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课题1 金属材料 (教学设计+学案设计+作业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 课题1 金属材料 (教学设计+学案设计+作业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19 10:12:15

文档简介

课题1:金属和金属材料 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知道金属材料的组成,掌握金属的“共性”与“个性”,了解金属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2.掌握合金的概念,了解合金的特性和广泛用途。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认识常见金属:认真学习教材2-4页,思考以下问题:
1.认识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包括 和 。
2)人类使用金属的先后顺序:
3)金属的年产量前3位是:
2.金属的“共性”与“个性”
1)金属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
又有哪些特性呢:
3) 说说金属之最
4)金属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合作探究,认识合金:
合金: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形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称为合金。
根据合金定义总结合金的特点:
合金与其组分金属相比有哪些不同性能:
3.认识常见合金的性质与用途
拓展提升
根据提供的金属熔沸点,视频中的液态金属人能实现吗?
【课堂测评】
1.下列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 B.铝的利用比铜早
C.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元素 D.金属的有些物理性质差别较大
2.关于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钢是含有少量C及其他金属的铁 B.钢的许多性能优于生铁
C.钢的含碳量低于生铁 D.钢和铁都属于铁的合金
3.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
A.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
C.铝合金轻而坚韧,可作汽车、飞机和火箭的材料
D.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常用于制成发热体
4.2017年,哈佛大学科学家将微小的固态氢置于488万个大气压下,使固体中所有的氢气分子破裂为氢原子,制得具有金属性质的金属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氢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B. 金属氢与氢气的化学性质相同
C. 金属氢不能导电 D. 金属氢形成过程中,氢原子核发生了改变
5.下面物质的用途中,不是利用其物理性质( )
A.液化气作燃料 B.铝材作高压锅
C.用刻划的方法区分铜片和黄铜片 D.钢材制铁轨【课时测评】
1.下列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 B.铝的利用比铜早
C.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元素 D.金属的有些物理性质差别较大
2.关于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钢是含有少量C及其他金属的铁 B.钢的许多性能优于生铁
C.钢的含碳量低于生铁 D.钢和铁都属于铁的合金
3.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
A.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
C.铝合金轻而坚韧,可作汽车、飞机和火箭的材料
D.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常用于制成发热体
4.2017年,哈佛大学科学家将微小的固态氢置于488万个大气压下,使固体中所有的氢气分子破裂为氢原子,制得具有金属性质的金属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氢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B. 金属氢与氢气的化学性质相同
C. 金属氢不能导电 D. 金属氢形成过程中,氢原子核发生了改变
5.下面物质的用途中,不是利用其物理性质( )
A.液化气作燃料 B.铝材作高压锅
C.用刻划的方法区分铜片和黄铜片 D.钢材制铁轨
【评价建议·质量水平】
课时测评试题SOLO分类细目表
题号 考点 细化内容 课时测评试题考点 SOLO分类 质量水平
1 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铜、金等金属的特殊颜色 ) 知道金属物理性质 A选项:大部分金属是固体,汞是液体。 U(单点结构) L1
知道金属的发展史 B选项:铜比铝利用早 U(单点结构) L1
理解合金概念 C选项:金属与非金属融合如钢 M(多点结构) L2
知道金属的物理性质差异大 D选项:结构决定性质,由于金属原子结构不同导致物理性质不同。 M(多点结构) L2
2 常见合金的性质、应用) 知道钢是铁碳合金 A选项:钢是含有少量C及其他金属的铁 U(单点结构) L1
理解钢与生铁的性能 B选项:钢的许多性能优于生铁 M(多点结构) L2
知道钢是铁碳合金,碳不溶于酸 C选项:钢溶于酸有黑色碳剩余,碳不能溶于酸 E(拓展抽象) L4
知道金属与合金的区别 D选项:铁是纯金属不是合金 M(多点结构) L2
3 金属材料的性质与用途 知道不锈钢抗腐蚀好,以及常见用途 A选项:不锈钢抗腐蚀好,可用于制作医疗器械 U(单点结构) L1
知道铁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B选项: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 M(多点结构) L2
知道铝合金的特点及用途 C选项:铝合金轻而坚韧,可作汽车、飞机和火箭的材料 M(多点结构) L2
知道合金的熔点相对应的用途 D选项: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受热易熔化,不适用于制发热体。 R(关联结构) L3
4 金属的构成和性质 金属氢与金属具有相似的性质,由原子构成。 A选项:金属直接由原子构成 R(关联结构) L3
金属由原子构成,氢气由分子构成,化学性质不同。 B选项:金属氢与氢气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R(关联结构) L3
金属的导电性 C选项:金属氢与金属性质相似具有导电性 M(多点结构) L2
金属形成 D选项:金属氢形成过程化学变化,原子核不变。 E(拓展抽象) L4
5 金属的性质及用途;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 理解用液化气作燃料是利用了其可燃性,利用的是液化气的化学性质 A选项:液化气作燃料 M(多点结构) L2
理解铝做高压锅是利用了铝的优良导热性,属于铝的物理性质 B选项:铝材作高压锅 M(多点结构) L2
理解刻画区别黄铜与铜是利用了纯金属和合金在硬度上的不同进行区分,而硬度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C选项:用刻划的方法区分铜片与黄铜片 R(关联结构) L3
理解钢做钢轨是利用了钢材的韧性和硬度这两方面的物理性质。 D选项:钢材制铁轨 M(多点结构) L2课题1:金属材料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2012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 (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金属材料。本课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日常生活用品很多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入手,说明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配合实物照片介绍了金属共性以及特性。教材把重点放在“讨论”及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关系的了解上,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合金。在纯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与纯金属性质不同的合金,如生铁和钢等,这些合金具有某些比纯金属更好的性能。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合金与纯金属性质的不同,了解为什么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用途的原因。教材通过介绍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和钛合金,连同在“化学技术社会”中介绍的高新科技的内容——形状记忆合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21世纪金属材料的发展趋势,拓宽学生的眼界。
