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能量量子化课后练习-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5能量量子化课后练习-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word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18 07:1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5能量量子化
一、选择题(共14题)
1.关于电磁场、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化的磁场一定能产生变化的电场
B.红外线测温仪根据人体发射的红外线强弱判断体温的高低
C.观察者接近频率恒定的波源时,接收到波的频率比波源的频率小
D.黑体会吸收任何射向它的电磁波,而不向外辐射电磁波
2.关于对黑体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体是黑色的,且其自身辐射电磁波
B.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
C.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温度有关
D.如果在一个空腔壁上开一个很小的孔,射入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经多次反射和吸收,最终不能从小孔射出,这个空腔就成了一个黑体
3.已知某单色光的波长为,在真空中光速为,普朗克常量为,则电磁波辐射的能量子的值为( )
A. B. C. D.以上均不正确
4.一盏电灯发光功率为100W,假设它发出的光向四周均匀辐射,光的平均波长,在距电灯远处,以电灯为球心的球面上,的面积每秒通过的能量子数约为( )
A.个 B.个
C.个 D.个
5.关于能量量子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量子假设最早是由爱因斯坦提出来的
B.微观粒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
C.电磁波的波长越长,其能量子越大
D.能量子假说与宏观世界中对能量的认识相矛盾,因而它一定是错误的观点
6.关于对热辐射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向外辐射电磁波,温度低的物体只吸收不辐射的电磁波
B.爱因斯坦为解释黑体辐射的规律,提出了“能量子”
C.黑体辐射电磁波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只与温度有关
D.常温下我们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在不断辐射电磁波
7.两束可见光的波长分别为和,其中.则(下列表述中,脚标“1”和“2”分别代表波长为和的光所对应的物理量)( )
A.这两束光的光子的动量
B.这两束光的光子的能量
C.这两束光都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遏止电压
D.这两束光均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中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B.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属表面,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越大,则这种金属的逸出功W0越大
C.对于某种金属,只要入射光的强度足够大,就会发生光电效应
D.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因此,光子散射后波长变短
9.关于下列物理常数,单位正确的是(  )
A.静电常量k N·kg2/m2 B.普朗克常量h J·s
C.动摩擦因数 N/kg D.电阻率
10.能正确解释黑体辐射实验规律的是(  )
A.能量的连续经典理论
B.普朗克提出的能量量子化理论
C.以上两种理论体系任何一种都能解释
D.牛顿提出的能量微粒说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穿过闭合导体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导体回路中就能够产生感应电流
B.变化的磁场产生了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了磁场
C.光是一种电磁波——传播着的电磁场,光具有能量
D.微观世界的某些极少数带电微粒的能量的变化可以是连续的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是跳跃式的
B.能量子与电磁波的频率成正比
C.红光的能量子比绿光大
D.电磁波波长越长,其能量子越大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研究表明,一般物体的电磁辐射仅与温度有关
B.电子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
C.α粒子散射实验是估测原子核半径最简单的方法
D.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核子的平均质量越大
14.某半导体激光器发射波长为1.5×10-6m,功率为5.0×10-3W的连续激光.已知可见光波长的数量级为10-7m,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该激光器发出的
A.是紫外线 B.是红外线
C.光子能量约为1.3×10-18J D.光子数约为每秒3.8×1016个
二、填空题
15.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______。
16.热辐射
(1)概念: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且辐射与物体的___________有关,所以叫热辐射。
(2)特点:温度升高时,热辐射中波长较___________的成分越来越强。
(3)黑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___________而不发生反射。
17.在__________提出的量子说启发下,_________提出了光子说,光子的能量_________,其中h称为普朗克常量,___________.
18.黑体∶
(1)定义∶某种物体能够____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叫作____。
(2)黑体辐射的特点∶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____的分布只与黑体的____有关。
三、综合题
19.对应于的能量子,其电磁辐射的频率和波长各是多少?
20.黑体就是绝对不发光的物体,看上去一定是黑色的,这句话对吗?
21.静止的钍(Th)核发生β衰变时放出一个β粒子而变成一个镤(Pa)核,同时产生了一个能量为ε的中微子.已知真空中光速为C,普朗克常量为h.求:
①该中微子的频率; ②衰变后β粒子和镤核的合动量的大小.
