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县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有关文学作品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贾迎春,贾珍的妹妹,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后入栊翠庵为尼。(《红楼梦》)
B.在巴黎愚人节的狂欢活动中,爱斯梅拉达优美的舞姿使侍卫队队长弗比斯为之倾倒,神甫克洛德指使卡西莫多将爱斯梅拉达抢走。在这危急时刻,弗比斯救下了爱斯梅拉达,并把卡西莫多擒获。(《巴黎圣母院》)
C.大卫的是非观念和健全人格是在保姆佩葛蒂的帮助下确立起来的。她教导大卫“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的话可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做人箴言。(《大卫·科波菲尔》)
D.堂吉诃德把风车当作巨人,把风车的翅翼看成是巨人的胳膊,要向前厮杀。当他向第一架风车扑去时,刚好一阵风吹来,把他从风车上摔了出去。亏得桑丘上来搀扶,他才爬起来。当天,他们在林子里度过倒霉的一夜。(《堂吉诃德》)
2.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演说词主要从两方面论述了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
B.本篇演说词综合运用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如第一段主要用抒情的方式表达了对马克思逝世无比悲痛的感情。
C.第四段“豁然开朗”和“在黑暗中摸索”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指导意义。
D.第六段“感到衷心喜悦”与“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两种喜悦程度的差别说明,马克思主要从人类社会的进步,从革命的角度注视科学的发展。
3.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中的“巧授连环计”写的是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三国演义》)
B.元春的父亲是贾政,迎春的父亲是贾赦,探春的父亲是贾政,惜春的父亲是贾敬。(《红楼梦》)
C.他终于看到纵队的前列从这条街进入广场,不一会,一大群人便挤满广场。但除了知道这是一群人以外,在黑暗中什么也看不清。正是因为加西莫多看不清楚广场上的情况,才误以为他们是来加害爱斯梅拉达的。所以,当那一大群人靠近圣母院时,加西莫多便拼死抵抗。(《巴黎圣母院》)
D.子路虽然老是顶撞孔子,但憨直忠厚,孔子一直很喜欢他。子路死了以后,孔子发出感叹说:“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
4.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克洛德利用甘果瓦把爱斯梅拉达骗出了巴黎圣母院,带到格雷沃广场,指着绞刑架要爱斯梅拉达在死亡和爱他之间选择一个。爱斯梅拉达宁死不屈,让他陷入疯狂之中,又哭又恳求又威胁,最后他绝望了,将爱斯梅拉达交给隐修女看管,叫来了军警。(《巴黎圣母院》)
B.朵拉患重病离开了人世。大卫满怀悲痛,出国旅行,其间,艾妮斯始终与他保持联系。当他三年后返回英国时,发觉艾妮斯始终爱着他。他俩终于结成良缘,与姨婆贝西、女仆佩葛蒂愉快地生活在一起。(《大卫·科波菲尔》)
C.拉斯蒂涅从外省到巴黎来上大学,雄心勃勃,想成为一个大法官,经亲戚介绍,他结识了贵妇雷斯多伯爵夫人。舞会上拉斯蒂涅又结识了鲍赛昂夫人,并到她家里做客。(《高老头》)
D.林黛玉不说要贾宝玉读书求功名的话,相反,她还曾与宝玉在花园里共读《西厢记》。(《红楼梦》)
5.对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悟以往之不谏谏:劝止
B.善万物之得时善:喜欢,羡慕
C.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雅:素来,常
D.阴知奸党名,一时收禽阴:密谋
6.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和阿根廷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都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其代表作分别为《吉檀迦利》和《百年孤独》。
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代表诗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C.《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闭塞农村未庄为背景,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形象。阿Q是一个质朴、愚昧而又沾染上一些不良习气的落后农民,其性格的主要特征是精神胜利法。
D.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者的典型,他曾经对天地万物、人与社会都充满了美好的希望,但是现实的严酷与丑恶打破了他的美好理想,他在复仇道路上犹豫不决,错失良机。他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也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 候,拜访
会论虞常,欲因此降武 论,讨论
