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3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23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18 09:0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西周
东周(春秋、战国

西汉
东汉
三国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宋齐梁陈
北齐、北周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一单元
3、盛唐气象
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5、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朝代】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孟浩然去扬州坐船要使用哪一条运河呢?
这条运河是什么时候开凿的呢?
这个朝代实施了哪些政治制度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呢?
北朝
东 魏
西 魏
北 齐
北 周
北 周
南朝





公元581年

公元589年
一、隋的统一
1、隋朝的建立
581年
开皇
长安
隋文帝 杨坚
建立时间:
建 立 者:
都 城:
年 号:
589年,隋军越过长江消灭陈朝,统一南北。
2、隋朝的统一
统一的意义: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问题思考1:
隋朝能够统一南北的原因?
隋文帝励精图治,加强军队建设,具备统一的实力
陈朝政治腐败,军队松弛
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渴望统一(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一、隋统一全国
3.治国措施
措施 经济
政治
作用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1、发展经济,编订户籍2、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材料2:含嘉仓,始建于隋朝公元605年,位于洛阳市老城北,总面积43万平方米,共有圆形粮窖400座以上,每座粮窖可以存储约50万斤粮食。唐太宗曾感慨:“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材料1:隋朝仅用30年就让国家可控人口重新达到了5000万。
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治理措施起到了哪些作用?
含嘉仓粮窖示意图
含嘉仓示意图
洛阳——回洛仓
时间:
人物:
地位:
全长:
南北两端:
中心:
四段:
沟通五大水系:
二、开通大运河
605年
隋炀帝
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历史小档案
2000多千米
涿郡,余杭
洛阳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一条:
两长:2000多千米
三点:洛阳,涿郡,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作用:加强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二、开通大运河
长安


钱塘江
识记大运河
自己动手:
洛阳
涿郡
余杭











海河
黄河
淮水
长江
钱塘江
江都(扬州)
出谋划策:
请你为余杭的丝绸商人设
计一条到东都的水路线路。
江都
简笔画大运河,并在图上标注重点信息。
大运河全长2700多千米,
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问题探究1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传输,其为利也博哉!
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大运河进行客观的评价
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
隋炀帝建都洛阳,大兴土木,下令征调200万民工,昼夜施工。建洛阳所需木料,大都来自江南的深山老林,一根大木头需要2000多人搬运。从江南到中原,千里迢迢,不少人死于途中。
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巩固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开凿大运河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激化,也是隋朝暴政的内容之一。
问题探究2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所学知识思考隋炀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
为什么开通大运河?(直接/根本)
直接原因:加强南北交通
根本原因:巩固全国的统治
目的
朕还有个苦恼,老是选不到合适的官员?
你知道,中国古代官员是如何选拔出来的?
世卿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夏商周时期
两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
隋朝

科举制
(血缘/嫡长子)
(举荐/贤孝品行)
(门第/士族垄断)
上品
中品
下品
下上 下中
下下
中上 中中
中下
上上 上中
上下
中正:地方识鉴评定等级者。
1.士族独占上品,士庶严格区分,
且官员选拔权由权贵垄断;
2.只重门第,不重才能。
阶级矛盾加剧;
不利于中央集权。
巩固门阀政治的
工具;朝廷无人可用
阅读课文,梳理隋朝科举制度是如何确立的?
1. 隋文帝,废除了旧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易错易混点
· 谁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 谁确立了科举制度?标志为何?
· 旧制与新制最大的不同点?
隋炀帝
高门权贵的子弟:
寒门学子:
地方政府:
中央政府(朝廷):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失去凭出身做官的机会
得到凭才学做官的机会
失去选官的权力
得到选官的权力和大批人才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问题思考2:
科举制对各种人带来的影响?
通过材料说出创立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
材料3:使庶族知识分子进入仕途,登上政治舞台。
——张婷《科举制度与我国知识发展的关系》
材料2: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官吏任命的权利,从地方豪门士族的手
里集中到中央政府,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
材料5:科举制度从隋唐时期一直沿用到了清朝末年,对中国
封建社会的教育事业,人才的培养都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材料1:科举制度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
仕途的局面。 ——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
材料4:有利于选拔出有真术实学的人才。
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开通大运河
增设新仓
重开丝路
确立科举制
三访流求
隋朝由此走向极盛时期
盛世的背后?
__________
【杨广其人】
“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
炀, 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 。”——《谥法》
谥号:“炀”
【“好大喜功”】
【“不恤民力”】
【“纵情享乐”】
【“奢侈无度”】
隋炀 帝
阅读课文完成表格内容,总结隋朝灭亡的原因?
内容 表现
奢侈享乐
徭 役
兵 役
总 结
多次巡游,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
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
三次征辽东,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
隋炀帝的暴政,滥用民力,
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爆发。
杨广的野心耗尽了帝国的命数。公元618年,
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
(38年)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贞观政要》
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
——唐·罗隐
问题思考3
隋朝强盛一时和迅速灭亡的历史,带给我们什么教训?
得民心者得天下
统治者应该发展生产,爱惜民力,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统治者不应该奢侈浪费,滥用民力,否则会招致灭亡。
581年建立
589年统一
605年开凿大运河
618年灭亡
605年创立科举制




1.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 )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水利灌溉
C.供隋炀帝到江都巡游
D、为了对高丽战争
3、最早用分科考试办法选拔官员是在( )
A、唐玄宗时期 B、唐太宗时期
C、隋文帝时期 D、隋炀帝时期
4.与隋代历史最相似的朝代是( )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北魏
A
C
2、魏晋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标准是( )
A、才能 B、财产 C、门第 D、民族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