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压缩》
基本信息
学科 信息技术 实施年级 高一
学校 主备人
课程标准模块 必修1:数据与计算
使用教材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高中信息科技(第一册)(试用本)》
单元名称 信息压缩
单元课时 9课时(第7课时)
教学设计
第9课时 信息压缩
1.课时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一章“数据与大数据”中第8节“信息压缩”中的教学内容。我们结合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理念,将第一单元统整为“数据与信息”、“认识二进制”、“数据编码”、“大数据及其作用与价值”共四节。“信息压缩”内容作为单元的第8堂课,知道信息压缩的目的和分类,能够比较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的异同,从而说明他们的适用范围。信息的压缩是高一信息技术基础部分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信息的数字化与信息压缩,从感官认知来说,还比较抽象,因为信息如何被数字化和怎样被压缩,这过程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
2.课时学情分析 学生前期已学习了信息的编码,包括文字、图像、声音的编码。如何激发学生对于学习“信息压缩”的兴趣,并让学生获得具体形象的认识,从而激励学生达到探索求知的目的呢?通过情境的设定,具体操作的四个实验,形象化地带领学生体验与实践,真正理解压缩的方法、过程与意义,这是这堂课的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
3.课时学习目标 解释数据压缩与解压缩的作用;说明图像类文件无损压缩与有损压缩的基本原理;比较图像类文件无损压缩与有损压缩的异同;
4.课时教学思想 采用“课堂学案”式的过程性评价方式,通过“【第一次尝试】用WinRaR压缩文件”、“【探究】无损压缩的原理”、“【第二次尝试】图像文件有损压缩”、“【综合】声音文件有损压缩”四个环节的任务,记录学生的实践反馈。通过诊断性的“课后作业”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结论性评价。
5.课时教学重点 尝试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的操作,比较压缩前后的差异
6.课时教学难点 根据压缩需求,能够选择压缩类型。
7.课时教学策略与工具 教学策略:以问题引导为策略。引导学生发现经过编码后,位图文件过大而导致存储与传输文件时出现的种种问题,并启发学生理解数据压缩与解压缩的作用,同时引出无损压缩、有损压缩两种压缩的方法。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电子化图书体验活动的策略,理解有损压缩的工作原理,并理解图像经过不同有损压缩后形成的新图像(不同文件格式)之间的差异。 授课条件:机房环境、学案,画图软件,格式工厂。
8.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
新课 引入 聆听与思考。 尝试帮助老师解决问题。 【关键性提问】如何共享信息?发现可能存在问题:存储空间不足、传送时间过长,传送成本高等。 情景导入: 展示含有各类型文件的文件夹(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 开门见山提出问题,引出学习目标。部分同学应该能想到压缩,引出本堂课教学内容。
活动一 Winrar 压缩实验 观察老师使用工具进行压缩的过程。 使用winrar压缩工具对“活动一”文件夹中的文件进行压缩与解压缩。 记录实验的数据,对比压缩前后文件的大小,观察文件的内容(质量)变化,能有自己的想法。 观察、分享、思考、交流。 学生可能发现问题: 文本文件和图片文件变小、视频文件压缩不明显、音频文件没有被压缩等。 归纳无损压缩的特点 提出活动任务与要求。 演示:利用winrar对图像压缩和解压缩的过程。 巡视、辅导、个体交流,指导学生填写记录表。 引导学生观察压缩前后文件的大小、内容及质量改变。鼓励学生说发现,提疑问。 组织全班交流。归纳无损压缩特点 本环节的设计,意在让学生体验问题探究式学习的过程。对学生的观察力、语言表述能力都是一次锻炼。 让同学先尝试使用一种压缩工具对文件进行压缩的操作过程,对比压缩前和还原后的文件内容和质量上的改变。 然后通过与同桌的讨论,开启思维,发现该压缩工具的优缺点,提出问题,以问题带动学习,产生兴趣。
活动二 画图压缩实验 观察老师使用格式工厂进行压缩的过程。 使用格式工厂压缩工具对“活动二”文件夹中的文件进行格式转换,记录下实验结果后再将文件转换回原格式。 记录实验的数据,对比格式转换前后文件的大小,观察文件的内容(质量)变化,能有自己的想法。 与同桌交流自己观察到的变化,大胆提出疑问。 归纳有损压缩的特点。 理解信息压缩的实质是编码。 演示:用格式工厂进行文件格式转换步骤。 巡视、辅导、个体交流,指导学生填写记录表。 学生可能发现问题:图片被压缩的更小了、视频被压缩了、音频被压缩了、文本文档不能使用格式工厂压缩。 图像质量上发生改变,无法恢复等。 组织全班交流 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观察不同质量图片和不同音乐的区别,发现对多媒体信息进行压缩的方法(去除质量上的冗余)。 如此设计是以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和提高为主要目标。变被动的教师进行知识灌输为主动的学生进行知识发现。充分让学生体验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得到实验结论的过程。 在学生使用完第一个压缩工具后,不能达到压缩目的,此时再给学生第二个工具。分别让学生体验使用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对文件进行压缩的过程与结果,探寻出两类压缩方法各自的特点。
有损压缩问题: 从文件大小和观看效果的角度比较两张小鸟图片小鸟1.bmp和小鸟2.jpg,说说如果让你制作有关介绍鸟类的网页,你更愿意用哪一幅图片? 引导学生归纳两类压缩的特点。
活动三 叙述压缩方案。 概括无损压缩、有损压缩的区别。 引导学生使用多种压缩对文件进行压缩尝试。 让学生根据之间的实验结论大胆设想,发现压缩的一般规律。
课堂 小结 回顾学习过程与知识,完成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及时总结,回忆所学。
课后作业回家作业 回忆本节课中对各种信息的压缩方法和效率,尝试寻找其他压缩工具进行压缩实验。 布置练习及回家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寻找其他压缩软件对文件夹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压缩实验,看一看是否有更好的压缩方案,下节课交流。 布置回家作业,巩固课堂所学,产生竞争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实际问题,个性化处理,学用结合,力求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效果。
9.课时预期效果
本课的教学重点尝试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的操作,比较压缩前后的差异。以问题引导为策略,启发学生理解数据压缩与解压压缩的目的和方法。让数据的传输和存储更有效率。
板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