学情分析
在物理课的相关学习中,学生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已有一定的了解,在生活中也经常见到金属制品,因此对金属、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已有不同程度的认识。但缺乏对金属材料尤其是合金的清晰认识,还不知道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合金。
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探究能力,能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本课题内容贴近生活,有助于提升学生兴趣,学习难度不大,便于学生自学。
三、素养目标(即教学与评价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3.认识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评价目标】
1. 通过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诊断与发展学生对金属物理性质及用途的认知水平(认知结构水平)。
2. 通过合金与组分金属性质的探究,诊断和发展学生对物质组成的改变会使其性能发生改变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的认知水平(认知结构水平)。
3.通过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多方面的应用,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利用金属和合金的性质探究金属材料的发展。(价值水平:学科价值、社会价值和育人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认识合金。
(2)教学难点:对合金的认识;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质、用途;
五、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引入 提出问题 【情景引入】我们的身边有很多金属制品,环顾四周,说说有哪些? 展示照片:金属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播放视频:金属材料人类的终结者 【提出问题】 什么是金属材料?液态金属人能否实现呢? 【观察、回答】 【疑惑、猜测】 通过金属材料在生活中广泛应用与金属材料是人类终结者的对比,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与求知欲望,提升学习的兴趣。
自主学习 常见金属 【教师过渡】 金属材料的分类;金属材料的发展;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三种金属。 【组织自学】 自主学习教材3-4页,思考以下问题: 1)金属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 2)又有哪些特性呢? 3)金属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组织分享】 组织学生分享自学成果 【教师补充】铁块是银白色金属光泽, 铁粉则是黑色的 【讨论】课本第4页的讨论题 【引导归纳】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倾听、记录】 【阅读、思考】 【分享交流】 1.金属的共性:有光泽,导电,导热,有延展性 2.金属特性: 颜色:铁、铝等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铜却是紫红色,金却是黄色;状态:大多数金属常温下都是固态,汞在常温下却是液态; 根据课本第3页的表格,了解金属的导电性,密度,熔点,硬度的差异。 3.金属的性质与用途 【思考回答】 通过问题导向、自主学习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学习更有目的,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金属的共性与特性,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合作探究 认识合金 【教师过渡】 已发现的金属有90多种,有金属制成的合金有上千种,生活中所用到的金属制品大都是由合金制成的。为什么放着90多种金属不用,要制成合金使用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合金找寻答案。 【讲解合金】根据合金的定义,总结和解的特点? 【提出问题】Fe3O4是合金吗? 【介绍常见铁的合金】 【提出问题】Fe3O4是合金吗? 【提出问题】合金与组分金属相比有哪些不同性能? 根据定义总结合金的特点 1.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可以有非金属 2.合金是混合物 3.具有金属特征:导热、导电...... 【思考、回答】 【倾听、记录】 【合作探究】 通过实验比较合金与组分金属硬度;通过数据分析合金与组分金属熔点;通过教师展示的图片,对比合金与组分金属的抗腐蚀性能。 【组织学生分享钛合金】 通过讲解,提问的形式,加深对合金的认识。 通过分组实验和数据分析,掌握比较合金与组分金属硬度的实验技能,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证据推理等核心素养。
拓展应用 【提问】 电影中的液态金属人能实现吗? 你会选择合金还是纯金属? 下面的金属供大家选择? 【播放视频】 通过“乐乐课堂”,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小组讨论】 首尾呼应,通过小组讨论分析电影中的液态金属人能否实现,进一步提升学生对金属材料的认识,探究金属材料的新发展,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升学生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核心素养。
课堂测评 教师发布课堂测评试题,收集数据,答疑解惑。 学生5分钟内完成并提交 通过大数据分析课堂测评情况,及时反馈学习质量水平,掌握学生的思维梯度达成情况。
【板书设计】
【课堂测评】
1.下列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 B.铝的利用比铜早
C.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元素 D.金属的有些物理性质差别较大
2.关于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钢是含有少量C及其他金属的铁 B.钢的许多性能优于生铁
C.钢的含碳量低于生铁 D.钢和铁都属于铁的合金
3.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
A.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
C.铝合金轻而坚韧,可作汽车、飞机和火箭的材料
D.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常用于制成发热体
4.2017年,哈佛大学科学家将微小的固态氢置于488万个大气压下,使固体中所有的氢气分子破裂为氢原子,制得具有金属性质的金属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氢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B. 金属氢与氢气的化学性质相同
C. 金属氢不能导电 D. 金属氢形成过程中,氢原子核发生了改变
5.下面物质的用途中,不是利用其物理性质( )
A.液化气作燃料 B.铝材作高压锅
C.用刻划的方法区分铜片和黄铜片 D.钢材制铁轨
题号 1 2 3 4 5
质量 水平 L1 L2 L1 L1 L1 L2 L2 L2 L2 L2 L2 L3 L2 L2 L2 L3 L4 L2 L4 L4
SOLO U M M U U U U M M M M M R R M R R M E 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