文档简介

(共9张PPT)
2.用浮的材料造船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船的研究》单元
独木舟有什么不足?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一、聚焦
古人用树干这种浮的材料制造了独木舟
独木舟
一、聚焦
竹筏
增加底面积……
二、探索:设计并制作竹筏
要求:
● 先画出设计图。
● 能稳定地浮在水面。
● 牢固、不散架。
设计图
样品
二、探索:测试竹筏的载重量
用螺母测试载重量,观察能装载几个螺母。
注意:不能让水浸湿螺母。
轻轻地放、均匀地放
二、探索:比较独木舟与竹筏
我发现:竹筏的底部比独木舟更宽、稳定性更好、载重量更大,
弥补了独木舟的部分不足,但也存在容易浸水等问题。
三、研讨
1. 竹筏与独木舟相比,有了哪些进步?
2. 竹筏还有哪些不足之处?你打算怎样改进?
三、研讨
3. 观看下面的木船,你有什么发现?
可以从外形、材料、载重量、动力系统等方面进行描述
摇橹木船
明代宝船的船体长达100多米
我发现:这两种船已经解决了防水问题,稳定性好,
而且出现了“摇橹”“风帆”等动力系统,
另外,宝船的载重量非常大。
四、拓展:继续改进自己的竹筏(木排)
你从摇橹木船和宝船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怎么改进自己的竹筏(木排)?2.用浮的材料造船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下册《船的研究》单元的第2课。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对船的载重量、船体材料、构造、动力系统的演化有了初步了解,并在制作和测试独木舟的探索活动中发现了独木舟存在载重量小和稳定性差的问题。
聚焦板块,点明浮的材料可以造船,从独木舟的不足引出本课的任务。
探索板块,通过设计、制作、测量与完善竹筏模型(木排)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动手动脑解决独木舟载重量小和稳定性差的过程,学生在获得丰富的动手实践的机会时,还将体验先人依据社会需求改造船只的历程,并认识到改变相应结构对船的功能的影响。
研讨板块,学生在制造中发现了问题,在发现载重量和稳定性进步的同时,竹筏(木排)不能确保乘船者或者货物保持干燥,载重量依然不够大,需要进一步改进竹筏;另外,通过竹筏(木排)与摇橹木船、宝船的对比,给学生提供改进和优化竹筏(木排)的蓝本,指出新的研究方向——造一艘防水小船。
拓展板块,继续改进自己的竹筏或木排。
本课根据船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设计改造竹筏(木排)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船的认知,发展动手能力和激发研究兴趣,积累用技术与工程解决问题的方法经验。
【学情分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船有了一定的认识,也知道独木舟存在不稳定、装载量少等缺点。学生从生活经验中也知道竹筏的结构特点,因此设计、制作竹筏模型这对五年级学生而言难度不大,但改进竹筏(木排),让学生经历一个工程设计过程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2.生产生活需求推动了造船技术的进步。
科学探究目标
1.经历设计与制作竹筏(木排)模型的过程。
2.根据设计目标,对制作的竹筏(木排)的性能进行测评,并不断改进结构提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3.通过探究,认识到船的结构与载重量和稳定性有关。
科学态度目标。
能利用新的材料,完成设计和制作竹筏(木排)的任务,培养创新精神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船的技术革新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发现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难点:竹筏的测试和改进。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20厘米竹棒数根、短木条4根、水槽、橡皮筋、螺母(重物)。
教师准备:学生材料一套、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
[材料准备:上一课学生制作的独木舟]
1.出示学生制作的独木舟模型。
提问:独木舟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预设:木头)
提问:这种材料放在水中沉浮情况是怎样的?(预设:浮起来)
谈话:古人用树干这种浮的材料制造了独木舟。
2.揭示课题:用浮的材料造船(板书)
谈话:可是我们制造的独木舟有很明显的缺点,有哪些呢?该怎么解决呢?
学生小组讨论(预设:独木舟不够稳定,装载货物有限。我们可以做得宽大一点。)
谈话:这节课我们要动手用浮的材料造一艘船——竹筏。
二、探索(预设22分钟)
[材料准备:每组20 厘米竹棒数根、短木条4根、水槽、橡皮筋、螺母]
(一)活动1、设计并制作竹筏。
1.出示竹棒等材料,布置任务:用这些材料做一个竹筏模型,要求能稳定地浮在水面,牢固、不散架。明确步骤:思考——画设计图——制作。
2.出示竹筏图,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设计方案,交流汇报并说明设计理由。
(二)活动2、测试竹筏的载重量
1.谈话:各小组已经按照设计图制作好竹筏,接下来我们用螺母测试一下竹筏的载重量,最多能装载几个,你觉得可以怎样进行测试?实验时要注意什么?
2.小结实验注意事项:(1)注意不能让水浸湿螺母。(2)轻轻放螺母,两头放均匀。
3.学生小组测试,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结果:最多能装载多少个螺母。
(三)活动三3、比较独木舟与竹筏
1.出示学生活动手册“比较独木舟和竹筏”记录表,谈话:这两节课我们分别完成了竹筏和独木舟的制作,让我们来总结竹筏和独木舟的不同点。
2.学生汇报交流。(预设:竹筏体积和载重量更大,稳定性也更好、但是竹筏容易浸水。)
三、研讨(预设10分钟)
1.学生组内交流:竹筏与独木舟相比,有了哪些进步?竹筏还有哪些不足之处?你打算怎样改进?
2.学生汇报交流。(预设:竹筏底部比独木舟更宽、稳定性更好、载重量更大,但是也存在乘船者和货物容易浸水等问题。解决方法:可以用防水材料,且结构简单也需要改进。)
3.课件出示摇橹木船和宝船的图片,提问:它们是什么样的?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可以从外形、材料、载重量、动力系统等方面谈谈。预设:这两种船已经解决了防水问题,稳定性好,而且出现了“摇橹”“风帆”等动力系统,宝船的载重量非常大。
4.谈话:技术的进步促进船的发展,从摇橹木船和宝船中,我们应该得到了一些启示,想想你的竹筏还可以改进吗?
四、拓展:继续改进自己的竹筏(预设5分钟)
1.提问:在竹筏的基础上,如果要准备继续改进,你打算怎么做?
学生课后继续改进。下节课让学生展示自己改进后的竹筏模型。
【板书设计】
2.用浮的材料造船
思考——画设计图——制作——测试载重量——讨论改进
独木舟 竹筏
体积小 体积大
载重量小 载重量大
不稳定 稳定
【作业设计】
制作竹筏模型的步骤应该是( A )。
小组讨论——画设计图——寻找材料制作
B. 寻找竹竿等材料——制作竹筏模型
C. 画设计图——制作竹筏模型
D. 寻找材料制作——小组讨论——画模型图
测试竹筏载重量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不能让水浸湿螺母
在竹筏一端放置螺母
轻轻地放置螺母
均匀地放置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