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世家

文档属性

名称 陈涉世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03 13:0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21、陈涉世家简介作者及其作品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少时博览诗书,游览众地,见多识广。曾因替降匈奴的李广辩解,被汉武帝下令入狱受腐刑,对统治者的残暴有深刻认识,出狱后发愤著书,终成《史记》。史 书 体 例纪传体:《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编年体:《左传》国别体:《战国策》《史记》又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本课学习目标:1、简要了解我国史书体例,及《史记》、司马迁的相关知识。2、掌握陈胜这个人物形象及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3、了解陈涉起义的原因、舆论准备和起义发动的经过、结果。4、掌握本文相关的字词解释、句子翻译。掌握课文字词:一、通假字:適戍:固以怪之:为天下唱:指意:被坚执锐:通谪,远调通已,已经通倡,首发通旨,意图通披,穿二、古今异义:亡:间:往往:古:逃亡(今亡亦死)今:死,灭亡古:暗地里(又间令吴广)今:中间古:处处(卒中往往语)今:常常三、词类活用:陈胜王:名词作动词用,称王,当王。死国可乎:名词作动词用,为国而死。指目陈胜:名词作动词用,用手指,用眼看。天下苦秦久矣:形容词作动词用,苦于。固以怪之:形容词作动词用,认为……奇怪。威众:形容词作动词用,威服,威服众人。刑其长吏:名词作动词用,惩罚。四、一词多义:之次行辍耕之垄上:去,往,到怅恨久之:语气助词,无义鸿鹄之志:的,结构助词二世杀之:代词,指扶苏卜之鬼乎:代词,指这件事皆次当行:编次次所:临时驻扎行收兵:走,动词皆次当行:队伍,名词以数故书扶苏以数谏故:因为,介词或以为死:认为,动词祭以尉首:把,用,拿,动词以激怒其众:用来,连词扶苏以数谏故数有功数日:几,shù屡次,多次,shuò以数谏故:缘故广故数言欲亡:故意丹书帛曰:书写得鱼腹中书:字条一、总结第一段内容:介绍了陈胜的出身和他少年时的远大抱负。二、总结第二段内容:陈胜、吴广谋划起义。思考课后练习,回答问题:1、陈胜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怎样的分析?提出了什么口号(以……为名义发动起义)?明确:陈胜认为当时的形势有利于发动起义。首先,“天下苦秦久矣”,全国人民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极其愤恨;其 次,楚人怀念项燕,怨恨秦国。口号“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可以获得广大人民的支持。陈胜具有洞察时局的能力2、起义的导火索和根本原因是什么?导火索:失期,法皆斩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3、陈胜是怎样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舆论准备:1、鱼腹藏书。2、篝火狐鸣。21、陈涉世家复习旧课1、请概括课文第二段内容。2、陈胜对当时的起义形势进行了怎样的分析?提出了什么口号(即以……名义发动起义)?交代了起义的原因和陈胜、吴广谋划起义。陈胜认为当时的形势有利于起义。首先,“天下苦秦久矣”,全国人民痛恨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其次,楚人怀念项燕,怨恨秦国。
口号: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3、陈胜是怎样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鱼腹藏书、篝火狐鸣思考新问题1、起义的导火索和根本原因是什么?导火索:
根本原因:失期,法皆斩天下苦秦久矣2、陈胜、吴广一起谋划起义,占主导地位的是谁?体现出他具有什么能力?陈胜在谋划起义中占主导地位。
体现出陈胜具有较强的领导组织才能。学习新课:问题研讨1、请概括第3段大意。讲述了起义的发动、经过和结果。2、陈胜、吴广是如何发动起义的?共分为几个步骤?怒众、杀尉、召令、为盟3、起义的结果如何?陈胜、吴广在历史上有何贡献?战果丰硕,据陈称王。
陈胜、吴广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有力地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推动了历史向前发展。4、分析陈胜形象。(分析人物形象可由分析其言、行入手)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具有远大抱负“天下苦秦久矣……”——具有洞察时局的能力做舆论准备、发动起义、建立政权——具有卓越的领导和组织才能陈 涉 世 家一、交代人物:二、谋划起义原因导火索:失期,法皆斩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口号: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舆论准备鱼腹藏书篝火狐鸣三、起义过程发动起义:起义结果:佣耕出身,少有大志怒众、杀尉、召令、为盟战果丰硕,据陈称王本文该掌握的译句: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译: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译:现在逃亡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不如为国而死,好吗?3、天下苦秦久矣。译:老百姓苦于秦朝的统治已经很久了。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译:如今把我们这些人假自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作为天下人的首发,应当会有很多人响应。5、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译:第二天,士兵们到处都在议论,都对着陈胜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6、籍第 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译:假使能免于斩头,而守卫边疆死去的本来就有十分之六七。7、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译:况且壮士们也就算了,要死就要干一番大事业出来。8、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译: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9、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译:将军您亲自披铠甲,拿武器,讨伐残暴无道的秦国,重新建立楚国的政权,论功应当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