B.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属,连缀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幽,杰闭
C.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案,按照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仔细
D.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让,辞让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寿,献礼
8.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使不辱于诸侯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B.求人可使报秦者 不能者止
C.焉用亡郑以陪邻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D.然五人之当刑也 且以一璧之故
9.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而又何羡乎 B.而告以成功
C.凌万顷之茫然 D.洎牧以谗诛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雷雨》中的蘩漪在行为上有许多极端矛盾之处,最具有“雷雨”性格。曹禺先生自述是怀着 尊敬的心情来哀悼这个不幸的女人,因为她有一颗美丽而强悍的心,因为她有生命力。
B.桑地亚哥是海明威笔下具有浓厚象征性的硬汉典型形象,他有句名言:“你尽可把他消 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作者用多种手法塑造这个人物形象,如心理描写、场面描写、景 物烘托等。
C.头绪纷繁而线索清楚,人物众多而个性鲜明,是《红楼梦》艺术上的一大成就。《林黛玉 进贾府》一文是小说的第三回,通过记叙林黛玉进贾府的见闻感受,展现了封建大家族 贾府的富贵豪华,初步揭示了《红楼梦》中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贾母等主要人物的思 想性格。
D.《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成书时间大 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 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尚书》并称“四书”。
11.下列加下划线虚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蟹六跪而二螯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D.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12.下列各项中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 )
①夫晋,何厌之有 ②群臣侍殿上者 ③此亡秦之续耳 ④悟言一室之内 ⑤凌万顷之茫然 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⑦申之以孝悌之义 ⑧陈利兵而谁何 ⑨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⑩求人可使报秦者 非汉所望也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既自以心为形役 翱翔蓬蒿之间 而刘夙婴疾病
A.①⑧⑨/②⑤⑩/③ /④ /⑥⑦/
B.①⑧⑨/②⑤⑩/③ /④ /⑥⑦/
C.①⑧⑨/②⑤⑩/③ /④ /⑥⑦/
D.①⑧⑨/②⑤⑩/③ /④ /⑥⑦/
13.下列对《蜀道难》(节选)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A.诗中的描绘,既是蜀道之景,又是作者心中的意象。
B.“上有”四句运用夸张、衬托手法,极写山势高危。
C.“清泥”四句写人行蜀道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
D.诗歌借用悲鸟、古木等意象,渲染蜀道清幽的氛围。
1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唐代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作品《卖炭翁》《石壕吏》《琵琶行》均体现现实主义风格。
B.中国古代史书有多种体例,主要有编年体(如《左传》)、国别体(如《战国策》)、纪传体(如《史记》)等,有些史书具有较强的文学性。
C.鲁迅的名作《祝福》选自他的短篇小说集《彷徨》,小说中祥林嫂、柳妈、鲁四老爷等人物生活的典型环境——鲁镇,是旧中国的缩影。
D.讽刺喜剧《威尼斯商人》是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该剧塑造了夏洛克这一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1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
A.佩葛蒂先生是正直善良的渔民,住在雅茅斯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与收养的一对孤儿艾米莉和海姆相依为命,大卫和他们一起过着清苦和睦的生活。(《大卫·科波菲尔》)
B.拉斯蒂涅负责高老头的丧事,两个女儿女婿派了两驾空车跟在灵柩后面。棺木是廉价买来的,他的丧葬费是他女儿无奈之下出的。(《高老头》)
C.堂吉诃德第二次外出当骑士时,劝说了桑丘做仆从,堂吉诃德许诺将来封他为总督。桑丘也想出去碰碰运气,加上当仆从能赚工钱便答应了。(《堂吉诃德》)