22.19世纪末开尔文爵士曾说,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物理学中已没有什么新东西可发现,剩下的只是把测量做得更精确。不过在地平线上有“两朵乌云”。简述这“两朵乌云”是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均匀变化的磁场将产生恒定的电场,A错误;
B.红外线测温仪根据人体发射的红外线强弱判断体温的高低,B正确;
C.观察者接近频率恒定的波源时,根据多普勒效应,接收到波的频率比波源的频率大,C错误;
D.黑体会吸收任何射向它的电磁波,也向外辐射电磁波,D错误。
故选B。
2.C
【详解】
A.黑体自身辐射电磁波,但不一定是黑色的,故A错误;
BC.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故B错误,C正确;
D.小孔只吸收电磁波,不反射电磁波,因此是小孔成了一个黑体,而不是空腔,故D错误。
故选C。
3.A
【详解】
根据,又,所以,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A
【详解】
光是电磁波,辐射能量也是一份一份进行的,100W灯泡每秒产生光能,设灯泡每秒发出的能量子数为n,则能量为
在以电灯为球心的球面上,的面积每秒通过的能量子数
个个
故A正确。
故选A。
5.B
【详解】
A.能量子假设最早是由普朗克提出的,故A错误;
B.微观粒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故B正确;
C.根据
可知,电磁波的波长越长,其能量子越小,故C错误;
D.能量子假说与宏观世界中对能量的认识相矛盾,而它的观点是正确的,故D错误。
故选B。
6.C
【详解】
温度高的物体和温度低的物体都向外辐射电磁波,选项A错误;普朗克为解释黑体辐射的规律,提出了“能量子”,选项B错误;黑体辐射电磁波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只与温度有关,选项C正确;常温下我们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在不断反射可见光,不是物体辐射电磁波,选项D错误.
7.B
【详解】
A.由光子的动量,可知,故A错误;
B.由可知,两种光子的频率关系为,根据可得光子的能量,故B正确;
C.两束光都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由光电效应方程,可知频率越大的光对应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又由,可知最大初动能越大,遏止电压越大,所以遏止电压,故C错误;
D.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和可知,
故D错误。
故选B。
8.A
【详解】
A.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中提出了能量子假说,故A正确;
B.根据光电效应方程
可知,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属表面,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则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越小,故B错误;
C.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故C错误;
D.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动量变小,根据光子动量
可知其波长变长,故D错误。
故选A。
9.B
【详解】
A .由物理公式可知
k的单位是 ,A错误;
B.由物理公式
h的单位是 ,B正确;
C.动摩擦因数仅仅是一个数值,没有单位,C错误;
D.由物理公式可知
的单位是,D错误;
故选B。
10.B
【详解】
根据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只能用普朗克提出的能量量子化理论才能得到满意的解释,B对.
11.D
【详解】
A.根据楞次定律可知,当穿过闭合导体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导体回路中就能够产生感应电流,故A不符题意;
B.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磁场产生了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了磁场,故B不符题意;
C.赫兹最早用实验证实光是一种电磁波——传播着的电磁场,光具有能量,故C不符题意;
D.微观世界的某些极少数带电微粒的能量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辐射或吸收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AB
【详解】
A.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是跳跃式的,故A正确;
B.由 =hν可知,能量子与电磁波的频率成正比,故B正确;
C.红光的频率比绿光小,由 =hν可知,红光的能量子比绿光小,故C错误;
D.电磁波波长越长,其频率越小,能量子越小,故D错误.
故选AB.
13.BC
【详解】
A.实际物体辐射电磁波情况与温度、表面情况、材料都有关;黑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只与温度有关,是实际物体的理想化模型,故A错误;
B.电子的衍射图样证实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故B正确;
C.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内部集中所有正电荷及几乎全部质量,所以α粒子散射实验是估算原子核半径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故C正确;
D.根据核子平均质量曲线与比结合能曲线可知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核子平均质量越小,故D错误。
故选BC。
14.BD
【详解】
波长的大小大于可见光的波长,属于红外线.故A错误,B正确.光子能量.故C错误.每秒钟发出的光子数.故D正确.故选BD.
15.增加
16. 温度 短 电磁波
【详解】
(1)概念: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且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叫热辐射。
(2)特点:温度升高时,热辐射中波长较短的成分越来越强。
(3)黑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
17. 普朗克 爱因斯坦
【详解】
在普朗克出的量子说启发下,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
光子的能量,其中h称为普朗克常量,由公式可知,其单位为。
18. 完全 黑体 波长 温度
【详解】
(1)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叫作黑体。
(2)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19.,
【详解】
由光子的能量值
该光子的频率为
该光的波长为
20.不对
【详解】
黑体可以完全吸收入射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同时自身可以有较强的辐射,即黑体同时辐射和吸收电磁波.黑体达到高温时所辐射的电磁波中强度较大的是可见光和紫外线,此时黑体是明亮的.黑体可以是发光的物体,本身可以有较强的辐射,看上去并不一定是黑色的,也可能看上去很明亮,例如炼钢炉上的小孔。
21.① ②
【详解】
①根据

② 设粒子和镤核的合动量为P1,中微子的动量P2,根据动量守恒
P1+P2=0
由 得
所以粒子和镤核的合动量大小为  
22.第一朵乌云,主要是指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结果和以太漂移说相矛盾;第二朵乌云,主要是指热学中的能量均分定则在气体比热以及热辐射能谱的理论解释中得出与实验不等的结果,其中尤以黑体辐射理论出现的“紫外灾难”最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