D.觉慧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叛逆者的典型,小说写了他许多大胆而又的“新潮”行为:有向“门户不当”的婢女鸣凤表示爱情,有帮助觉民逃婚等。(《家》)
二、填空题
16.下面几个句子里都有词类活用现象,请找出来并具体说明是哪一种活用。
①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②齐威王欲将孙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③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微子》)
④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柳宗元《封建论》)
⑤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三戒》)
三、语言表达
17.春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样式,贴春联是过年的习俗之一。每逢春节,你会选取哪副春联贴在门口?请写出来,并说明理由。
要求:a.先在答题卡上写出上联、下联和横批;b.条理清楚,理由充分。c.不少于150字。
答题格式如下:
四、默写
1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水”在古诗文中是一个能引人浮想联翩的重要意象,既有鲍照《拟行路难》中“ ,各自东西南北流”的以“水”喻人;又有李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 ”的以“水”喻愁;又有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列坐其次”的文人雅趣;又有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 ”的诗情画意;又有《荆轲刺秦王》中“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壮;还有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曾记否, ,浪遏飞舟”的豪迈气概。
五、文言文阅读
1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乔执中,字希圣,高邮人。入太学,补《五经》讲书,五年不谒告。王安石为群牧判官,见而器之,命子弟与之游。擢进士,调须城主簿。时河役大兴,部役者不得人。一夕,噪而溃,因致大狱。执中往代,终帖然。富民赂吏,将创桥所居以罔市利,执中疏其害,使者入吏言使成之,执中曰:“官可去,桥不可创也。”卒不能夺。
王安石为政,引执中编修《熙宁条例》。章惇讨五溪,檄执中取大田、离子二峒。峒路险绝,期迫,执中但走一校谕其酋,即相率归命。录功当迁秩,辞以及父母。
就徙转运判官,召为司农丞、提点开封县镇。诸县牧地,民耕岁久,议者将取之,当夷丘墓,伐桑柘,万家相聚而泣。执中请于朝,神宗诏复予民。改提点京西北路刑狱。时河决广武,埽危甚,相聚莫敢登。执中不顾,立其上,众随之如蚁附,不日埽成。
元祐初,为吏部郎中,请选人由县令、录事参军致仕者,升朝籍,得封其亲。兼徐王府侍讲、翊善,迁起居舍人、起居郎,权给事中。有司以天下谳狱失出入[注]者同坐,执中驳之曰:“先王重入而轻出,恤刑之至也。今一旦均之,恐自是法吏不复肯与生比,非好生洽民之意也。”进中书舍人。邢恕遇赦甄复,执中言:“恕深结蔡确,鼓唱扇摇,今复其官,惧疑中外。”迁刑部侍郎。
绍圣初,以宝文阁待制知郓州。执中宽厚有仁心,屡典刑狱,雪活以百数。明年,谈笑而逝,年六十三。
论曰:宋之人才自祖宗涵养至于中叶盛矣乔执中始终不渝厥守岂易得哉章衡欲复山后八州为国启衅然瑕不掩瑜它善盖亦有可称者。
(选自《宋史》列传一百六,有删改)
【注】出入,指出入人罪。所谓“出罪”是指把有罪判为无罪或把重罪判为轻罪,所谓“入罪”指把无罪判为有罪或把轻罪判为重罪。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之人才/自祖宗涵养/至于中叶/盛矣/乔执中始终不渝/厥守岂易得哉/章衡欲复山后八州为国启/衅然瑕不掩瑜/它善盖亦有可称者
B.宋之人才/自祖宗涵养/至于中叶/盛矣/乔执中始终不渝厥守/岂易得哉/章衡欲复山后八州/为国启衅/然瑕不掩瑜/它善盖亦有可称者
C.宋之人才/自祖宗涵养/至于中叶/盛矣/乔执中始终不渝厥守/岂易得哉/章衡欲复山后八州为国启/衅然瑕不掩瑜/它善盖亦有可称者
D.宋之人才/自祖宗涵养/至于中叶/盛矣/乔执中始终不渝/厥守岂易得哉/章衡欲复山后八州/为国启衅/然瑕不掩瑜/它善盖亦有可称者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学,文中指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起源于古代的科举制度,相当于现在的大学。
B.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C.元祐,年号。古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可能会更改年号。
D.刑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刑法、狱讼等职事,部长为刑部尚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乔执中工作勤奋,善于治理。他任《五经》讲书时,五年没请假;有人不胜任官职,导致劳工混乱,他前去治理,稳定了局面。
B.乔执中嫉恶如仇,为人刚正。有富人贿赂官员,想借造桥取利,他不怕丢官,坚决反对;他反对恢复邢恕的官职,认为这会引起疑心。
C.乔执中为民请利,恪尽职守。有人提议收回各县牧地,他上奏朝廷请求还给百姓;黄河决口,他不顾危险登上堤坝,给众人做榜样。
D.乔执中反对滥刑,宽厚为怀。有人把“出罪”“入罪”同等对待,他认为这种行为会使百姓纷纷犯罪;他掌管刑狱时洗清了很多冤案。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王安石为群牧判官,见而器之,命子弟与之游。
②峒路险绝,期迫,执中但走一校谕其酋,即相率归命。
六、诗歌鉴赏
2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 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注】 谢玄晖:名谢眺,南齐著名诗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两句中“金陵”点明了地点,“凉风发”暗示了季节,“夜寂”概括了时间和环境,“望吴越”交代了登楼的目的。
B.“古来相接眼中稀”中的“相接”是从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眼中”在结构上有过渡作用,暗示后面将要写的内容。
C.“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两句话中有“话”,意思是谢胱的诗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写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
D.作者笔触所及,广阔且悠远,而读者细细品味,则会发现本诗以“愁情”为线索贯通前后,脉络清晰。
E.这首诗,诗人笔触所及,广阔而悠远,时而写自己行迹或直抒胸臆,时而描绘客观景物或赞美古人,给人一种明快、浪漫、清新的感觉。这就格外突出了诗中的抒情主线,使全诗浑然一体,愈见精美。
(2)从炼字角度来说,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极好?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七、写作题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5月27日,迎来110周年校庆的复旦大学发布新版官方宣传片《To My Light》,在引来一片点赞后,有网友发现该宣传片与日本东京大学2014年的宣传片、《Explorer》有许多相似之处,甚至有复旦校友直言“感到羞耻!”
此事引来了广泛的争议,对此,你怎么看?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解析部分
1.D
2.B
3.D
4.C
5.D
6.A
7.B
8.C
9.D
10.D
11.D
12.D
13.D
14.A
15.B
16.句中形容词“小”活用为动词,是形容词意动用法。;句中名词“将”活用,是名词使动用法,“使孙膑为将”。;句中及物动词“食、见”活用,均是使动用法。;句中不及物动词“痛”活用,是使动用法。;句中名词“蹄”活用作动词,即“(用蹄子)踢”的意思。
17.上联:华夏有天皆丽日下联:神州无处不春风横批:春满人间
理由:“华夏”与“神州”,皆指辉煌的中华民族;“有天皆丽日”和“无处不春风”写得更为精妙,描绘出一幅春意盎然、春光明媚的风景图,“丽日”对“春风”,一静一动,动静结合;横批则贯连上下联,画龙点睛。整幅对联,词词都有吞山河、贯长虹的气势。观后,使人惊叹不已,拍案叫绝,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想。
18.泻水置平地;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引以为流觞曲水;秋水共长天一色;风萧萧兮易水寒;到中流击水
19.(1)B
(2)A
(3)D
(4)略
20.(1)B;E
(2)“摇”“滴”二字用得极好。此二字化静为动,使静止的画面生动起来。凉风吹来,江水摇动,影子跟着摇动,让人感到城也摇动起来;秋月皎洁,露珠坠落,仿佛是从月亮上滴落下来似的。使本属平常的水、城、露、月等景物,呈现出不同寻常的情态。
21.【参考例文】
谈创新
所谓创新,概括地说,就是继成前人,又不因循守旧;借鉴别人,又有所独创;努力做到观察形势有新视角,推进工作有新思路,解决问题有新办法,使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实践是创新的基础,离开实践,创新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经验告诉我们,创新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敢于摒弃不合时宜的认识、观念、做法,形成切合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发展我们的烟草事业。中国有句格言:常有所疑——创新的发端,勇于破疑——创新的能源。鲁迅先生曾说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令人佩服。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除了英勇无畏,首先是一个长于质疑的发现者。
人,要进步,要发展,都要有一股推动其不断向上的动力,使人们能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力,由此推动人们自强不息,努力奋斗。这个动力的形成,正是基于勤奋学习和知识累积。人们越是学习,未知的世界越大,人们也就越感到自身知识的缺乏;而越不断学习积累,越能不断有所创造。
创新,需要诚实和谦逊的态度。有人说,谦逊是一种坦然面对成就和荣誉的精神境界,是一种求真务实、甘当学生的思想品格。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更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自觉地把创新作为一种不懈的追求,始终保持一股闯劲、冲劲、韧劲,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宽广胸怀与气度,开拓创新。
这样,我们才能在伟大实践中不断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我们的国家才不断进步!